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防治报告
2016-01-28祁春霞
祁春霞
(甘肃省民勤县苏武镇畜牧兽医站,733100)
仔猪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防治报告
祁春霞
(甘肃省民勤县苏武镇畜牧兽医站,73310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生猪大批死亡。
1 发病情况
民勤县苏武镇某养殖场2016年4月20日起陆续从周围乡镇购进了150头仔猪,体重约8kg-15kg,4月25日开始,有6头仔猪发病,逐渐发展到58头仔猪发病,并死亡18头,用青霉素、安痛定、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反而有死亡现象,通过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之后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41.5℃。呈稽留热,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流浓性分泌物。可视黏膜发绀。病初便秘,后拉稀,恶臭带血并混有白色黏膜。全身发红,耳尖、腹部、颈部及四肢皮肤有紫斑,指压不退色。公猪包皮有混浊尿液,颈部肿胀坚硬,触之敏感。病猪咳嗽,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鼻流出浆液性或黏稠分泌物,个别猪鼻孔流出带血泡沫,严重的呈犬坐式张口呼吸,终因窒息死亡。
3 病理变化
共剖检病死仔猪3头,病理变化基本相似,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呈暗红色;胃底部黏膜、膀胱黏膜出血;脾脏表面有丘状小点出血和绿豆大小暗紫色的出血梗死,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回盲瓣、盲肠及结肠黏膜有钮扣状溃疡;喉头有出血斑和出血点;心冠脂肪、心内膜有出血点;肺水肿呈暗黑色,并有散在的大小不一肺炎灶;气管、支气管内有黏液性泡状分泌物,并混有数量不等的血性泡沫;胸腔和心包积有多量淡红色的混浊液体;颈部皮下水肿,肌肉充血、淤血。
4 诊断
通过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5 防治
5.1 加强饲养管理,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提高仔猪抗病力。
5.2 对已患病的仔猪进行隔离治疗,病死仔猪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5.3 对运动场地、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用强力消毒灵进行彻底消毒。
5.4 病猪治疗
5.4.1 用猪瘟高免球蛋白进行紧急注射,2次/d,连用3d。
5.4.2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0.3ml/kg. bw,2次/d,连用3d。
5.4.3 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0.35ml/kg.bw,2次/d,连用3d。
5.4.4 对全群猪饲料内混复方白乐美(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等),连用5d。
5.4.5 中药治疗白芍子50g,黄芩50g,大青叶50g,知母40g,连翘40g,桔梗40g,炒牵牛子50g,炒葶苈子50g,炙枇把叶50g,用法:水煎加鸡蛋清为引,10头仔猪为1剂,1次灌服,2次/d,连用3d。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只有症状较严重的10头仔猪死亡,其余122头全部恢复健康。5.5平时预防
5.5.1 定期对猪舍消毒,用2-3%氢氧化钠或2-5%强力消毒灵溶液对圈舍、食槽和用具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发病。
5.5.2 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检免疫猪的抗体浓度是否达到保护水平,抗体保护率≥70%,坚决淘汰病原血清检测阳性猪(健康带毒猪),净化猪群。
5.5.3 结合养猪场实际情况及免疫监测,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是有效控制猪瘟、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5.5.4 对新入栏的仔猪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入栏,防止疫病传入。
5.5.5 大力提倡“自繁自育”,减少发病几率。
6 体会
6.1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与防治效果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群发生的疫病为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6.2 猪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不够典型,只凭眼判断易造成误诊,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性论断,尤其是混染的病例,一定要分清主次,以便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6.3 猪群发生本病后,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必须应用两种病的特效药物来控制。否则,会使疫情加重,死亡率增高,造成较大的损失。
6.4 该养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周围乡镇购进仔猪,突然改变饲养环境,再加上我市今年气候异常,忽冷忽热,圈舍潮湿等应激因素,使仔猪抗病力降低,引起病原体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
S858.28
B
1003-8655(2016)06-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