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6-01-29李佳玥郑晓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饮食糖尿病运动

李佳玥 张 莹 康 锴 李 娜 程 娜 郑晓艳 郭 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北京 100700)

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

李佳玥 张 莹 康 锴 李 娜 程 娜 郑晓艳 郭 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北京 1007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终身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其患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而日益增加。剧统计,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使患者寿命缩短、生活质量下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显著疗效,其中中医护理是疗效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护理;糖尿病;中医

1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儒门事亲》指出消是消灼,是火烧的意思;《景岳全书》指出消是消耗的意思。关于其病机,在《黄帝内经》有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病名提示揭了其基本病机,即糖尿病是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或肝失疏泄、肝胆湿热,内热伤阴所致。糖尿病日久耗伤人体精气,致使人虚损,不仅令人疲乏、消瘦,最终更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

2 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现状

2.1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各种治疗方法都需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学者对糖尿病饮食护理的原则、目的及辨证都有具体研究。

葛姝萍等[1]提出饮食护理的原则为:严格按医嘱进行;用餐应定食定量、少食多餐;提倡食用各种新鲜的蔬菜、豆类、粗谷类以及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禁用糖类饮食,忌烟酒、高淀粉、高胆固醇,辛辣等食品。

白换娥[2]针对饮食护理的目的提出饮食控制减少了患者胰岛素抵抗,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关于具体方案的制定,李秀芳[3]认为将每日总热量折算成主食(粮食)、蔬菜、豆类、肉、蛋各若千克。碳水化合物(4 kcal/g)、蛋白质(4 kcal/g)、脂肪(9 kcal/g),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质量给1 g,碳水化合物每日200~400 g,脂肪每日每千克体质量给0.5~1.0 g,三餐分配为早1/5,中、晚各2/5。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4]提出将消渴病分为肝胃郁热、胃肠实热、脾虚胃热、上热下寒、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证。针对每种证型提出了具体饮食护理方案。肝胃郁热证者宜食开郁清热之品;胃肠实热证者宜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脾虚胃热证者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上热下寒证者宜食清上温下之品;阴虚火旺证者宜食滋阴降火之品;气阴两虚证者宜食益气养阴之品;阴阳两虚证者宜食温益肾阳、补肾滋阴之品。

在进餐顺序上,刘爱云等[5]提出饭前可先吃一点生黄瓜或西红柿,吃饭前先喝汤,再吃主食和蔬菜;改变进食方法,应细嚼慢咽,不要多次地盛饭,吃完饭后立即放下筷子离开餐桌,少吃零食。

刘占厚[6]认为应谨和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五味对五脏有特定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强壮身体,而五味偏嗜日久则会引起相应脏气偏盛偏衰,诱发或加重糖尿病。故饮食五味的摄取应适度和合,不可偏嗜,尤不可过甘、过辛、过咸因此糖尿病患者除常规忌食甜食、含糖饮料外,各种辛辣刺激品、油炸品、腌制品应尽量少食。

戴莉敏等[7]主张采用糖尿病饮食运动口诀有利于激发患者参与热情,提高患者饮食运动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具体饮食口诀内容为,“1、2、3、4、5、6、7”口诀:每天1斤蔬菜;每餐2两主食;每天不超过3汤匙植物油;每天4两水果;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1两鱼、1两肉、1个鸡蛋、1袋牛奶和1份豆制品;每天不超过6 g盐;每天不少于7杯水。

2.2 运动护理: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对使用胰岛素前后运动注意事项认知还远远不够,运动依从性较差,大部分患者没有形成运动习惯。所以,提高患者运动自我管理能力任重而道远。在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方面有许多相关研究。

2.2.1 运动方式:大多数机构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中度至剧烈的运动方式[8],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毛芝海[9]认为坚持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调节血脂异常,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脉压差,并可起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作用。王超等[10]的研究表明易筋经锻炼能够增加骨骼肌的被动运动,增加肌肉对糖的利用与消耗,有利于糖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总之,运动项目的选择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

2.2.2 运动强度:检测运动强度通常都以心率作为参考指标。一般健康人的最大心率公式为:(220-年龄)的70%~80%。但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而定出不同的目标。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者可以定在最大心跳的50%。

Hordern等[11]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维持最少21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每周125 min高强度运动。Gram等[12]研究表明无论是越野行走还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处方,4个月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未有显著改善。如何选择运动强度仍需要更多的试验来证实。孙久春[13]通过试验建议以50 m/min或70 m/min步行速度运动,以70 m/min运动强度为佳,并建议于运动前评估、筛选帮助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2.2.3 运动时间和频率:张会君等[14]在试验中制定的个体化运动处方中,运动时间为餐后1 h。相关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3次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持续2个月,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46%。但终止锻炼3 d,已获得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故运动频率以每周3~5 d为宜[15]。

