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小学生体育课上出“味道”
2016-01-28李鹏程
李鹏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28-01
平时听课后,经常有教师说:某节体育课的某个环节很有“味道”。究竟是怎样的课,怎样的环节使教师听起来、学生动起来感觉有味呢?
一、内容的选择
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好的素材作支撑,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为学生准备素材的过程是发挥组织作用的一个很好机会。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效、更加有味,我们提供的材料应尽可能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内容要有趣味性。能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关键是教师能不能给学生提供有趣的素材。体育素材的趣味性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内在的。外在的趣味性主要通过呈现方式或呈现材料本身表现出来的。例如通过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卡通人物等形式。让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有血有肉。这样的素材在现行的课程标准教材中到处可见,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性地对问题进行“包装”。内在的趣味性主要是通过学习内容本身表现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发现。如在“五禽戏”教学环节中,教师把握“五禽戏”拟物的特点将动物的运动形象引入课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去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发学生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内容要有现实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体育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学习是他们已有体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的已有体验与教材内容相互作用,构建体育知识。
(1)呈现丰富的生活场景。例如,在教学投掷球类时,教师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彩虹弧线和投掷的抛物线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生活知识迁移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来,将投掷铅球比作在湛蓝的天空划彩虹,以美化体育课堂教学。
(2)关注美丽的童话故事。例如,一年级教材“单双脚连续跳”这一教学,教师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情境教学。这个游戏,能够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技能。
(3)安排有趣的游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教师在体育课一开始,以有趣的游戏开课,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热情,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学习的天地。
3、内容要有挑战性。例如,在教学30米快速跑时,教师一改传统的授课,而是利用一张旧报纸,要求学生将报纸紧贴胸前,快速向前跑30米,谁到达终点时报纸没有掉在地上,谁的本领就大。这就使30米跑速度练习变得有挑战性了,因为不管是速度快的学生,还是速度慢的学生,都可能成为成功者,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4、内容要有指向性。所谓指向性是指素材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方向。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教师为学生呈现篮球和木块同时向前滚情景,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素材本身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载体,相反的如果为学生提供指向不明的材料,有时会明显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5、内容要有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可能会引出不同的问题或解决方案,因为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材料,关键看教师有没有开放的意识,对学生有没有信心。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只提供一条橡皮筋,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创编各种花样玩法。
二、精心设计、多元激励,使体育课上的有味
有了好的素材不等于我们的体育课就有了“味道”。教师还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充分交流,自由选择。
1、创设体验的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或体验学习的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让学生感受体育、体验体育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投篮技术教学时,改变传统投篮教学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在教学初期不急于讲解投篮的技术要领,而是让学生愉快地、自由地去投篮,让他们先感受投篮成功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掌握投篮技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2、提供交流的平台。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正是开展体育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不同个体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点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撞击思维火花,加速认知进程。
3、开放选择的空间。新课程要求我们尽可能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充分选择的自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例如,在教学400~600米走走跑跑时,教师以“逛体育超市”为主题来开展教学,创设了一条要经过“独木桥”、“山洞”、“树林”、“小沟”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众多的运动器械摆在面前,哪些是锻炼跳跃的?哪些是锻炼臂力的?在“体育超市”里,“自由选择”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可能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如何让体育课更有“味道”,本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总之,有“味道”的体育课,应该源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科学整合。
(上接第327页)海热贡与四川康区(甘孜、阿坝)为主的唐卡生产中心。许多学者甚至外出到尼泊尔、印度等传统佛家古国整理研究唐卡的相关知识,这使得人们能在当今社会更好的欣赏到唐卡这一古老瑰宝的同时也能对其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主编].中国唐卡艺术[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 宗者拉杰主编.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M]. 民族出版社, 2002
[3] 张斌宁.华彩流章—藏族唐卡艺术浅论[D].西北师范大学 2004
[4] 卡毛措.论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热贡唐卡[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5] 孙飞.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