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6-01-28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刘凯刘丽

中国商论 2016年30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职业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刘凯 刘丽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刘凯 刘丽

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543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此为契合点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发展。

高职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现在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必须着力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1 校企合作的内涵

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规模和层次都得到极大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得到各高职院校广泛地关注。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有效地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空间和内涵。所谓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技术资源、师生培养、课程教学、学生教育、学生就业、岗位培训、科研领域、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资源,共同培养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机制,是融合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来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2.1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在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学校、企业共同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计划、评估考核标准、学生毕业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采用订单培养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质量、就业率,企业在订单培养过程中,缩短了企业的培训时间,减轻企业“二次培训”的费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培养认同感,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订单培养”需要找到“订单”企业,比较适合操作性强,人数需求量大的工科企业,比如汽修产业,医学技术。

2.2 “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学生在企业的能力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式。工学结合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是“2+1”(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1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顶岗实习按照“0.5+0.5”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为综合实训,另一个阶段为生产实习。第二种是不适合大面积顶岗实习的专业应考虑引入企业项目在校内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建立“2.5+0.5”(在校学期2.5年,顶岗实习半年)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本学院大部分专业采用的是“2.5+0.5”。这种模式对于学校而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为企业储备所需人才,减轻企业培训的成本。这种模式的要求相对于“订单培养”,对学校教学和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都没有全部推行此种模式,只是针对部分专业。

2.3 “顶岗实习”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合作共赢。顶岗实习是实现学生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高度融合,零距离接触的教育教学基本规范,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全面提高就业的必然选择。这种培养模式既能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又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所学知识能很快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同时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现在大多数学校采用的都是“2+1”模式,前两年先学理论、专业知识,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这种模式相对容易操作,节约资源,被大多数学校所采用。

2.4 “校企联合合作”模式

“校企联合合作”模式是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关系,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与企业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计划,学生的实践全部由企业来承担,企业完全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双方互惠合作。“校企联合合作”模式的核心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教学改革积累经验;“请进来”是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实践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模式带动了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对于减少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企业的培训成本都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被很多学校所采用。

3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不深入

对于校企合作,部分学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解决师资、实习设备,以及学生就业等层面。到企业挂职、开展产学合作等在有些教师看来,就是不可能的工作,一方面不主动适应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愿意到企业开展合作。而企业也是停留在表面上,既没有到学校进行实际指导,也没有参与教育教学共建,双方都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合作机制。

3.2 政策不完善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做为第三方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与指导。在目前情况下,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缺乏积极性,政府需要在政策方面,为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给予支持。政府需要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激励企业参与教育,同时制定、实施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3.3 企业参与度不高

对高等学校来说,应该弥补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不足的方面,想方设法与企业合作来搭建实习、实训平台,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是利益的经济体,往往只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措施,鼓励与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所以表现出企业的参与度不高。

3.4 观念、意识误导

许多学者认为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表现为对工学结合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把学生拉到企业工作几天、实习几天、顶岗几天就是工学结合了。其次,是对产学研的认识度不高,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企业单方面的投入硬件设施,学校只管教育教学。最后,就是我们的学生及家长认为校企合作无非就是到企业实习几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了,实习结束之后自谋出路,这也就造成了高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4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4.1 学生就业的需求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而学生就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求。为了提高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新要求,学校就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实行“双证书”制度,一种是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种就是积极参加行业的技能考试,获得一种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获得一种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以增加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因为与企业合作,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优先录入合作院校的学生,从而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4.2 教学需要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以制定出合适、科学的培养方案,更易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良好的合作,保证了方案的更好实施,学生的技能就会得到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体系更多地体现出“职业+技能+应用”,这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以及实习实训的安排,以任务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层次化和综合化等多种课程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把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学校发展“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双师型”师资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的。高职院校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关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科研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点方法:一是加强专业领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名专家;二是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条件,有计划地派遣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素质;三是有目的地让青年教师承担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指导任务,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深入生产实际,提高专业技能;四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及技术研发,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五是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训课程。

4.4 企业需求

企业是利益的经济体,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稳定的高技能人才。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利益主体,参与并承担校企合作的职责既是职业教育本性的回归,也是企业获得人才的重要捷径,同时也将企业由关注经济利益转变为关注人力资源的储备上来。同时由于高校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功底,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如果二者共同来进行产学研,将会对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知识密集的高校所带来的技术服务。

4.5 社会需求

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若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那么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将面临极大的困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

4.6 学校与社会评价的需要

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实现了人才需要、学生实现了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在三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才能实现良好的社会评价。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才能将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落实到位,使企业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源、学校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生得到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评价,学校也就实现了长远的发展。

5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54321”模式的构建

“5”是五个二级学院:分别是工程技术学院、外语航空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对口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要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在各二级学院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明确专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实施。

“4”是四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主要是根据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一种划分,只有真正做到四个创新才能实现为职业教育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用什么培养人、怎么去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后的评价等,这既涉及到人才培养的资源、培养的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而科技研发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和企业技术研发,需要校企充分整合发挥资源优势。社会服务主要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等)和终生继续教育服务(员工培训、社区教育、技能辅导等)。文化传承主要是将传统文化中那些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语言、价值观念、认知符号作为文化传承下来并能够取得创新发展。

“3”是三个指导:即学院指导、企业指导、行业指导,这三个指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院是教育教学的单位,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学校来完成的,学校的指导更多是从专业知识、理论方面来进行的,而实践、实训主要是由企业来完成的,这样就很好地使学校与企业融合在了一起,二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这三个指导的共同作用下,会对校企合作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是两个保障:硬件保障和软件保障,硬件包括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提高、校园建筑的建设,软件保障主要是学生与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学校形象的提升、学校品牌的树立、校园文化的建设。

“1”是一个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为中心。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学院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院和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间接知识为主的学院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实现高职院校以技能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宗旨。

[1] 罗文广,胡波,曾文波,等.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2] 马红春,钟守冰,李国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

[3] 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7).

[4] 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

[5] 刘明生,王玲,李建华.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

[6] 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

[7] 金青.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

F069

A

2096-0298(2016)10(c)-185-03

刘凯(1983-),女,汉族,吉林人,副教授,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刘丽(1989-),女,云南人,助教,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