目前推荐每次20~60 min有氧运动,有效心率的保持时间至少达10~30 min,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整理运动;运动强度较大时,持续时间应相应缩短,适于相对低龄、病情轻、体力好的患者;强度较小时,持续时间则适当延长,适于年老者和肥胖患者[16]。

2.2.4 注意事项:对患有急性感染、急性酮症酸中毒、重症糖尿病肾病、重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坏疽、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随机空腹血糖>16.8 mmol/L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运动禁忌的患者,不建议进行运动护理[17]。

2.3 生活起居:人于自然界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生活起居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疗效。李月娣[18]主张糖尿病患者宜在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安静,室温以18~20 ℃、湿度在50%~60%的环境下生活,医护人员要做到文明礼貌,服务周到,使患者时时处处感到温暖、舒适、方便和安全。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多饮水。刘爱云[5]认为酒中只含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提供热量,1 g酒精产热7 kcal,且增加肝脏负担且易引起血清三酰甘油升高。少数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饮酒后易出现心悸、气短、面颊红燥等。多饮水有助于体内代谢产物排出和血糖的稀释。

糖尿病久治不愈最易出现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可导致肢端缺血,神经营养不良可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来说,足部护理至关重要。李明子[19]在进行调研时发现除大多数患者能够“不用鸡眼膏来处理自己脚上的老茧”外,72.3%的患者从未每天检查双脚,71.3%的患者没有穿鞋前检查鞋内异物的习惯,55.4%的患者根本不知道不应赤脚行走,不穿有破洞、打补丁的袜子。由于保护性感知觉的减弱和丧失,每天检查双脚和穿鞋前检查鞋内异物被认为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足部损伤的必要措施。患者教育仍是目前糖尿病足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以提高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促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4 情志护理:情志护理可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对其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护理人员通过自身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赢得患者的信赖,并将治疗信息和检验结果及时与患者进行合理解释,可以让患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念。针对其具体方案有许多研究。

崔玉焕等[20]认为应该针对患者病程各阶段的不同心理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才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病情的转归。入院早期应帮助患者接受事实、了解疾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中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所用药物的作用以及用药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耐心讲解错误用药造成的各种危害,解决患者的思想问题;出院前应叮嘱患者注意自身病情发展、监测血糖,定期复诊。

李玉梅[21]认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良好,有效地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其生理、心理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估,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有目标的互动式护理管理活动,能更好控制糖尿病的发展[22]。

3 不足及展望

目前中医护理糖尿病效果明显,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有显著疗效。但针对糖尿病中医护理的研究多是经验总结及护理体会,缺乏大样本研究及数据支持,人们难以信服。且现阶段,关于中医辨证护理的相关研究也非常鲜见。所以希望今后开展具有严格科研设计的中医辨证护理的临床研究,从而得出更多糖尿病中医辨证护理的可靠证据,指导临床。

[1] 葛姝萍,汝成霞.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措施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6(1):92.

[2] 白焕娥.糖尿病饮食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2392.

[3] 李秀芳.糖尿病的饮食护理[J].护理研究,2011,18(29):151.

[4]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9):841-843.

[5] 刘爱云.糖尿病饮食护理的体会[J].护理园地,2012,10(2):95-96.

[6] 刘占厚.浅述糖尿病饮食调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8(1):53.

[7] 戴莉敏,方英,刘媛,等.饮食运动口诀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50-652.

[8] O'Hagan C,De Vito G,Boreham CA.Exercise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urrent practices,existing guidelin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Sport Med,2013,43(1):39-49.

[9] 毛芝海,齐玉刚.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J].运动人体科学,2012,29(2):20-22.

[10] 王超,刘志锋.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糖耐量降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医药与卫生,2010,16(1):293-294.

[11] Hordern MD,Dunstan DW,Prins JB,et al.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e- diabetes: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Australia[J].Sport Med Austr,2012,15(1):25-31.

[12] Gram B,Christensen R,Christiansen C,et al.Effects of nordic walk-ing and exerci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an Acade Sport Med,2010,20(5):355-361.

[13] 孔久春.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运动强度的选择[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240-2241.

[14] 张会君,解杰梅.个体化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66-367.

[15] 闵煜榕,高丽丽.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 2011,13(6):532-533,537.

[16] 陈伟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4,29(2):19.

[17] 闵煜榕,高丽丽,程训民.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32-537.

[18] 李月娣.糖尿病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7):54.

[19] 李明子.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及其足部护理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9-881.

[20] 崔玉焕,周萍.糖尿病患者病程各阶段的心理护理[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8(29):329-330.

[21] 李玉梅.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内科,2014,4(9):178-180.

[22] 蒋琳,黄晓萍,陈慧,等.我国糖尿病教育模式的转向与多元化管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7):551-553.

R473.5

A

1671-8194(2016)34-0026-02

猜你喜欢

饮食糖尿病运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不正经运动范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