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016-01-28罗春荣广西财经学院530000
罗春荣(广西财经学院530000)
试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罗春荣(广西财经学院530000)
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聚集的地方,也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共建共享的优点,随后根据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对应的措施,以期达到充分运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目的。
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获取非常多的资源,书籍随时增多,如果纯粹购买,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较大,而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是有限的,达不到读者的多元化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满足更多的读者,各个图书馆可以通过共建的形式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还能节约大量的成本。解决书籍的缺乏,是要将两个或者多个图书馆的信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的书籍,满足更大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是藏书比较丰富的地方,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让更多的学者、老师和学生获取更大的信息量,对学术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开展资源共享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高校来说,图书资源比较密集,本身的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就有对应的数据库,只要运用恰当的技术就可以将各种图书信息链接起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具体来说,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实现全球化的服务体系
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基本的框架,是通过元数据式目录体系实现的,所以在操作上并不要高难度的技术开发。当然,图书资源不仅要建立目录,还要有全文、音频和图像,这些资源也可以运用技术来实现链接,设定的版权保护,只有特定的方式才可以获取,这样就可以通过限制权力和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提高了图书管服务的模式。
2.信息资源的多样化
信息资源的种类不是单一的,分布、创建和存储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其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不仅包含了政府机构发出的信息资源,也有高校学术新的见解,电子期刊、研究报告及网络数据库也随着时间的更新而不断更新,所以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将信息集中起来,方便了查阅和借阅,同时也便于图书馆管理。
3.多层次描述和相互关联
信息资源在查阅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多层次的描述和关联性检索,不仅通过书名、关键词、作者或者摘要内容找到文章,数据库还会提供多种检索链接,从而扩大了检索的内容,让资料查找起来更加容易。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高科技条件下,实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理论上的实践性,然而图书管毕竟属于各个高校,在共建共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同,规模不一,文献资源重复建设
这是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个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的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库的建设基本是传统方式的延伸,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实现共建共享就是打破常规,而且各个图书馆有自己的管理办法,所以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图书资源的重复创建,二是馆际的优势没有办法互补起来。
2.缺乏完备的网络技术方法
运用网络技术创建数字化资源就是要建立非纸质载体,包含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他们出现的形式有电子书、电子期刊及其他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形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容易查阅和利用,而且各种资源通过软件实现数据定时更新,让读者可以查阅到相关的资料。但是一般的图书馆仅仅是对图书的罗列,并没有建立相关的图书内容,在数字资源上,也仅仅可以从图书馆主页上找到图书的书名和目录,对于主要内容则需要从图书馆借阅才可以查看。
3.在数字资源的运用中容易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
数字资源有利于查阅、下载和运用,但是资源的安全性问题却是不得不考虑的课题,尤其是用户如果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恶意下载的话,直接影响到了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数字资源的运用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问题也会影响共建共享
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就需要专业的人才,然而高校的图书馆馆员多半是退休下来的教师来担任,不仅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只是,也缺乏对图书管理技术的新的管理意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图书管理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
1.提高对网络资源共建共享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的共建共享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网络的环境下,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转变两个观念,一个就是要转变传统的馆藏意识,二是要转变用户单一读书目的的理念。因此,无论图书馆是大是小,信息资源是多少,都要有全球资源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对资源进行保障。
2.加强网络建设,促进管间图书资源的传递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有两个,一个是现实馆藏,一个是虚拟馆藏,要通过现实的馆藏建立虚拟的电子资源,从而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用户查阅、下载和使用,同时也应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这就迫切要求各个图书管要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新的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图书资源的链接。
3.加强数据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构建过程中不能随意,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开展标准化的结构构建,这对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非常重要。一些规则,在国际上已经做出了安排,为了防止各个图书馆之间资源重复,需要在馆与馆之间推行统一的管理方法,依照各自的图书优势,分工协调完成。
4.提高图书情报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网络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图书情报人员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既拥有计算机知识,又懂图书管理技术的综合人员,在观念、能力和知识结构上进行选聘,从而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人才储备。只有这样的人才发挥作用,才能发挥网络优势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1]杨艳萍.论新时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2(17).
[2]韩桂香.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5).
[3]李莉玲.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内江科技,2013(8).
[4]岳丽.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及实践探索[J].图书情报论坛,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