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怎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效率
2016-01-28吴志花
吴志花
摘 要:高中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分工探索、共同研究,最终相互学习长处,弥补知识漏洞,达到共同进步和提高的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如何践行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学习任务;互动讨论
许多学生说高中历史没有初中历史有趣,他们讨厌枯燥的理论分析。这其实就凸显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学还在沿袭抽象理论说教。这就让已经在初中熟悉了相关历史故事的学生觉得毫无兴趣。高中历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学生由于思考方式不同,可能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所以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和进步。所以,本文结合一线课堂教学经验对怎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如何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机械地进行前后左右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统筹,将学生按照一定原则分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肯定存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差异,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已经证明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要想杜绝出现类似的马太效应,我们可以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划分学习小组,组内设有组长,记录和汇报人员各一名,他们应该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同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帮扶,还可以给组间以公平展示的机会,从侧面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内成员应该有一定的事情做,人人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安排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不是无序地讨论,而是让组长针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进行分配,先给每位学生分配他们比较擅长的工作,小组成员积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成因、发展和结果,然后汇报出来经过大家共同分析和讨论,确定比较正确和优化的方案,以备组间展示。
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历史分析和思辨方法,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主题,让大家分析梭伦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点,并分别指出它们给东西方带来的深远影响。这种话题不但开放,而且要求知识面广,信息丰富,单个学生短时间无法完成。小组学习中组长可以分别布置两个组员去搜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让擅长分析的学生列出对比角度,然后对号入座,这样就让对比显得明确,学生更容易掌握。
小组内讨论完毕以后,可以换一个角色,分别体验知识生成的不同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得到提升和锻炼。
三、组织有序讨论
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但是开放性讨论并不是没有秩序。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分配完任务,大家按自己的任务先完成基本工作,然后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我们可以让擅长分析的学生列出对比表格,然后大家针对每一个对比项进行讨论,这样不但具体,而且有针对性,利于学生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再如,在学习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针对这一开放性问题,组内学生先要讨论确定对比项,比如起因、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等,组员可以分别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组内讨论只有在严肃的氛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逐步在纷杂的信息中探骊得珠,谋求共同进步和提高。
四、培养合作习惯
合作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学生的合作技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比如,让学生具有探索意识,让学生具有辨析能力,让学生具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合作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要敢于提出,遇到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要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比如,对比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个组员就发现中国都是战胜国,但是为什么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呢?这样一来就能引导大家进行深入探索,拓展了知识面,掌握了更多的思考方法。
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让学生实现了共同进步和提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疑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权威,善于听取和采纳不同的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中历史共同进步的分析与探索。总之,学生存在客观的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能造成两极分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实现组内帮扶的同时掌握历史分析和思辨方法,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进而优化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保证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品青.合作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6.
[2]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2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