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温阳灸临床操作及机理探析*
2016-01-28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贺成功
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贺成功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通脉温阳灸临床操作及机理探析*
王明明1,蔡圣朝2△,黄雪珍2,贺成功2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通脉温阳灸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在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与其他铺灸的一种灸法,此法具有施术独特、面积广、温通力强、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对通脉温阳灸的渊源、选材及其依据、操作方法、作用机理进行探析,挖掘其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临床操作;通脉温阳灸;作用机理;经络
通脉温阳灸是从“大椎”至“腰俞”穴,在腰背部的督脉、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的区域实施的灸法,包括夹脊穴、背俞穴,该法又称 “铺灸”“督灸”“长蛇灸”,具有施术独特、面积广、时间长、温通力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记载:“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与通脉温阳灸的特点相得益彰。通脉温阳灸是“梅花二十四灸”之一[1],是一种创新的特色外治技术。现将通脉温阳灸的渊源、临床操作及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探讨。
1 通脉温阳灸渊源
通脉温阳灸是在研究、分析“铺灸”和“督灸”特点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使用通脉温阳灸灸盒在督脉、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的区域施灸,用于治疗局部及全身疾病的温灸器灸法[2]。铺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根据《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生病话督脉,治在上,用骨、针、药熨”的理论逐渐发展而来。目前铺灸推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4大流派:罗氏、何氏铺灸、崇氏督灸、蔡氏通脉温阳灸。蔡氏通脉温阳灸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在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探究异与其他铺灸的一种灸法,经过多年的改良及创新研制了几款蔡氏通脉温阳灸灸盒和治疗床,使其适应证广、便于操作、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通脉温阳灸不仅具有铺灸临床治疗效果和特点,而且在临床治疗方面比其更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更加简单、安全。
2 临床操作
2.1 选材及其依据
2.1.1 生姜 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唐本注云:“姜,久服通神明,主风邪,主痰气,生者尤良。”《药性论》曰:“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咳,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药性类明》曰:“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生姜温中健脾,化痰祛湿;《药性类明》记载:“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本草经集注》:“生姜辛、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通神明”。生姜可通心肺,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生姜在艾灸的作用下,其药力作用在局部渗透到经络腧穴,通过经络传导作用,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
2.1.2 艾叶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效。《本草纲目》:“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荷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3]:“艾叶禀天地之阳气以生,故味苦微温,熟则大热……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烧则热气内注,通筋入足,故灸百病。性能通窍……芳烈之气必燥,故主下部疮。”《本草正》云:“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中华本草》记载:“艾叶苦辛……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时其药性通过热力达穴位渗透到体内,随经络的传导起到祛寒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研究表明,艾灸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4]。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体内瘀血状况[5]。
2.2 操作方法
2.2.1 定位 患者放松俯卧于床上,裸露后背,在特定的治疗部位,背、腰、骶三部,即督脉、膀胱经循行区域,从“大椎”至“腰俞”穴,涵盖膀胱经第一侧线、督脉、夹脊穴。
2.2.2 方法 ①用75%的乙醇在通脉温阳灸范围内常规消毒将灸液和灸药均匀撒于所灸部位并在上面铺一层纱布(80 cm×100 cm);②将自制灸盒(专利号:ZL201020259893.9)放置在所定位处,将1.5 kg的切好生姜粒,每粒约0.5 cm×0.5 cm×0.5 cm均匀的铺在灸盒内,在生姜上放置提前捏好的锥形艾柱(直径为2 cm×高2.5 cm)自上而下点燃艾柱;③采用大纸盒扣住铺灸部位,在盒上连接一到两个类似于烟囱一样的排烟管同时可以使得灸火更为集中,更易引发感传,提高治疗效果;④灸完第1壮另铺灸柱进行第2壮,以此方法共灸3壮,约3 h;⑤3壮结束后用两手提起纱布四个角将灸盒与生姜取下,用新纱布擦干背部,嘱咐患者6 h后在背部再触碰水。
3 作用机理
3.1 经络循行
通脉温阳灸在脊柱上,即督脉、膀胱经循行区域。督脉为诸阳经之会,循脊入脑,并与肾相络,主气主阳,统帅一身阳气,又称“阳脉之海”。《锦囊密录》记载:“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可见督脉与脑对人体的功能活动都有整体调节的作用。督脉可看作是皮质脊髓束在脊背正中线上的反映[6],是传导运动信息。艾灸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调动机体内因,恢复五脏功能,使阳气强盛,五脏振奋,平衡阴阳,气血调和,经脉畅通。膀胱经第一侧线位于督脉两侧与其共为阳气之藩篱,《十一脉灸经》称“巨阳脉。”《素问·热论》记载:“巨阳者诸阳之属也。”《灵枢集注·背俞》指出:“太阳、督脉相通”,其经气与督脉相通,统一身之营卫。膀胱经还与肾经相表里,与肾经的命门之气相通,命门之气通过膀胱经的气化作用而输布于全身[7]。《素问·皮部论》记载:“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络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邪气出入的路径。《素问·皮部论》云:“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通脉温阳灸在背部膀胱经皮部、络脉以及督脉之别络,达到调整脏腑虚实、平衡阴阳之功。
3.2 腧穴
