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2016-01-28蒋军国张成林
蒋军国,张成林
(甘肃省临洮县动物卫生监督所,730500)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蒋军国,张成林
(甘肃省临洮县动物卫生监督所,730500)
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我们每一位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任务和目标。下面我就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与对策进行深入的阐述。
1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1饲养环境恶劣
目前,许多养殖业主为了减少投资,养殖场建设简易,设施不配套,通风采光不良,饲养密度大,畜禽、活动空间很小,舍内空气质量不达标、饲养环境恶劣,没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致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过高,引起畜禽发生呼吸道疾病和其它疫病。
1.2饲料品质不良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饲料生产企业利用饲料监测不严格和畜禽养殖户专业知识不全面的特点,进行低成本操作,甚至进行欺骗性生产和销售,这些劣质的饲料严重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些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非法添加激素、镇静剂、催眠药等,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3兽药残留
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养殖场尤其是小规模的养殖场,受利益的驱动,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使用人药、劣质兽药,滥用兽药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畜禽出栏前或鲜乳、禽蛋上市前不执行药物休药期规定,直接导致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1.4畜禽疫病
畜禽患疫病不仅会降低畜产品质量,而且通过乳、肉、蛋及其制品将疫病传染给人,引起人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发生,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是近年来危害较大的疫病,给各国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5屠宰场不规范
目前,我国城镇和县一级屠宰场中,绝大多数属于半机械化生产,有的小规模屠宰厂还采用传统手工操作,卫生条件不达标,污水污物等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落后的屠宰设备、技术条件,加重了污染的程度,难以保证肉品安全卫生。1.6检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省、市一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县一级几乎无正规检验室,部分有的也都是以诊断畜禽疾病为主的兽医诊断室。畜牧系统中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不少,但绝大多数属畜禽养殖和兽医防疫治病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缺乏专职检测技术人员,且检测设备缺乏,无专项经费,不少兽药残留等检测项目尚不能开展,与现实需要极不适应,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2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养殖场的选址
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良好,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它污染的地方。
2.2场内建设
畜禽养殖场周围应筑有围墙,大门入口处设置值班室、设置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车辆消毒池。一般将整个场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并以围墙隔开。
2.3确保饲料用粮的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搞好技术培训,使农产品生产者掌握并遵循安全生产的技术规程。三是以生物防治为主,综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四是及时收获,合理晾晒,妥善保管,防止霉变和生物性污染。五是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
2.4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
一是要加强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检查力度,规范生产行为,定期和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二是坚持对兽药、饲料市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拉网式检查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三是要加大对畜禽养殖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力度,督促畜禽养殖业主建立完善的免疫、消毒、用药、用料和销售记录制度,规范养殖行为。四是督促畜禽养殖业主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执行休药期制度,防止兽药残留,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2.5加强认证体系建设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条件。要组织引导具备条件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厂,申请质量安全认证;扩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范围,以促进畜禽养殖场在畜禽的养殖过程中自觉遵循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终端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6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着力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集中力量加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风险评估等动物疫情管理基础工作。
2.7加强屠宰、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2.8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S858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