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垂缕不收的不同疗法

2016-01-28石天真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岷县放线菌包皮

石天真

(甘肃省岷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岷县 748400)

家畜垂缕不收的不同疗法

石天真

(甘肃省岷县畜牧兽医局,甘肃岷县 748400)

垂缕不收,为公畜阴茎脱垂、麻痹不收之证,亦称阴茎麻痹。本病表现为阴茎不能收回,而松弛的垂于包皮之外,多见于马,少见于牛、猪。中兽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是∶多因羸弱瘦马过度劳伤,空肠过饮冷水,隐含冷气侵入肾经,或过度劳役、配种过度的种马,肾精亏损,肾气不固,致使阴茎下垂难收。脱垂之阴茎,经风吹而干,郁血而生黄肿。脱垂时间愈久愈难收回。

当然,也可由于受挫伤,伤与神经,使阴茎的收缩神经麻痹,以致阴茎不能缩入包皮;还可由于阴茎长有肿瘤或阉割后发生感染而引起。若在其他疾病后期出现阴茎脱垂时,一般来说,均属预后不良之象。所以,传统治疗方法是根据上述理论,围绕∶“温肾壮阳、理气止痛”来治疗的。但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还发现2例牛感染放线菌及林氏放线杆菌后,继发引起本病,并在3-5天内全部治愈。以及用埋线疗法治疗家畜的垂缕不收4例,也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1 牛放线菌病继发引起的疗法

1.1病因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前者主要侵害骨组织,后者常侵害软组织。本病是家畜(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菌性的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以局部发生硬肿为主要特征。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粗糙的草料,常因刺破口腔,诱发本病。

1.2临床症状本病主要侵害牛。以2-5岁幼龄牛最易患病。牛放线菌致病的多见上、下颌骨肿大。一般肿大进度很慢,界限明显。有时发展很快,牵连整个头骨。肿大部初期疼痛,后期无知觉。有时皮肤破口,流出脓汁,形成脓瘘管,经久不愈;林氏放线杆菌致病的多见舌咽部患病,舌体肿胀,坚硬粗大,形成‘木舌’,病牛流涎,咀嚼、吞咽、呼吸困难。颌下及腮腺部分的淋巴结和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或弥漫性硬肿,不热不痛。

1.3治疗本病菌对碘敏感,可用5%碘酒浸纱布塞入创口,或在肿块皮肤上涂擦,也可口服碘化钾。肌注链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注射液。

1.4典型病例甘肃省岷县秦许乡包家族村二社社员郎虎民,于2014年5月30日,有一头4岁黄牛,营养状况中等,因阴茎脱垂前来就诊。自述于2岁时已骟割,近日无感染及外伤史。5月20日前在家中圈养、劳役,未见异常,5月21日由牧工赶进山中草场放牧。5月28日牧工发现,阴茎脱垂。诊断∶病牛精神较差,饮食欲正常,阴茎露出包皮外约30公分,并弯曲。体温、呼吸及心率未见明显变化。没有外伤史,但下颌处有兵乓球、葡萄大小肿块4-5个,硬、但不发热。根据年龄和病史分析,诊断为放线菌继发感染而导致的垂缕不收。治疗方法∶5%碘酊在下颌处,作环状包围消毒,每天3次;用补中益气散∶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甘草500g/1次/天,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连用3天;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05-0.1mL计,病畜体重约200公斤,每次肌肉注射2支,每天2次,连用3天。第3天阴茎出现明显回收,伸出包皮外仅剩7-8公分,第4、5天继续前方,所有症状在第四天全部消失,痊愈。

2 埋线疗法

2.1病因∶偷配致肾经亏损、肾气不固,加之天寒地冻,冷气侵入肾经,致阴茎脱垂,垂缕不收。

2.2临床症状∶阴茎脱垂。

2.3治疗及其作用原理∶(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医用羊肠线埋植于皮损处或身体某些特定穴位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在穴位或局部埋植异种物质的良性刺激起到疏通经络,抵御病邪入侵的作用,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中西医药物久治不愈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对某些慢性疑难病具有速效、长效、特效的优势。

中兽医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是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它包含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同时也包含了理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这多种方法和效应集中整合起来,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作用和效果。起到了疏通经络,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协调阴阳、平衡脏腑,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4典型病例∶2012年10月24日,甘肃省岷县申都乡一猪场,从外地引进约七月龄后备长白种公猪一头,于11月19日,因阴茎伸出体外不能收缩,要求治疗。时值十一月寒冷季节,气候严寒,公猪因偷配两次,发生阴茎脱垂,收缩无力,伸出包皮约二寸,无外伤史。用药久治不愈,拖延至今。故采用埋线方法治疗∶

方法∶用医用羊肠线,自腹股沟阴茎伸出处至包皮,由内侧通过阴茎上部等距埋线五根,埋入皮下每根线长约为2.5厘米,剪除露出皮肤的线头,牵拉阴茎两侧皮肤,使线断端缩回皮下,针孔碘酒消毒。

结果∶一次治愈,随后配种正常。

3 讨论

辨证施治是中兽医治疗疾病的核心,首先要搞清楚病因病机,因病施治,如上述牛放线菌病引起的垂缕不收就不能拘泥于传统之法。

埋置疗法是在祖国传统的兽医针灸疗法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为发展我国兽医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埋植疗法是借助于肠线、马尾或某些药物等,在畜体皮下组织薄处或肌腱部穴位处埋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已用于猪,对多种猪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S858.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28-01

猜你喜欢

岷县放线菌包皮
新机
男性包皮过长有什么影响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包皮过长早“环切”
极端环境放线菌TRM45306的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放线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 SCSIO m34-1吩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