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2016-01-29孙秀艳
孙秀艳 刘 畅
(1 大连市金州新区华家卫生院,辽宁 大连 116112;2 大连市沙河口春柳华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21)
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孙秀艳1刘 畅2
(1 大连市金州新区华家卫生院,辽宁 大连 116112;2 大连市沙河口春柳华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探索针灸与穴位贴敷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针灸+穴位贴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的78.9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3.17%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将针灸与穴位贴敷配合起来效果更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复发率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针灸;穴位贴敷;腰椎间盘突出;VAS;复发率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因椎间盘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纤维环劈裂髓核向外突出,突出物一般向后突入椎管中刺激神经根和周围组织,从而出现反应性改变,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感等临床症状[1],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针灸与穴位贴敷配合治疗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其中观察组中患者63例,男30例,女33例,年龄在32~69岁,平均(45.9±7.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3±1.2)年。对照组中患者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龄在34~72岁,平均(46.5±7.6)岁,病程9个月~8年,平均(4.5±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将等份的甘遂、白芥子、制附子、半夏和细辛研磨成粉末后,取生姜汁调和成黏度适中的膏状药物,放入冰箱中冷藏待用。治疗时将药物制成1 cm×1 cm×1 cm大小,然后将药膏贴敷在患者疼痛部位,并用一次性医药粘贴胶布固定膏药,2 h后去除药膏和胶布。每日1次,连续用药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3 d,然后继续用药。
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疗法,针刺: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合理选穴,近部穴位和远部穴位相结合。主穴主要为大肠俞、委中、阳陵泉、秩边、水沟。对于疼痛程度位于L1~3腰椎的可增加足阳明胃经穴位;对于伴有肾阴虚的患者加肾俞、太溪、复溜;对于伴有肾阳虚的患者加关元、太溪、肾俞;对于风寒湿痹患者加凤池、命门、三阴交、风府穴;对于血瘀气滞患者加血海、殷门、膈俞、委中、行间。采用提插泻法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7 d再继续。灸法:取关元穴和神阙穴,将一支念盈药条中折成两半后点燃,艾灸关元穴和神阙穴,温度以患者的耐受力为依据,直到艾灸条燃尽。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7 d后开始第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评估。
1.3 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的腰腿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日常活动不受限。显效:患者的腰腿痛有明显的好转,日常活动受限较小。有效:腰腿痛等症状有所好转,活动受限比治疗前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活动受限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运用VAS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复发率(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比例)。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数据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中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95%,组间经对比,χ2=5.599,P=0.018<0.05。
2.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6.9±0.7)分,对照组为(6.6±0.8)分,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为(1.8±0.3)分,对照组为(3.5±0.4)分,经对比,P<0.05。
2.3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复发,复发率为3.1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9例复发,复发率15.79%明显高于观察组,χ2=5.719,P=0.017<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学中被纳入痹症、腰痛等范畴,主要发病机制为正气虚,风寒湿侵入[2]。现代医学认为是因为神经根长时间受到压迫或刺激,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神经根和周围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等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消除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改善血供。
穴位贴敷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外治法,基本理念为经穴-脏腑相关、经络学说等,通过经穴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由白芥子、制附子、甘遂、半夏、细辛制成的膏药贴敷在患者的疼痛部位,经筋皮部起到烧伤性刺激作用,药物通过筋皮部进入到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中,起到温阳散寒、祛湿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效[3]。而针刺穴位促进中枢神经释放出多种止痛物质,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而且针刺还能改善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液红细胞的压积,改善患者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状况,并且还能通过促进化学免疫反应物的代谢来减轻炎性反应,逐渐恢复神经根的生理功能,缓解肌肉痉挛[4]。艾灸则在特定部位上通过烧灼和温烫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功效。本研究中选取的关元穴和神阙穴;其中关元穴属任脉,是机体元气所在,通过艾灸该穴位促进清阳的上升和浊阴的下降,促进血液的充盈,培肾固本,调通冲任,改善血液循环[5-6]。神阙穴属任脉经,通过艾灸能起到温补元气、健脾益胃功效。将穴位贴敷与针灸结合起来应用能充分发挥二者的功效,促进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功能的恢复,改善局部血供,提高机体免疫力[7]。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应用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腰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起到预防复发效果,远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陆芳.消瘀膏穴位贴敷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2):48-49.
[2] 刘军.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66.
[3] 李向军,王北平,刘世琼,等.“腰痛宁”贴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0-12.
[4] 郑兆俭,夏盈盈,陈挺雪,等.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46-247.
[5] 常建军,刘艳芳,杨家庄,等.自制腰痛贴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9):49-51.
[6] 刘维秋,张义文,蓝善慧,等.中药烫熨联合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136-136,138.
[7] 陈涧淡.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0例临床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111.
R245
B
1671-8194(2016)34-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