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细毛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1-28乔红梅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细毛羊南县链球菌病

乔红梅

(甘肃省肃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400)

高山细毛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乔红梅

(甘肃省肃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400)

1 发病情况

肃南县马蹄乡某村一养殖户存栏甘肃高山细毛共226只,以放牧为主。于2014年10月24日以来发生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共发病43只,发病率为19.02%,死亡21只,致死率为48.8%。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甘肃高山细毛羊链球菌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2 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后流脓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体温升高至41℃以上,咽喉、舌肿胀,下颌淋巴结肿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粪便松软,带粘液或血液;怀孕母羊有流产;有的病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急性病例症状不易被发现,常于24h内死亡,或在清晨检查圈时发现死于圈内,一般病例2~3d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咽喉部黏膜高度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肺水肿或气肿、出血,胸腹腔液及心包液增多,心内外包膜有小点出血,肝肿大呈泥土色、边缘增厚,胆囊充盈肿大,肾脏质脆变软,有针尖样小点出血,脾脏肿大。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取病死羊肝、肾、肺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呈双球形并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间或有4~6个短链,偶见个别单球菌。周围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将病料无菌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可见有露滴状细小、灰白色、有光泽、透明湿润、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型溶血区,将培养物再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部分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5 防治对策

甘肃高山细毛羊链球菌病多发生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

5.1治疗

5.1.1及时将病羊与健康羊隔离,清扫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和场地、污物堆积烧毁,用10%的石灰乳或3%的来苏儿严格消毒,病死羊集中在一处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5.1.2对病羊,尤其是严重病例,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和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发病早期可选用青霉素30~6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d。10%磺胺噻唑肌肉注射10ml,每日1次,连用3d。也可用磺胺嘧啶4~8g灌服,每日2次,连用3d。高热者每只用30%安乃近3ml肌肉注射,病情严重食欲废绝的给予强心补液,5%葡萄糖盐水500ml,安钠咖5ml,维生素C5ml,地塞米松1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d。

5.2预防

5.2.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放牧管理条件,做好抓膘、保膘及保暖防风、防冻、防拥挤及做好羊圈及场地、用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

5.2.2按照因病设防的原则开展预防接种。对曾发生过羊链球菌病的羊及受威胁羊群用羊败血性链球菌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6月龄以上羊,皮下注射1ml,3月龄内羔羊14~21d后再免疫注射1次。

S858.26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47-01

猜你喜欢

细毛羊南县链球菌病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东北细毛羊提纯复壮试验报告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欢天喜地过大年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
一起山羊链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