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

2016-01-28何莎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524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舞蹈表现力身体

何莎莎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24000)



浅议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

何莎莎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24000)

摘要:研究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目的在于了解体育舞蹈及身体表现力的内涵,找到适合国内体育舞蹈加强身体表现力的途径。本文介绍了体育舞蹈及身体表现力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措施分别为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艺术表现力训练及加强心理训练。

关键词: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

身体表现力是相对于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普通人使用口头语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聋哑人使用手语进行沟通,而一些特殊职业如哑剧、舞蹈等则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叙事、描绘环境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身体表现力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即动作的语言。虽然表演者并不发声,但其肢体动作等同于发声语言起到的作用,让观看者能够理解表演者试图传达的意义。

一、体育舞蹈及身体表现力内涵

体育舞蹈全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也就是通常简称的“国标”。这是一种将体育运动与艺术舞蹈完美融合的特殊体育形式,在1992年成为了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体育舞蹈通过音乐、体育、舞蹈、艺术、服饰等元素体现了健与美,将人的肢体动作作为载体,抒发人类的艺术情感并展示了人充满活力的生命形式。因其兼具运动健身和音乐娱乐的特质,体育舞蹈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大众健身项目,不仅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断扩充,民间爱好者群体也不断壮大。

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主要指体育舞蹈选手通过肢体动作、身体语言包括表情展示人的内在气质、精神面貌,并利用动作这一不发声的“语言”表达选手的情感、情绪等的能力。选手通过自身对音乐、环境、舞蹈、动作的理解、认知、感受,将其转化为肢体语言,以动作结合音乐的方式将自身的领悟传达给观众,借以打动和感染观众。

二、影响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因素

影响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个性与身体素质影响、艺术理解力影响等。由于体育舞蹈来自西方,其所有舞蹈套路均源自于古典或现代的异域舞蹈,这些经由西方文明孕育的舞蹈在本质上就存在着与东方古老文明南辕北辙的差异。比如西方舞蹈强调的热情、外向、开放式的文化元素就与东方文明内敛、含蓄、低调的特征背道而驰。这就让东方选手在理解和展示舞蹈艺术内涵时产生了天然的差距,东方选手身处的传统文化环境往往使其在处理这些异域舞蹈时显得放不开手脚,或者难以正确把握体育舞蹈本质中艺术元素的关键点,从而影响选手的正常发挥。

个性和身体素质是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外向型与内向型性格的选手在面对同一种舞蹈套路时表现出的艺术气质与精神状态常常截然不同,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舞蹈比赛时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而身体素质作为运动的基础则直接关系到体育舞蹈表现力的优劣,比如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等的均衡发展比较有利于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展示,而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短板”。

艺术理解力是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灵魂,正如写文章的主题一样,艺术理解力的高低决定着身体表现力的最终效果。选手需要准确把握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元素的精髓,做到身体表现和艺术表现的统一,才能展示神形兼备、以神御形的完美体育舞蹈形式。

三、提高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的措施

作为以肢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和再创造的综合性艺术,提高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也需要从基本功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加以训练。基本功训练也就是技术训练,包括运动员的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平衡能力等;艺术表现则包括运动员对舞蹈音乐的领悟力、感受力、理解力、艺术再现力等。体育舞蹈基本功相当于建筑的地基,任何建筑若想牢固地屹立在地面,必定不能离开坚实牢固的基础。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基本功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必须经过足够的强化训练,才能足以托举起需要负载其上的艺术审美、创造与再现。而艺术表现则是地基之上的建筑主体,有了牢靠的基础还需要相当的艺术设计与创造带给观众丰富的审美,以最恰如其分的动作幅度、节奏配合音乐与环境等因素体现出具象的、直观的艺术境界。高超的体育舞蹈艺术表现能够起到替代语言描绘与阐释的作用,使观众仅仅凭借运动员身体动作和背景音乐就能准确地领悟或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观赏舞蹈产生相同或近似的理解与共鸣。

(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1.力量训练。

重点练习的内容之一是针对腿部与踝部力量的训练。体育舞蹈虽然是躯干与四肢协同动作的艺术,但腿部与踝部作为支撑躯干与上肢的“磐石”,其力量与弹性的强弱会对包括平衡性、灵敏性在内的其他诸多因素产生决定性影响。与腿部与踝部力量不相伯仲的则是腰部力量的练习,腰部肌群是带动躯干和上下肢运动的过渡地带,此处力量相当于一台牵引机,若动力不足,则极易导致躯干或者上下肢运动时出现失衡的严重问题。此外,上肢经常需要强有力的控制力以表现出激情或性感的艺术特质,因此对手臂和肩背部肌群的锻炼也是力量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加强力量训练的办法可以采用专项练习模式,分别针对腿部、踝部、腰部、躯干部与上肢进行动力和静力交叉训练,其中动力训练为主要形式,静力训练从中辅助,二者穿插进行,既增加肌群力量,又可避免对单一部位的过度练习而引发的不必要的损伤。

