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羊焦虫病的防治

2016-01-28李喜梅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焦虫体表缓冲液

李喜梅

(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康乐 731500)

绵羊焦虫病的防治

李喜梅

(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康乐 731500)

羊焦虫病是由莫氏巴贝丝虫和山羊泰勒虫在羊的红细胞体内寄生所引起血液原虫病的总称。临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且以6~12月龄的羊发病多,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血孢子虫病。近几年,我县养羊业蓬勃发展,尤其外购新品种羊的数量明显增加,由于大多数人急于扩增羊群,调进羊后不重视驱虫,将羊直接混群饲养,使整群羊感染焦虫病,给养羊业造成极大损失。

1 流行特点

本病的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孳生和消长密切相关,故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在我县从春季4月份开始,6~8月份发病率较高,尤其以6-12月龄的羊发病率较高,放牧的羊比舎饲的羊发病率高,购进的纯种比当地羊发病率高。

2 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食欲减少,精神疲倦,时而发出鼾声(呻吟声),眼结膜潮红,迅速消瘦,低头耷耳,呆立不稳,步行强硬,磨牙,吃土,喜吃干草,肌肉颤抖,卧地不起,体温升高41℃左右,呼吸快(每分钟60~80次),心跳加快(每分钟120~180次)。心音扩散,体表淋巴结肿大,由以肩前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大小似蚕豆,逐渐发展到核桃大,较硬。后期因红血球大量被“血原寄生虫”的焦虫吞食,皮肤发黄,结膜苍白,贫血。病的末期,头颈沿地面伸直。俯卧,初便秘(粪便呈枣核状腹有粘液)后拉稀,粪中有血粘液,少数病羊有血尿,最后衰竭而死。病程一般7~15天。头部、颈部和身体发现有蜱的寄生。患羊血液稀薄、不易凝固。

3 诊断

在本病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体温升高且稽留热、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贫血等症状,可怀疑本病,此时可采耳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方法是∶取经过处理的载玻片,从经过消毒处理的病羊耳尖静脉针刺后,取第一滴血液滴在载玻片晾干,每只羊做3片,再用姬姆萨染色法,用无水甲醇2-3滴滴于血膜上使其固定2-3min,而后置于稀释的姬氏染色液(将原液充分振荡后,用缓冲液或中性蒸馏水稀释10-20倍)中染色30-60min。最后用缓冲液或中性蒸馏水冲洗后晾干,在油镜下检查,见到圆形、逗点形、杆形虫体时,即可确诊。

4 治疗病例

2015年7月20日,马某从外地新购进10只绵羊,直接与自己家10只绵羊混群,8月3日个别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的症状,叫了附近兽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陆续有3只羊死亡,8月10日笔者到现场时,发现病羊有体温升高且稽留热、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贫血症状,羊只体表有很多蜱附着,采集羊耳静脉血,经实验室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油镜检查,有不规则形状的虫体,确诊为羊焦虫病。对全群羊用三氮脒(贝尼尔)500mg配成1%~5%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1 次/d,对病情严重者用辅酶A100IU,三磷酸腺苷50mg,肌苷50mg,维生素B61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樟脑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2次/d,4天后羊全部治愈。

5 预防

5.1灭蜱是本病首要内容之一,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和消灭蜱的侵袭,发现羊体寄生蜱及时清除。定期用3%敌百虫溶液(现用现配)灭蜱,养殖场可采取药浴的方法灭蜱,每周药浴1次。

5.2购入或外运羊只,必须进行检疫,避免将病原带入或传出,引进羊时先用贝尼尔预防注射,在本病高发季节时尽量不从外地引羊,发现病羊及早采血检查,及时治疗。

S858.26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108-01

猜你喜欢

焦虫体表缓冲液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新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缓冲液的研究
提取缓冲液对桑叶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影响*
中西药治疗牛焦虫病
缓冲液种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试剂盒研制
河南遂平县奶牛焦虫病的流行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