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2016-01-28姜虹
姜虹
摘 要: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也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礼貌行为。
关键词:现状;文明礼仪;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41-01
一、幼儿文明礼仪发展现状:
1、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幼儿园8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的幼儿。在幼儿园中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幼儿园中加强礼仪教育,不但能培养少数民族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培养少数民族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还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2、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文明礼仪教育,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因为有少数民族幼儿,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教育生活化;如:传统节日上的礼仪教育,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节日里有很多风俗习惯,春节是汉族小朋友的传统佳节,每个民族都要互相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汉族小朋友要尊重维族小朋友们的一些生活上的风俗习惯等。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在幼儿园内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师大会,利用班主任会议、校园广播文明礼仪歌谣和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出专栏、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在幼儿园内和教室里制作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孩子们在上下楼、自由活动或者是来园离园的时间里,都能感受到礼仪的熏陶。使师幼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进步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幼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前,先培训教师,只有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才能为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文明礼仪用语》使师德规范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成为她们的自觉行为。二是组织教职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制定道德讲堂实施方案,通过听、讲、唱、做等方式学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观看道德方面的电教片,唱感恩歌曲,学习礼仪,做雷锋式的教师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关系得到改善。使广大教师成为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2)注重礼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幼儿园中我们根据文明礼仪读本在小、中、大班分别制定了礼仪教育计划,每个班级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设了礼仪课程,有步骤进行礼仪常规教育。课堂上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儿歌,将读本中的内容进行有趣的情景练习,帮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的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等。充满童趣的礼仪教学使抽象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利用“教师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学会和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在常规工作中,渗入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开展《我是礼仪小使者》活动,每天早晨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前来上班、送孩子的家长及幼儿鞠躬问好。家长和其他幼儿受到感染后也会主动问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二是在做操、喝水、入厕、上下楼梯、玩玩具、户外活动等时间,要求我们的孩子要遵守各项秩序,如:能听口令站队、不推不搡、不挤不占、饭前便后洗手、公共区域不大声喧哗、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会说 “请”、“谢谢”、“不用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三是在每天吃“两餐一点”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能安静地将自己的食物吃完,做到不浪费,中、大班的孩子能帮助老师发放碗勺。吃完饭后能将凳子放回原处,安静地把自己的小碗送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喝水或者擦嘴等。四是对幼儿进行交往和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遇到困难怎样去和他人交流,在外面如何跟其他的大朋友交往等。在公共场所怎样不去妨碍他人,爱护公共设备,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等。(4)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和文明班级、文明之星评比活动,争当“文明礼仪小天使”。根据每月主题教育活动,专门组织一节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课,丰富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是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每个孩子都乐于当“文明小天使”。通过每个班级的评比和孩子之间的评比,让孩子之间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得到较好提高。(5)加强家园联系,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时,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作为重点给家长讲解,让家长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家园联系栏中,教给家长一些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以“礼仪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和幼儿宣传文明礼仪知识,使文明礼仪教育再一次普及到幼儿园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当中。
讲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起点。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民汉师幼的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行为将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幼儿园就会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