2.柔韧性训练。

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柔韧程度会直接决定每个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能够通过精准的动作质量确保体育舞蹈艺术性得以完满地展现。柔韧性的训练主要针对是肌群之间的韧带、关节活动程度和肌群的弹性等的练习,按照人体几个主要肌群及其对应的韧带、关节组织的分布,按照从上到下分别需要对肩部、躯干、髋部、腿部、踝部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柔韧性训练方式包括主动与被动练习两种,具体为静力与动力两种拉伸练习。以缓慢而均匀的牵拉动作促使肌肉与韧带等处的软组织缓慢延展就是静力练习,而以一定频率和节奏在运动过程中促进肌肉或韧带等软组织的延展则是动力练习。动静结合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塑造出优美且适宜体育舞蹈动作的体型并且获得较强的身体控制能力,例如练习动作有前下腰、横竖劈叉及压腰背等。

3.耐力训练。体育舞蹈一般采取轮番比赛的规则,按照最普通的比赛安排,平均每对选手基本都需要至少跳满三个轮次,若遇到人数众多的国际性大赛,也不排除跳满十轮的情况出现,这就对选手们的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每分钟消耗体能(kj)计算,所有体育舞蹈的能耗基本都在2000至3000之间。因此,表面上看似对选手耐力并无严格要求的体育舞蹈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难以预料的比赛轮次问题而给选手们出难题,若没有足够的耐力贮备,再强的艺术表现力也会由于撑不到比赛结束而半途而废。除了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需要选手具备足够过硬的耐力,对于职业的体育舞蹈选手来说,耐力训练的成效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运动生命的长短。时间的推移虽然能够让年轻选手积累相当的比赛经验,却也会随时让处于巅峰状态的成熟运动员由于年龄等问题导致的耐力下降而逐渐步入下坡。如果说力量与柔韧性等是一种显性的基本功,则耐力就是隐性的基本功,虽然平时并不显山露水,然而关键时刻常常可能成为一场比赛致胜的关键。

因此,体育舞蹈应当充分利用其运动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耐力,比如采取间歇式、持续式或者游戏式的训练方式增强选手的耐力。间歇式练习是指以一套完整音乐为时限,要求运动员持续完成三个相同的舞蹈套路练习后再休息,之后再换一整套音乐,变更另一个舞蹈套路同样完成三次练习。间歇式练习能够强化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运动能力。而持续式训练是指在维持动作不改变的前提下,运动员完成十种舞蹈基本套路的持续性练习,持续练习能够大大增强运动员心肺功能并促进耐力的提升。游戏式训练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模拟正式比赛的规程进行训练,目的在于既提高运动员对于各类比赛的适应性,又兼顾了运动员耐力的练习;另一种是为了避免过于单调的重复练习容易出现的枯燥乏味感,运动员可以在音乐持续不停的情况,每完成一种套路的练习就迅速交换舞伴继续下一级舞蹈套路,以这样相对有趣的方式提高运动员加强耐力训练的兴趣。

4.速度训练。不同套路体育舞蹈本身具有不同的频率,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充分适应各种舞蹈套路的快慢节奏,并且熟练掌握每种套路各自独特的速度以充分展示这一舞蹈类型的内在艺术审美。加强速度练习既是巩固和强化运动员的基本功,更在于通过速度练习提高对于舞蹈的准确表现力,避免由于对速度掌握的失当造成对舞蹈节奏把握的失误。具体的训练手段既可以是小步快跑,也可以是变速跑或者对单个套路的不断重复练习,但应注意的是训练中应同时配合音乐,以便运动员形成肌体和听力的双重记忆,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二)加强艺术表现力训练

