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控
2016-01-28占巴草
占巴草
(甘肃省迭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7400)
蕨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控
占巴草
(甘肃省迭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74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又称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渐进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本病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鼻液、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播,主要侵害猪的上呼吸道,以鼻甲骨萎缩、鼻部和颜面扭曲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本病,尤其以2-5月龄内的幼猪易感性高,6月龄后,其易感性明显降低。病后表现为代谢障碍,生长迟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猪只的频繁引进,近几年以来,迭部县阿夏乡、达拉乡、多儿乡等深山藏寨饲养的蕨麻猪零散发病。确诊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本病。
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略高,起初只是打喷嚏和鼻塞,呼吸有鼻音,鼻黏膜潮红充血,摇头,鼻镜拱地,并有不同程度的脓性鼻分泌物流出。个别病猪从单侧鼻孔里流出血液,在猪圈墙壁上、猪体背上等均见到血迹。随着病程延长,鼻面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皱缩,鼻孔和上颌骨生长迟缓,有鼻甲骨萎缩现象。出现以上鼻炎的同时发生结膜炎,病猪的脸上因眼角流泪后,黏附尘土而形成一条脏的“泪斑”。部分病猪肌肉发抖。发病后猪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2 病理变化
对发病死亡的猪只进行剖检。沿两侧第一、二上臼齿间的连线锯成横断面,检查到鼻黏膜苍白,轻度水肿;前鼻窦黏膜发炎;窦腔内积有黏液;鼻腔周围骨骼变疏松软化;在鼻部横切面,可见鼻甲骨腹部卷曲,轻度变形,重者鼻甲骨萎缩。脏器病变明显的是脾脏表面点状出血,肝肾表面有淤血斑,肺萎缩,心室变小。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学检查用棉签蘸取鼻腔深部的黏液,制成涂片,染色,镜检,见多量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
3.2 凝聚实验对10份病猪血清进行检测,方法步骤是在洁净的玻璃上加1滴被检血清,再加1滴AR诊断抗原,用火柴棍将其充分混均,同时设阴、阳性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照,置于室温(18-20℃)2分钟后判定。结果判定10份被检血清中检出8份阳性,2份可疑。对2份可疑血清再进行试管凝聚实验,结果是试管管底有极明显的伞状凝聚物沉淀,2份血清判定是阳性。
4 治疗
本病对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及硫酸卡那霉素敏感。但对严重病情建议直接淘汰以减少传染源,对症状轻微的病猪可用下述药物治疗:
(1)用0.1%高锰酸钾清洗猪鼻腔,尤其冲洗两头流血的病猪鼻腔;
(2)颈部肌注:清开灵10ml稀释阿莫西林3瓶再配盐酸林可霉素10ml,连用3-5天。
(3)中药治疗:辛夷、黄柏、半夏、知母各40g,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g,射干、白鲜皮、麦冬、甘草各10g,粉碎后分成2份,一天2次,连用7天。以上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5-7天可痊愈。
5 防制措施
本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由哺乳期病母猪,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染给仔猪,使其仔猪受到传染。患病仔猪串圈或混群时,又可传染给其他仔猪,传播范围逐渐扩大。若作为种猪,又通过引种传到另外猪场。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本病,必须执行一套综合性兽医卫生措施。
5.1 加强引进猪的检验,禁止从疫区引进,必须引进时要从非疫区购买,并对引进猪只进行隔离观察饲养2-3个月,确认无本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2 淘汰病猪,以减少传染机会。更新猪群,将有病状的猪全部淘汰育肥,以绝后患。
5.3 改善饲养管理:猪群培育及肥育均应采取全进全出;降低饲养密度,防止拥挤;改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防寒保暖;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这些都是防止和减少发病的基本办法,应予十分重视。
S858.28
B
1003-8655(2016)06-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