通脉温阳灸主要布施在督脉穴、夹脊穴、膀胱经穴等腧穴,通过激发诸腧穴功能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3.2.1 督脉穴 督脉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共28穴,而实施通脉温阳灸只选取“大椎”至“腰俞”穴共13穴。《难经·二十八难》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的一条分支上额交巅上,入络脑。”《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脑为髓海,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督脉者又脑髓神经之根也”。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通过通脉温阳灸督脉穴激发督脉发挥作用,达到五脏振奋、平衡阴阳、疏经通脉之功。
3.2.2 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首见《灵枢背腧》。《类经》云:“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脏腑各有一背俞穴,并冠以脏腑之名。背俞穴的分布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相吻合,当脏腑有病变时,在相关的背俞穴处常出现压痛敏感。运用通脉温阳灸通过对腧穴的刺激,改善了组织代谢,缓解了神经血管的受压,减轻躯体因素对内脏神经的影响,起到恢复生理平衡、抵御疾病的临床疗效。
3.2.3 夹脊穴 夹脊穴,即华佗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穴位数量为一侧17穴,两侧34穴。《针灸说约》云:“挟脊穴左右各十七穴,合三十四穴,可针可灸。从大椎至十七椎去脊中,左右旁开各半寸。”《后汉书·华佗别传》记载:“有人病脚躄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从邪不想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得也。后灸愈,灸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灵枢·经脉》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脚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脊。”由此可见督脉之别与膀胱经夹脊而行,既能通达督脉经气、入络于脑室,又能刺激膀胱经上的背俞穴,调节平衡脏腑气血,令气血通畅,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故选用夹脊穴,通调五脏六腑精气,更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
4 体会
灸法是祖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预防与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灵枢·官能》篇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景岳全书》云:“凡大结大滞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火力不能速也,所以极宜用灸。”《神灸经给》记载:“夫灸取于人,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灶,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医学入门》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外发”。通脉温阳灸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痹、扶固正气等作用,能够升血中之气,通气中之滞,而达到通诸经、除百病之功。其主要机制有五:其一,灸疗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增加机体反应,使肌肉分解代谢增强,改善微循环及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8];其二,灸疗能恢复和促进脾淋巴细胞活性,有免疫增强作用,能诱生和促进体内淋巴因子、IL-2的分泌[9],抑制炎症细胞产生,调节和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10-11];其三,持续施灸能激活酶的活性,促进创伤、溃疡的愈合;其四,灸疗有抗感染、改善微循环[12]、改善血液粘稠度的功能[13];其五,灸疗能使组织温度升高,发生生化性质与生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变化,激发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疗机制[14]。灸疗的热效应、光福射效应和艾叶焦油的化学成分可以对经穴起到刺激作用,刺激血管的自律运动,因而能刺激穴位,产生较强的得气感,对全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5]。通脉温阳灸作为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脏腑经络和灸法理论,通过对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温通、温补、温泻之功。即通脉温阳灸采取艾灸结合药物作用于腧穴经络,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之效,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在临床中更好的应用通脉温阳灸这一传统疗法,今后将对其理论和临床应用展开更多的研究。
[1] 贺成功,蔡圣朝,龙红慧,等.梅花二十四灸及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104-106
[2] 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等.头颈灸疗法及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39-740
[3] 吴仪洛撰.朱建平,吴文清点校.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1:8
[4] 张英英,赵粹英,王虹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3-4
[5] 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6,16(11):23
[6] 贾耿.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试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4):47
[7] 李绘娟,黄倩怡,李玉军.从扶阳论脊柱相关性疾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5-66
[8] 熊济明,毛先珍,杨一中.灸法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概况[J].针刺研究,1997,22(3):236
[9] 唐照亮.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观察与分析[J].针刺研究,1996,21(2):69
[10] 沈克艰,吴梅珍.伏天铺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近期补体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50-51
[11] 朱月伟,沈家铨,傅家康,等.“辅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2,17(4):273-274
[12] 赵联和.灸治热证初探[J].中国针灸,1995,15(5):35
[13] 汤德安.实验针灸学入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4] 蔡圣朝.试论针法与灸法的共同基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5):305
[15] 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病专科项目,编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2号;蔡圣朝名医传承工作室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王明明(1989-),男,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蔡圣朝(1957-),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流派及老年病的研究。
R245.81
A
1005-0779(2016)11-0088-02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