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6-01-28衣春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

衣春娟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谓创新不是非搞一项发明才叫创新,关键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首先观察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其次教材是创新的主要工具,疑问是创新教育的起步。最后想象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想象力能突破教材的局限,向横向扩展,向纵向延伸,创造出崭新的形象。

关键词:创新;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22-0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谓创新不是非搞一项发明才叫创新,关键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又如何挑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任,搞好创新教育呢?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中心场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搞好创新教育,教师务必要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观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户,更是认识世界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的基础。科学家以观察为基础探索宏观与微观世界,从中发现规律,创造奇迹。如飞机的创造,发明家起先观察了飞鸟的情形,分析了鸟的飞翔原理,然后通过思考实践,创造了飞机。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中讲了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他认真观察了风车的转动,带动了磨面机的旋转,他又勤于动脑动手的反复实践,对观察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后来建立了“牛顿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美丽世界,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材是创新的主要工具

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好高骛远地追求那些尖端科学或发明创造了某项成果的理论,而应该实事求是地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宝藏,要把它贯穿在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只有从教材中阅读、思考、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行小学教材中,看图学文篇幅较多,我认为看图学文类课文,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好教材,它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眼、脑、嘴、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如果教师长期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看图学文,就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教学看图学文类课文,注重三方面指导:第一,指导学生看图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从上而下、从左到右……);第二,提醒学生用彩笔给图画配色,要求颜色合理,美观大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兴趣;第三,指导看图说话。通过认真观察,想想图上主要画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在我的启发和指导下,大部分学生看图说话思路开阔,想象合理,口述的内容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特点,其实就已经具有创新的因素,创新意识的萌芽,都应该被认可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三、疑问是创新教育的起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意识很清楚,疑问是发明创造的起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或课外活动这一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方法多种多样,如:一题多问多解,合理想象,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我给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小制作、美术展览、讲故事……),激励学生动脑动手设计制作有关模型,展示自己的独创精神。一次,三年级李建同学自己准备材料,阅读了有关资料,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设计了一辆坦克模型,当其作品被推荐到学校展览室时,参观的师生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不已。通过课外活动的实际操作,可以知道,对于还在学习成长中的小学生,只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挥潜在力,学生学习就会由于动手、动脑的创新而充满快乐,如果教师的点拨指导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撞,就会闪现出耀眼的火花,学生的潜在力就会插上强有力的翅膀,思维更加开阔,倾心钻研。

四、想象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延德尔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和他人的鼓励。”这一精辟的理论,强调了想象力就是最大的创造力。教学工作中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能突破教材的局限,向横向扩展,向纵向延伸,创造出崭新的形象,它能把过去和现在,理想和现实,咫尺和天涯连接起来,沟通一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在阅读中激发。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的结尾没有结局,其实就是让学生去想象结局。如《狼和小羊》这则寓言的结尾处,则写到:“狼凶猛地扑向小羊……”。我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激发学生想象狼凶猛地扑向小羊,小羊会有危险吗?为什么?一会儿,学生举手如林,发言踊跃,有的说小羊肯定被狼吃掉了,因为狼的本性凶恶,小羊善良;有的说狼吃不到小羊,因为猎人追上来了,用枪杀了狼,小羊得救了;有的说小羊拼命往上跑,而狼丧心病狂地追不上,泄气了,小羊逃命走远了……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小羊的命运多想象丰富,我都给予了鼓励和表扬。

(2)在写作中启发。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有,只不过训练要求不同,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好作文关键还是要发挥想象力,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说,写作训练,要激发学生异想天开地想象生活,才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章,还可以从题眼上激发学生去想象身边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如补充题目:我学会 ,或续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这些训练形式,学生有话可写,而且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各有特色的文章,长期坚持下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种方案方法问题,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体系中。我们只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和改革,明天就会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