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6-01-29杨家瑞李斯日古楞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杨家瑞+李斯日古楞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校院(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打破学科系统,强调“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我院通过市场调研,对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在短学制下,达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92-02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对所有课程进行合理组织和编排形成的结构序列。课程体系构架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近年来根据德国的教学改革经验提出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整合“行动领域”形成“学习领域”,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实现“学习领域”的目标。这样,可以打破学科系统,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设计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生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有助于在短学制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一、改革的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然而,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基本是本科的压缩版。以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为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各门课程虽各有关联但又都自成体系。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定位是面向基层培养口腔全科医生,因此,学生要具有应对基层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职业性”是其根本特点。职业性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高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特殊使命。课程体系必须以技能为本,突出技能性。只有突出了技能性,才能体现职业性。一方面,课程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能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另一方面,行业职业素质又需要专业理论基础。因此,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专业理论课程要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为目的,以“够用”为原则,不过分追求系统性。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独到之处。由此,职业教育课程应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中就需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突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如果能寻找一条既体现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点,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趋势,在学制短的情况下,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目的的道路,对基层口腔医疗的发展会有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改革的基本做法

1.学习相关文件,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开展医疗行业调研:遵循课程体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中首先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的对象有各级口腔医疗机构、行业专家、行业从业人员、毕业生等。通过对口腔门诊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全面分析,弄清楚口腔医学岗位包含的主要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哪些步骤、方法,以及所需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

3.确定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1) 课程体系设置应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职业标准接轨。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根据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职业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2)根据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确保各项能力目标的实现。(3)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设置的有效性。(4)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施方式。(5)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尽可能与工作环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在研究的基础上,口腔医学专科形成了“人文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专业模块” 我们进行了大幅度地“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原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药物学、口腔设备学等9门课程整合为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口腔内科基础与临床、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等4门课程;此外,为了满足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需求,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化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还建立了“能力拓展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就业兴趣自由选择职业方向。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是目前临床三个主要的工作岗位,围绕其工作顺序的每一个环节整合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陈述性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将原来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分别在主要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的结构中进行安排,避免重复。

整合后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如下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从职业岗位分析到教学计划制定与论证,均为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校企共建贯穿始终;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的习惯,并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以“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确定课程设置。

四、 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

为适应新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和改革,运用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单一的技能训练向整体行为导向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新的课程体系在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每门课程考核结束进行电脑阅卷,详细分析和总结,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建立严格规范的技能考核体系,项目达标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综合技能考核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考核质量标准采用行业质量标准,真实反映岗位工作要求。

五、建设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始终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现口腔专业教师的职业情感、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发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的骨干作用;建立各种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参加教学改革。目前我院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临床—教学—研究水平适应专业发展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姜大元.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吴会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6).

[4] 孙翰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5] 孙薇.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4).

[6] 李奉华等.口腔执业考试与口腔医学教育[J].中国医学工程,2006,(3).

[7] 杨家瑞.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

[8] 杨家瑞.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举措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