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入式英语学习模式初探

2016-01-29侍朝霞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英语

侍朝霞

摘 要:浸入式语言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并得到广泛认同。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学习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偏离了语言的实用性,浸入式言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英语不仅是学习者的学习对象,更是学习的工具。

关键词:英语;浸入式学习;第二语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42-02

浸入式语言学习泛指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将学习者“浸入”第二语言的环境,教师用英语教授所学学科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无母语交流,通过学习环境、教师语言强化学习者的英语思维,摆脱母语的思维束缚。在浸入式学习模式中,英语不仅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语言,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即学习者需要利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

一、浸入式学习模式的发展

浸入式语言学习模式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原是法属殖民地,有一部分人有法语学习需求,但加拿大官方语言为英语,为了照顾一部分人的法语学习需求,学校用作为第二外语的法语给学生上课,最终学生学会了法语。后来这一学习第二语言的浸入式教学模式得到推广,成为加拿大宝贵的教学经验,被美国、新西兰、南非等许多国家借鉴,浸入式语言学习模式逐渐变成了国际化的学习模式。

此后,根据法国浸入式学习模式,各国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美国的双向浸入式(Two-Way Immersion)就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双向浸入式是指将两种语言的学习者编排到一个班级,学生共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中国香港地区也实行浸入式学习,学校教师大部分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上课时以英语讲授数学、物理等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流利的英语表达,形成英语思维。

浸入式语言学习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学习对象大部分为幼儿,以这种模式实行语言学习的以幼儿园居多。几年的实施效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受益者逐渐增多,具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浸入式语言学习的适用性

(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1950年,心理学家彭菲尔德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母语习得在三岁左右完成,之后的四年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最强。根据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语言学习有“敏感期”,敏感期进行语言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比成年人付出更少的努力,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虽然之后许多学者提出,语言学习关键期不止一个,但多数学者认为语言学习要提早进行,因为人类总体认知发展水平依赖于刺激与反应,语言刺激越早,学习者的反应也会越早,学习效果也会越好。所以,幼儿时期学习英语是非常可行的,关键是学习模式的选择。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也是英语思维的建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能力处在快速发展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以英语作为工具学习其他各类学科,少了母语的媒介,促进幼儿英语思维的建立,省略中间的翻译过程。

(二)语言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著名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两种输入,“粗调输入”和“精调输入”,前者指将所学语言以对话或交流的方式输入,影响学习者;后者指将所学语言进行调整后输入,即类似变成一门语言学科。实际证明,大量的粗调输入要优于精调输入,教师应该采取“撒网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行大量的粗调输入,即营造一种第二外语的交流氛围,与学习者进行交流对话。

幼儿处在模仿力极强的阶段,刚刚经历了母语的学习,对语言的敏感度处在强烈时期,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着相同的规律,语言学习首先要经历听的阶段,这一阶段可能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之后会出现语言沉默期,这一时期是让许多教师及家长很困惑的阶段,似乎学了很久反而不如开始时那么喜欢表达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不像数学公式即学即用,处在语言沉默期的儿童更需要教师及家长给予鼓励。

三、英语浸入式学习的可行性

(一)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幼儿形式运算阶段以及逻辑思维阶段。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会产生兴趣,所以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要以图片、音乐以及动画形式教学,灵活运用卡片或实物等具体形象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方法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一是因为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只有20分钟,远少于成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二是因为好动是儿童本性,教师应该以儿童的本性为切入点,实行教学,提高儿童学习兴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二)创设第二语言浸入式的教学环境

浸入式分为“大浸入”和“小浸入”。在学校中,大浸入是指教师营造的语言环境,小浸入指学校及教室环境的布置,以英文海报及字母装饰,让学生置身英语环境,创设耳濡目染的气氛。

母语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习得的,这种自然的学习方法称为自然习得。幼儿出生后,处在一个周围充斥着母语的语言环境,无时无刻不处在“听”的状态,即使幼儿不能说出语言,也一直重复着听的动作,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开口说话。母语就是在语言环境中无意识习得的。

幼儿英语浸入式学习就是为学习者创设一种类似于母语的学习环境,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英文交流,尽量要求学生“No Chinese”,慢慢锻炼英语思维能力。教师积极使用双语教材进行讲课,充分利用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多种形式活跃儿童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其次,课外活动中,教师也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将学生放在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多样化的语言,增强语言使用的广泛性,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最后,浸入式英语学习模式排除了母语学习的干扰。研究发现,第二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误从根本上说,是母语学习习惯对第二外语学习的影响,学习者潜意识里将母语的习惯转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大部分是受母语干扰。浸入式学习模式,减少了母语的中介作用,让幼儿学习者学会直接用英语思考。

(三)调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参与性

大量的语言输入与幼儿的高度参与是语言学习的最佳状态。语言学习最终要转化为学习者独自输出,达到交流与使用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营造浸入式学习环境过程中,始终要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幼儿是学习主体,而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点灌输是次要的,关键要营造语言环境,调动幼儿的参与性,激发幼儿“说”的欲望,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简单互动,从简单问好开始,到最后的整句输出,再到日常交流,达到语言输出的最终目的。

幼儿学习之初,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输出是幼儿语言输出的两倍,这符合语言学习大量粗调输入的原则,随着幼儿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幼儿的语言输出逐渐增多,教师的语言输出相对减少。

四、结束语

幼儿英语浸入式的学习模式已经在我国逐渐推广,浸入式语言学习模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为幼儿学习第二语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幼儿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从根本上克服英语学习只会应试不会交流的弊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J].全球教育展望,2003,(2).

[2]彭笑.第二语言习得视角下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 ,2015,(9).

[3]王国惠,李春茂.论“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及其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英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
双语学习的有效途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