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接受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2016-01-29张季平王文慧
张季平+王文慧
摘 要:近代以来,我国研究德育接受过程理论较晚。德育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体系整合的复杂过程,本文主要揭示和阐述德育接受和德育接受过程的概念,德育接受过程的基本环节与基本特征。
关键词:德育;德育接受过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20-02
一、德育接受的概念解读
德育接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因为它是一个德育和接受两个名词组成的复合词,从字面上理解是解释德育理念如何被学生接受的意思。要弄清这个概念和德育接受过程如何发生,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们的基本内涵。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简言之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古代对于德育主要偏重于德行方面的熏陶,国外的德育由于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涵义。例如,有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等。但总体来说,把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归到德育内容中更有利于对德育接受这个概念的理解。
接受有收到、看到等意思,也有收归己方所有的含义。文献中解释,接受是“研究人类的思想文化产品与其体认者之间的关系的范畴。它是人们对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选择、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的形成受到主体和精神客体的影响。主体,我们从哲学上讲,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 主体的特性决定了它对精神客体具有不同的选择、加工和整合内容。从哲学上的认识论角度来看,接受的本质就是接受的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主体通过实践改造客体,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因素渗透到客体中,即主体客体化。同时客体也通过实践,丧失对象化的形式,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的生命结构要素或本质力量因素,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德育接受是一个复合词。根据上述对德育和接受的解读和理解,德育接受就是发生在德育过程中的特殊的接受活动,是德育接受主体出于德育的需求,对于施教者运用各种媒介传递的德育信息的反应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及其实践外化的改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智力技能要素和精神动力要素,会对德育施教者传递的信息进行选择,接受与自己价值体系、思想体系、文化体系相通的信息,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德育框架中,使自己的德育素质得以优化。另一方面,接受主体的选择和整合结果会使信息客体的内容发生改变。这种主客体相互互动的特性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接受主体的德育素质越来越高。
二、德育接受的基本环节
德育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要解读它,必须把它进行有机的分解。列宁曾说过“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想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陋化、僵化。不仅思想是这样,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我们可以把德育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接受前、接受、接受后。
(一)接受前阶段
德育接受前的这个阶段其实就是施教者和接受者相互了解和互动的过程。施教者是整个过程的实施者,需要对德育教导信息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解,需要对教导方向有着坚定的信心,要有足够的能力来计划、组织和实施德育教导。在施教前双方在文化、思想和道德方面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可以有助于施教者根据接受者的不同立场和背景来计划接受过程的方法和内容,这些方法和内容要基于两个条件才能让接受者更快地进入,一是德育信息是否具有社会和个人意义;二是德育信息是否符合接受者原有的德育认知体系。当条件满足时,教授过程中施教者的德育信息会容易被接受者接受并融合。
(二)接受阶段
这个阶段是决定德育接受过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环节。经过前一个阶段的认识和了解,德育接受者进入直接接受德育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是德育接受者的个人德育素质和社会德育要求相互融合的过程。接受者作为社会中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德育知识体系,他在进行德育接受中,不可能全盘接受施教者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加工。如果接受前阶段准备工作扎实充分,那么接受者可能会出现满意性接受,否则就会导致解释性接受或叛逆性接受。
德育接受阶段的结束不能保证德育接受目标的最终实现,其效果和程度的深化还需要接受后阶段的完成。
(三)接受后阶段
从马克思的认识规律来看,认识主体消化外来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在意识,接受过程就算结束了。可是德育接受过程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需要化成德育实践。德育实践是接受者运用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改造世界的行为。
马克思的认识规律中第二次认识飞跃是整个过程的关键,也就是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目的也是实践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阐释:“无论是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达到目的本身,都必须使人们普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行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需要,不仅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德育接受者经过德育接受过程,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指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通过实践对理性认识进行检验的过程。
三、德育接受过程的基本特征
德育接受过程是一个思想融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目的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人的活动最大特性就是主观能动性,接受者能够选择性接受德育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外化为行为,根本在于追求目的。人的行为和动物最大区别就是目的性和计划性。德育接受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虽然接受者已有自己的德育思维逻辑,但如果施教者教授的德育知识有足够的逻辑力量和事实力量,那么,它也能打破接受者原有的思维观念体系,重新整合并构成新的德育思维体系。
(二)曲折性
德育接受过程往往呈现出曲折性的特征。列宁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圆圈,近似螺旋的曲线”。德育接受者接受的德育信息虽然来自施教者,但想内化为自身理论,外化为自身实践,需要接受者从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历史生活中受到启发、感悟,最后转变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所以在德育接受过程中,德育接受者体现出迷茫、迟疑和情绪的变动都属于正常现象。任何一次思想品德的完善,就像认识的发展运动一样,需要反复经历多次接受才可能完成。曲折性是德育接受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企图立竿见影是违背规律,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三)实践性
德育接受过程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发展过程中实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德育过程的实践性不仅表现为德育过程的目标是要让接受者接受德育知识并外化于实践,而且表现为一切德育活动要以实践为基础才能符合社会要求。实践性是德育接受的一个根本属性,离开实践的德育接受活动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刘云章.德育接受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全集(第 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翻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翻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列宁.列宁全集(第 3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