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2016-01-29韦靖黄献红杨柳婵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对策

韦靖+黄献红+杨柳婵

【摘 要】为积极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调查广西9所农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情况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19-04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广西农类职业院校作为高等广西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玉林农校、百色农校、梧州农校、钦州农校、桂林农校、柳州畜牧学校等9所农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开展了将近5个月的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及查阅资料等活动,同时也对部分院校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下面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9所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一)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各农类职业院校对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9所院校在明确学校的定位之后,逐步确定了关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内容,并将其最终订立下来并明确写入学校的各种材料中,影响着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形成。各院校还通过校史展、校史橱窗,开展校庆活动等方式彰显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例如,玉林农校建造了以展示校史、职教方针政策、职教成果为主的80多米长巨幅文化长廊。

(二)精神文化建设凸显职业特色。多数学校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上紧扣“职业”特点。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为“以德立人,以技立业”,坚持“服务、合作、开放”办学理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立德明志、博文精技”,学校现在形成了“文明、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广西生态职院坚定不移地坚持“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林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桂林农校提出了“上靠下联稳中间”的办学思路。玉林农校秉承“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紧扣职业特色,坚持“以农为本,多元建设,创新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钦州农校的校训是“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校风为“崇德尚能善学进取”。综上,不难看出,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在精神文化方面凸显了“技能”、“职业”的特点,在这些精神和思路的指引下,各院校在培养以农学类为主的技能人才工作方面卓有成效。

(三)精神文化建设处于积累阶段。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创造的过程,是校园精神的不断沉淀和传承。通过查阅各院校校史发现,绝大部分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建校已超过半个世纪,但由于原有办学层次不高、文化底蕴积淀少,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积累阶段。9所农类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有关内容是在2002-2012年间才逐步确立下来,前后时间不过十年,其真正发挥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规范行为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对校园精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强。

当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基本形成了以农为主、多种专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广西专门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各农业职业院校虽然在突出职业特色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但由于社会观念的误解、就业的需要等因素,许多院校出现刻意“避农化”或“去农化”现象,导致“农文化”逐渐流失。据调查,24%的人认为本校校园文化很有农业特色,5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校园文化有一些农业特色,17.8%的师生认为本校校园文化完全没有农业特色。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一)物质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从整体看,广西农类职业院校物质文化建设较以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地调查发现,9所院校的教学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其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玉林农校3所学校的基础设施相比其他院校优势明显。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166亩,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明阳校区、民族校区、琅东校区。其中明阳校区设施最齐备,有教学楼4栋、实训楼2栋、实训基地6个、图书信息大楼1栋,还建有体育馆、游泳馆、塑胶跑道运动场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面积1100多亩,现有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图书信息大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学院大礼堂等。玉林农校占地面积390亩,拥有3200多平方米的合作经营性学生创业园区,有教学楼、实验楼和培训楼15幢,公寓式学生宿舍楼6幢,图书馆楼1幢,校舍面积共10.8多万平方米;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足球场、室内活动中心各1个。3所院校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广西其他一些农类职业院校因建校早、历史长、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学校基础设施陈旧、教学场所不足等。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的各项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生活需要,但由于受相思湖公园的开发项目影响,不能兴建高层建筑,目前该校在校生已超过8000人,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与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该校的图书馆为1997年修建,建筑面积仅为2089平方米;运动场仍保持建校以来的沙土跑道,学院举行大型文体活动的地点主要是露天电影场及露天风雨篮球场。调查发现,该校有15.9%的学生认为“很好,场馆设施先进”,59%的学生认为“一般,基本能满足师生的需求”,25.1%的学生认为“很差,不能满足学习生活的需要”。

尽管大部分学校都努力地改善自身的校园基础设施,但从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财政投入还是自筹资金能力,农类高职院校都不能与本科院校甚至一般的高职院校相比,这是制约农业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从深层次上反映出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仍需努力完善。

(二)物质文化富含职业元素。除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等基础设施外,9所院校的雕像、园林小景、文化长廊和校园标语等鲜明体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富含职业元素,是营造具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的重要载体。

1.校园雕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内修建了“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巨型校训石,百色农校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都在校内竖立了“拓荒牛”塑像,鞭策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设有雄鹰展翅雕像,体现了职业院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玉林农校校内设有职教之父黄炎培铜像、“志高、德厚、技精、笃行”校训碑牌,还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景观石、象征“玉农人”精神的“骏马腾飞”文化石等。

2.园林小景。桂林农校校内有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岭南第一名园”雁山园,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全国唯一4A级景区校园。为了营造良好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师生自行规划设计了占地5亩的孔子文化公园及校园各处园林小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有由该校教师自行设计的九曲桥、盆景园,既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案例,又是校园美丽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钦州农校内的感恩亭、观光亭、休闲亭等建筑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百色农校的“小竹林”、“门前桃花园”等园林小景为师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3.文化长廊。玉林农校建造了以展示校史、职教方针政策、职教成果为主的80多米长巨幅文化长廊。广西生态职院三字经墙展现了中国的经典文化,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校园标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等墙柱上刻写“学技术,练技能,当能手,做贡献”、“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等标语,展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玉林农校在学校综合楼上竖立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办学理念的巨型横幅,教室和实训场地布置了体现职业特色的格言警句。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共选出校训、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内容17个,文化用语24条,并用不锈钢制作牌匾安放在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等醒目位置。

综上所述,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提高师生的人格品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提升了学校建设的文化内涵。

