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牛胎衣不下防治措施

2016-01-28任盈盈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胎衣母牛发病率

任盈盈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平凉744400)

母牛胎衣不下防治措施

任盈盈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平凉744400)

1 概述

胎衣不下(RFM)又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12h内未能全部自行脱落,奶牛胎衣不下为奶牛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国外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9%-25%,在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较高,有些甚至高达25%-40%,成为目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最为严重的胎产病之一。因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及产奶量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奶牛的繁殖障碍、子宫感染,严重的还能导致乳房炎、奶牛不孕甚至发生败血症,致使奶牛死亡,因此,本病一直是严重影响甘肃中部地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顽症。

2 病因

2.1 产犊季节与胎衣不下发表了之间的关系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年四季都可发生,6-9月份较高,7月份达到最高。这说明奶牛胎衣不下在炎热季节多发,而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发病率较低。

2.2 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对胎衣不下发病率的影响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发挥及围产期的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如干奶前、中、后期调整日粮结构及饲喂量,饲喂阴离子盐分娩包括早产、流产、双胎、死胎、难产以及助产,都具有较高的胎衣不下发病率。

3 症状

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多少,可以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一般情况下,阴门外垂有少量胎衣,初期红色,后变为暗红色或黑褐色,持续12h以上仍无变化,不见胎衣全部排除,有时虽有少量胎衣排除,但大半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排除;也有少数母牛产后在阴门外无胎衣排除,只是从阴门流出血水,卧倒时阴门张开,才能见到内有胎衣。

4 治疗措施

胎衣不下的治疗原则是:抑菌、消炎、促进胎衣排除,减少对子宫的损伤。

4.1 糖钙疗法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50%葡萄糖注射液各1000ml、VC4g,一次静脉注射,1次/d。

4.2 全身抗生素治疗对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及伴有体温升高的患牛,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4.3 激素疗法就是在奶牛分娩后立即注射缩宫素或发现胎衣在12h还未完全脱落的患牛肌注缩宫素,配合乙烯雌酚效果更好。但在奶牛贫血、体质衰弱的情况下很难发挥疗效。

4.4 子宫注入疗法

局部脱水疗法是用浓盐用10%的氯化钠注射液水500-1000mL,加温到38-40℃,一次子宫灌注,胎衣常于灌药后3-5d脱落,其作用是促进胎盘绒毛脱水收缩而从宫阜中脱落。

抗生素子宫灌注用3-5g土霉素粉或金霉素粉溶于500mL蒸馏水中,一次子宫灌注,隔日一次。胎衣常于灌药后5-7d脱落。排除胎衣后,继续灌药,直到子宫、阴道内分泌物清亮为止。一般灌药后14-20d子宫干净。

4.5 中药疗法益母生化散组成益母草120g,当归75 g,川芎30 g,桃仁30 g,干姜(炮)15 g,甘草(炙)15 g,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内服,为助药力可加黄酒250mLl,气血两虚者加白术50g、黄芪、生地黄各100g,以补气养血;血瘀重者加蒲黄、五灵脂、元胡各50g以化瘀止痛;血瘀发热者减泡胶加生地黄、赤芍各50g,丹参45g,以祛瘀凉血。虚热者可加青蒿50g,以清热凉血,加强活血祛瘀之力。实热者加金银花45g,蒲地黄50g,地丁30g,花粉45g;功能:活血祛瘀、养血行气、温经止痛;

5 体会

奶牛胎衣不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较高的发病率已严重影响了我省奶牛业的发展。关于胎衣不下的防治,目前临床上多用产后子宫灌注抗生素或肌注催产素,灌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和手术剥离等传统方法。由于西药有抗生素残留,中兽医实施辨证治疗,对机体全身的恢复都有帮助。

S853.51

B

1003-8655(2016)06-0102-01

猜你喜欢

胎衣母牛发病率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