1.乐感的训练

对音乐的领悟、理解和感受能力是体育舞蹈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特性,而其中以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为运动员艺术表现力训练的重中之重。体育舞蹈十个套路各有各的音乐节奏,比如伦巴的柔媚缠绵,华尔兹的优雅婀娜,桑巴的热烈欢快等节奏迥异。即便是同一种套路也可能通过不同乐器的伴奏而呈现出另类的艺术效果,比如伦巴既可以以传统器乐演奏,也可以被加工演绎为声乐甚至是摇滚风格。面对如此个性化的音乐节奏,恰当把握音乐节奏对于准确展现套路内蕴的文化艺术特色就显得举足轻重。而音乐节奏把握的准确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着体育舞蹈选手对于音乐的领悟、理解和感受能力,故而当前体育舞蹈国际比赛的裁判也将选手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作为评判比赛结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乐感的训练一般应从听力、记忆力、领悟力、表达力四个方面展开。听力训练是培养乐感的入门阶段,这既包括运动员应当有健全的听觉能力,更重要在于有足够的时间反复不断地聆听。听的时间和次数往往会决定着选手对于音乐的第一感受,也就是物理感受,选手可以基本在身体上形成对于特定曲调起合承转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教练可以适当对选手加以引导,比如对音乐本身试图表现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情绪等进行阐释,再结合选手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了自我观点后的选手对于音乐已经形成了相对牢固的记忆,并基于自我观点逐渐营造出与音乐对应的情感或情绪,这时再配合舞蹈套路共同练习就能够初步形成以音乐带动情绪,以情绪带动动作的循环。当音乐最终与舞蹈套路融合为一体时,选手的身体已经形成了如条件反射般的动作反应,此时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之间如水乳交融,选手也可做到闻乐起舞、有感而发的程度,则肢体的艺术表现力自然显现,也就不会再有节奏把握失当的问题了。

2.默契训练

体育舞蹈与其他单人项目的体育比赛不同,由于必须由一男一女两位选手共同配合完成,而不同类型的舞蹈由于本质上蕴含的情感因素需要男女选手共同表演才能展示出精准的艺术内涵。比如伦巴主要表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华尔兹则表现宫庭的优雅等,故默契度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默契训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男女选手之间必须学习理解对方每个表情、动作的潜在含义,对对方进行适度的妥协,学会配合对方的习惯等。日常的沟通是培养良好默契必不可少的环节,男女选手之间必须心无芥蒂,真心诚意开展坦诚交流,将自己对于舞蹈和音乐的理解告知对方,再通过协商的方式寻找能够适应两个人动作习惯的途径共同进行基本功与艺术表现力的练习,最终达到合二为一、难分彼此的高度默契。

(三)加强心理训练

主要是培养选手处变不惊、沉着稳健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舞蹈比赛也和其他体育项目的比赛一样,在赛场上可能出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突发意外,比如其他选手的超水平发挥或者严重失误,甚至可能由于现场出现设施设备的临时故障,或者场外观众“一边倒”式的鼓掌喝彩等都有可能带给参赛选手无形的心理压力。在世界级顶尖高手的较量中,基本功早已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甚至连乐感、表现力等也都有可能处于“半斤”对“八两”的均衡状态,此时心理素质就是最终决胜的砝码。在这样比较极端的环境中,越是能够“旁若无人”“我行我素”的选手反而越能够扔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将自己完全投入音乐的氛围中后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日常除了加强对选手基本功和乐感、表现力之类的训练,还应当适当增加心理训练的内容。比如在模拟比赛时突然中断音乐再重新开始,或者比赛到中途时临时打乱安排好的比赛轮次,或者要求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更换赛服,也可以在比赛间隙适当增加环境噪音,模拟真实比赛现场观众的骚动等。通过这种人为制造挫折和阻碍的方式增强选手对于意外事件的心理适应性和承受力,不至于因为临时被打乱了比赛计划而乱了阵脚,培养选手“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健心理,从而应对未来各种不同场面的国内外比赛。

结语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运动项目在国内外都拥有大量的爱好者与顶尖运动选手,这种集运动与艺术于一体的比赛项目十分强调人的身体表现力,尤其是体育舞蹈中包含的十种舞蹈类型均源自于西方,故传统的东方文明在表现这一异域文化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东方选手加强体育舞蹈身体表现力应当在巩固基础即基本功的前提下加强对西方艺术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应当充分意识到这种“舶来品”的运动形式中除了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同样应当具备对艺术内涵的表现,只有二者兼备才能使文化通过肢体动作这一载体传达出来,达到体育舞蹈这一运动形式本质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见丽.体育舞蹈的美学表现初探[J].科技信息,2010(21).

[2]陈乃莲.浅析高中健美操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1(S1).

[3]孙瑄瑄,赵丽娜等.青少年健美操训练中表现力训练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0).

[4]王冉.舞蹈教学的基本思路[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何莎莎,学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工作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体育舞蹈表现力身体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de身体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纤变墨画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