APP下载

保温护理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体温例数保温

马 丽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保温护理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马 丽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探讨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行保温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4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随即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3例。在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行保温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其术中体温变化情况、术后感染、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出室时间、并发症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保温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并有效控制患者的体温下降。

直肠癌手术;保温护理;术后恢复

直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多发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患病群体中多见老年人[1],该病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院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提出了保温护理,其临床疗效比较显著[2],对患者围手术期内的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证[3]。为了进一步探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行保温护理的应用价值,本院对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的46例患者进行了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中选取46例参与本次探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n=23)与对照组(n=23)。所有患者均对此次探究的目的、过程以及护理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并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探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2例,女性例数为11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54岁,平均年龄为(60.24±4.12)岁,最长病程为12年,最短病程为0.5年,平均病程为(5.4±2.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1例,女性例数为12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61.25±4.26)岁,最长病程为11年,最短病程为1年,平均病程为(5.5±2.8)年。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术中所输注液体、血液以及冲洗液均不做加温处理,手术过程中不应用保温毯以及加温毯。在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行保温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30 min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保证手术室内温度在22~24 ℃。②在术前1 h以及术后1 h采用主动式加温毯来对患者的床垫温度进行加温,温度为40 ℃,术中使用保温毯保证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毯内送入气体温度在45~48 ℃,采用自制保温垫对患者的颈胸部进行覆盖。③保证患者皮肤消毒液的温度在37 ℃。④采用42 ℃加温器将患者的输液温度调节在37~38 ℃范围内,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失血量调节患者的滴注速度。⑤在手术台旁边备用一只无菌保温杯,术前准备温盐水进行待用。护士需要根据手术要求将纱垫进行温盐水浸润或者冲洗。术毕,对患者进行腹腔冲洗,冲洗液剂量为1000 mL,在腹腔内的停留时间为120 s,然后对其行吸出处理,做到对患者腹腔内脏器保温充分。

1.3 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术中体温变化情况、术后感染、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出室时间、并发症情况。

其中体温情况测量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进行连续测量,测量项目为耳温,当其中一次<36 ℃即判定为出现低体温情况;在术后至出院前或术后30 d内对患者的术后细菌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切口浅部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器官感染以及腔隙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进行研究的4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术中体温变化情况、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出室时间对比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对比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术中体温为(36.26±0.22) ℃,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为(35.31± 0.44) ℃,将两组患者的术中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显著,t=9.2614,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出室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为(19.1±1.2)min、术毕清醒时间为(33.8±3.31)min、出室时间为(46.6±3.05)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7.6±2.01)min、(44.2±5.07)min、(63.8±3.6)min,将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经统计学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患者例数为4例,出现术后感染的患者例数为0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情况的患者例数为14例,出现术后感染的患者例数为4例,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比较显著,经统计学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保肛手术疗法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比较显著,但手术过程中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4],致使患者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率过快、出血量增加等临床症状[5],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6],从而延长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降低患者的药物代谢速度[7],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因此,临床上针对该类情况提出了保温护理,其可以通过控制低体温情况的发生来保证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成功率,并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避免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行保温护理,对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概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有效控制术中患者低体温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安全。

[1] 郑娇.加强保温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31-32.

[2] 王红艳.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1):138-138.

[3] 杜雯,王璐,王瑶康,等.调查分析保温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感染率及体温降低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22-323.

[4] 刘晓岚,刘玲辉,雷蕾等.全程保温策略在直肠癌开腹手术术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15,36(4):495-496.

[5] 彭建英,彭友青,胡为岩,等.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手术室护理[J].医药前沿,2013,3(1):237.

[6] 徐坤仪.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综合保温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3):200-201.

[7] 陈芬兰.术中保温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核心温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36):137.

R473.73

B

1671-8194(2016)34-0235-02

猜你喜欢

体温例数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能“保温”的雪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更正
保温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