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切治疗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的疗效评价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电切浸润性膀胱癌

周 强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电切治疗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的疗效评价

周 强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目的 探讨对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实施电切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6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3例以及对照组32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电切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对比平均出血量、平均出血时间以及疾病复发率等,以突出电切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两方面,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疾病复发率、患者临床再次手术率以及患者疾病病死率这几方面,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实施电切治疗,可以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显著减少,将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最终显著提高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临床疗效

膀胱癌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以及疾病治疗,对于膀胱癌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价值[1]。为了探讨采用电切治疗的方法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临床采用电切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33例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加以治疗后,在缩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方面,获得极为确切的手术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6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33例以及对照组32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3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9~9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6.25±12.15)岁;对照组(3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1~9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6.26±12.19)岁;观察两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临床选择常规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临床选择电切治疗的方法。麻醉方法选择连续硬脊膜外阻滞+患侧闭孔神经阻滞。完成麻醉后,准备对患者实施电切治疗[2]。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选择生理盐水于临床对患者实施连续低压冲洗治疗,于直视的角度下,将膀胱尿道镜有效送入,针对患者的尿道情况、患者的膀胱情况以及患者的前列腺情况等实施仔细观察[3]。针对患者的尿道肿瘤的具体数量以及肿瘤大小等加以有效明确,于临床在对患者实施电切治疗过程中,切割顺序主要选择先对患者的膀胱肿瘤进行切割,完成后对患者的尿道肿瘤实施切割。在两种手术切割的中间时段,需要实施多次冲洗[4]。

1.3 统计学方法: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平均手术时间等实施t检验,以(x-±s)表示,疾病病死率以及复发率实施χ2检验,以%表示,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当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观察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2.15±11.99)min;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0.25 ±1.59)mL;对照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9.65±15.95)min;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40.29 ±19.52)mL;在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两方面,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2.2 随访结果:对两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完成随访后发现,观察组33例患者中,疾病复发的患者1例(3.03%),临床需要实施二次手术的患者1例(3.03%),未表现出疾病死亡的患者;对照组32例患者中,疾病复发的患者2例(6.25%),临床需要实施二次手术的患者1例(3.13%),表现出疾病死亡的患者1例(3.13%);在疾病复发率、患者临床再次手术率以及患者疾病病死率这几方面,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膀胱癌作为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如果临床未研究确切疗法加以快速治疗,往往会出现疾病向后尿道转移的情况[5]。对于此类患者,因为癌变位置表现较为脆弱,临床选择常规外科手术的方法对患者加以治疗后,对患者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创伤[6]。

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临床选择电切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常规手术疗法的相关缺点。此种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间较短,患者临床平均出血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完成手术后患者可以做到快速恢复,可以将患者的手术风险显著减小,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7]。对于老年患者其身体功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退化,患者表现出较差的恢复能力,采用电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后,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做到快速恢复。

本次研究中,采用电切治疗的观察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同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可以成功将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减少,并且不会导致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以及疾病病死率有所增加。从而证明对于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临床通过实施电切治疗,可以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幅度减少,可以将老年患者的疾病痛苦感显著缓解,从而将手术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临床实施电切治疗,可以成功改善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情况,有效确保老年患者的电切手术治疗安全性,最终显著提高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金慧敏,高国玲.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经尿道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9): 58.

[2] 曹匡纬.经尿道电切术与2微米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对比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3] 荣誉,张锦英.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12):3351-3353.

[4] 肖友平,范凯,黄从军,等.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670-4671.

[5] 刘文韬.二次电切治疗的疗效和二次电切残余肿瘤风险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4.

[6] 吴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的Meta分析[D].衡阳:南华大学,2011.

[7] 姚林,吴军.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20):13-15.

R737.14

B

1671-8194(2016)34-0144-02

猜你喜欢

电切浸润性膀胱癌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技术在肝内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