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体会

2016-01-28孙海涛苏静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肌注甘南牧区

孙海涛,苏静

(甘南州畜牧学校,甘肃合作747000)

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体会

孙海涛,苏静

(甘南州畜牧学校,甘肃合作747000)

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败。近年来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在甘南牧区发病率有所上升,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牧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现对该病的诊治及如何在甘南牧区防控好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 流行特点

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平均发病率为6.87%,病死率达28.7%,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但以1-3月份、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多数为急性经过。巴氏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经常存在于健康牦牛的呼吸道内,当牦牛在外界诱因如气候剧变、长途运输、营养不良、饲料改变、过度疲劳、发生寄生虫病等不良应激因素的刺激下,使牦牛抵抗力减弱,病原菌侵入机体,大量繁殖,经淋巴液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而呈现致病作用。?病牛又将有毒力的病原菌随排泄物、分泌物排出,污染草场、饲料、饮水、用具和外界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使健康牛发生感染。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约为2-5 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败血型、肺炎型和水肿型。病牛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镜干燥,眼结膜发绀,离群垂头站立或卧地不起,出现全身症状。败血型的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加速、肌肉震颤、粪便中有黏液或带血,随着病情严重,下痢、腹泻症状加剧,常来不及治疗就于一昼夜内死亡;肺炎型的呼吸粗重,伴有痛咳,鼻孔常有黏液脓性鼻液流出,严重的病牛呼吸困难,头颈前伸,张口呼吸,肺部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粗厉,有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区;水肿型的病牛在颈部、咽喉和下颌处发生炎性水肿,严重时水肿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引起肿胀,舌伸出口外,呼吸高度困难,最终窒息死亡。临床上大多数牦牛感染症状都混合出现,症状单一的较少。

3 剖检变化

病尸剖检可见咽喉部、下颌间、颈部与胸前皮下组织发生明显水肿,指压留痕,切开水肿部流出微混浊的淡黄色液体;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黏液;胸腔内积聚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液,肺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肝、脾体积增大,并有出血点,肠系膜上有弥漫性点状出血、真胃黏膜出血、十二指肠黏膜水肿、增厚、出血,结肠呈紫红色,有时发生坏死;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暗红色。

4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病死牛心血、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病料做涂片和触片,用瑞特氏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卵圆形,两极浓染,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杆菌。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为牦牛巴氏杆菌病。

5 防制

5.1 隔离病畜

对已发病的牦牛,立即隔离,单独圈养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风保暖,防潮,避免拥挤,给予适口的、有营养的饲草料,以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治疗效果。

5.2 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对已污染的环境、场地、畜舍、用具等用5%氢氧化钠溶液严格消毒。垫草等污染物焚烧处理。粪便堆积发酵。病死尸体表消毒后深埋,严禁随意丢弃,坚决禁止宰食病牛的不良习惯。

5.3 紧急接种

对同群和周边尚未发病牛群紧急免疫接种,肌注牛出败疫苗,100kg以下的牛,注射4ml,100kg以上的牛注射6ml。若再有临床症状者出现者可按病牛治疗。

5.4 药物治疗

病牛按青霉素钠10000IU单位/kg,链霉素15mg/kg,5%安痛定50ml,肌注,2次/d。病情较重的,同时用25%葡萄糖500ml、VC 2g、10%安钠咖2g;5%碳酸氢钠500-1000ml,静脉注射,2次/d。对心律过快病牛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 mg,肌注,1次/d。对咽喉水肿的病牛用速尿注射液按1mg/kg,肌注,1次/d。?待病牛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用抗生素治疗2-3天,以巩固疗效。

6 体会

6.1 加强放牧牛群饲养管理

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大多由各种不良诱因所引起,放牧时应注意避开过度阴湿的草场,要饮用干净的水源,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做好放牧牛群的防风、防雪、保暖等措施。实施好划区轮牧,在枯草期适当补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平时做好预防消毒,定期对畜舍、场地、用具等用10%生石灰乳或生石灰粉喷洒。

6.2 做好免疫接种

牧民防疫意识淡薄,疫苗接种不及时和不规范,是造成甘南牧区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之该病发病急、死亡快、病死率高,所以每年春、秋两季做好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6.3 合理用药,加强护理

早发现、早治疗和加强病期护理是病牛康复的关键,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嘧啶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有条件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如环丙沙星等进行治疗,一般经过十余天的治疗,病牛的症状会明显好转和康复,疫情得到控制。

S858.23

B

1003-8655(2016)06-0042-02

猜你喜欢

肌注甘南牧区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牧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