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2016-01-28常全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求知欲兴趣实验教学

常全红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巧用精当的导入实验;大胆改革探究实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布置简单课外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是学好物理、建立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思维的有效途经。

关键词:实验教学;兴趣;求知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3-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学科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是学好物理、建立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思维的有效途经。物理教师,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到某些物理量的测定,进而,上升到设计实验、创新实验等较高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将自己不成熟的经验,从三个方面加以交流,与广大同仁商讨,旨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巧用导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积极投身学习的氛围,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温度计”时,教师事先在一烧杯凉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在一烧杯热水中滴入几滴蓝墨水,在另一烧杯中倒入白开水。讲课前出示在讲桌上,让学生猜想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凉水?同学们各持己见,答案不尽相同。又让几位同学上台摸烧杯外壁,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同学们,答案也有差别。老师设问:“同学们,感觉可靠吗?准确吗?”“不可靠!不准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准确地描述一个物理量呢?--只有在明确这个物理量是表示(或反映)什么的量、知道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规定、以及用什么工具测量、如何测量等问题之后,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物理量。本节就解决温度这一物理量的以上几个问题!”短短互动几分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到极点,一节课的内容便水到渠成、自然流畅地潜入学生脑海里了。

二、大胆改革探究实验,以多种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测定盐水密度”时,课本常规做法是:1、测空烧杯的质量m1,2、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3、把盐水移入量筒测其体积发V,4、计算盐水密度ρ=(m2-m1)/V。存在的问题:1、由于有部分盐水沾在烧杯上,导致盐水质量m小于(m2-m1),即m偏小。2、盐水体积有可能不与量筒的某一刻线对齐,导致误差过大。往往会造成测得的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尴尬局面,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将实验改革为:1、测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把适量(与量筒的某一刻线对齐)盐水移入量筒测其体积发V,3、测剩余盐水和小烧杯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ρ=(m1-m2)/V。极大地减小了误差,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模式和勤于思考、锐意创新的求知精神。

三、布置简单课外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课外探究实验课题的选择既具有开放性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的,所以在课题选择中应当遵从一定的原则:

1、从相关性原则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课题时,应该结合近期所学的知识内容选择日常生活、自然界和社会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从可行性原则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课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条件等自身条件所具备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到器材的易得性原则和可取性原则出发,即探究所需的器材和一些设备都是学生自己能从家庭、社会和实验室中能够获得或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制作的。并且课题的选择内容不要过大或过繁,要具体到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上。

3、从发展性原则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探究课题时,应该选择那些能开发学生智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培养学生一般科学探究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题。通过探究,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能够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如:在教师命题探究活动中

(1)在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后,让学生探究“以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课题时,要求小组成员用橡皮筋、小圆木、小铁钉和细绳来完成探究活动。

(2)在学习了杠杆平衡的条件的知识后,让学生探究“杆秤——四两拨千斤、小量程和大量程如何转换原理”的探究活动等等。

在学生自主性探究课题方面

(1)学具的制作。如自制气压计;光的反射定律研究仪等。

(2)模型的制作。如温度计模型;潜水艇模型等。

以上实例都是笔者在辅导课外探究实验选题时,遵从以上的三个原则而布置的一些成功的、收效较为理想的课题。

综上所述,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是笔者在如何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方面的一点尝试,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探索和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进而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积极转变、优化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般性科学探究方法,挖掘学习潜能,为“学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求知欲兴趣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