虽然各院校十分注重环境建设与环境育人功能,但通过整体比较发现,农类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物态载体缺乏整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呈现出零星、不成系统的状态。在9所涉农职业院校中,没有一所学校的校内楼房、道路、教室、实训基地、小区等以农业术语或农业名人的名字来进行整体命名设计。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一)制度文化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建校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学为主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活动管理制度,文体活动鼓励制度,学生专业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知识讲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经过长期的努力共制定和完善了164项规章制度。其中,教学制度23项、科研制度14项、学生管理制度58项、后勤管理制度35项、党政管理制度34项。调查表明,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处于成长期,学校紧跟时代,不断挖掘自身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特色,于已有的制度体系中渗透本校独有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学校理念、心理、行为特色,最终形成真正的制度文化。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对一些师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多数受访者表示所处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完备,但学校的评优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发挥其激励功能。

(二)制度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在9所院校中,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零散分布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中。一些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导致出现措施不力或管理不到位的状况,总体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发展缺乏系统性,也尚未形成一支专门的建设和管理队伍。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一)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显著。表现在两个方面:

1.校企合作显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院校在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切实引进行业文化,坚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探索研究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各院校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企业家进校、企业委培订单办学等校企合作模式。例如梧州农校与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韩国LG伊诺特(惠州)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玉林农校积极将企业文化元素引进校园,其中较突出的措施有把学校的实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生产标语,按企业的框架建设班集体,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等,创建与企业更相似的平台为学习增添职业元素。同时聘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学,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该校还成立了广西玉林荣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西金拇指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公司,由师生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各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职业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2.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9所学校目前学生社团组织数量多、领域广,开展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大学生社团56个,其中学术科研类25个、兴趣爱好类15个、体育类6个、公益类5个、创新类5个。钦州农校目前有专业类社团16个、兴趣社团15个,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实现个性化发展。柳州畜牧学校有学术科技类社团5个、文化艺术类社团8个、体育健康类社团8个等,其中该校的养殖协会本着“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展为学校周边农户义务防疫工作,协助创办孵化基地等,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行为文化建设亟须创新。作为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第二课堂活动,各个学校已经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但也存在着盲目追求活动数量而忽视学生需求和学校现实的情况,缺乏个性和创新。多数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照搬照抄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例如科技节、社团文化活动节、校园艺术节、读书活动、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演出等,自创的具有本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活动较少。校园行为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大众的娱乐,也不仅仅是数量众多的社团活动,而是这些活动蕴含的主题、活动沉积下来的精神以及参与者从这些活动中所获得的正能量等。学校要本着特色鲜明、多样性、创新性和品牌化的原则,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具有农业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而达到陶冶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据调查,在“思想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几类社团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是社会实践类活动,有30.7%的学生选择了该选项,思想教育及学术讲座所占比例最少。

(三)行为文化建设需要物质保障。实地调查发现,尽管各院校非常重视开展行为文化建设,但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特别是在行为建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例如面对众多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学校只能采用减少其活动数量、降低质量的方式来解决,极大影响了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目前各院校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经费主要是为数不多的会费收入,重大活动所需经费需向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在此情况下,学校鼓励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到社会上寻求商业赞助,例如出售赛事冠名权,帮助商家发传单、搞促销活动等。而商家的选择空间大,开出的赞助条件比较苛刻,学生社团常处于弱势,为了能够举办活动而被迫接受不公平的条件时有发生,有时学生社团之间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形象。据调查,33.9%的师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是“经费不足”,27%的师生认为是“观念落后”,16.4%的师生认为是“领导不重视”,22.7%的师生认为是“组织不力”。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经过近年来不懈的努力,从整体上看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广西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各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各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凸显职业特色。三是各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同时,由于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氛围相对较弱,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层次不高、随意性大、游离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外、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足、经费不足、缺乏“农文化”特色等。

五、建议

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学生在现代农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推广和普及中肩负着艰巨的责任。由于农类院校的特点及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当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校园文化建设仍处于一个长期发展积累的过程。各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现实,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加强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系。

第二,制度保障,出台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各院校应进一步出台完备的融合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指导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之呈现出系统性和整体性。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和激励机制,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1页)

第三,物质保障,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了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推进,各院校应当统筹规划,提高校园文化经费在学校总经费的比例,并将其作为专项经费,明确规定专款专用。

第四,特色鲜明,凸显“农”类职业校园文化。广西农类院校在精神文化积累阶段应更新观念突出“农”类职业优势和特色,着重彰显农业特色、农业理念、农业技能、农业感情、农业态度、农业优势等“农”类特色。

第五,依托背景,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大特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市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广西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广西农业类职业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培养具有广西精神的农业职业人。

第六,与时俱进,创新“农”类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学校保持旺盛生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各院校应结合“新农业”特点与实际,努力探索符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搭建更多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期农业相契合的活动平台和方式,不断赋予文化建设的行业内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农业行业发展相互促进,更富有生命力。

第七,积极探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广西农业类职业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文化积淀薄,学生基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不高。应该通过学习和借鉴优秀职业院校、知名企业文化建设等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模式、文化创意等成功案例经验,并结合农类高职院校实际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加全.论面向东盟经济发展的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钦州学院学报,2008(12)

[2]申娜. 论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叶仙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分析[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

[4]林祖彬,李天兰.优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做法——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4,4

[5]凌丁,陆琦.农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4)

[6]凌丁,陆琦,黄献红.农业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4(6)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YZS1302);广西高校科研项目(LX2014588)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