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羡朱泥 一壶倾心

2016-01-28王曼曼湖北工业大学430068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王曼曼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阳羡朱泥 一壶倾心

王曼曼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紫砂的前世今生,就其起源的时间地点,及历代名家名作来揭示紫砂如何成为陶器中的传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紫砂;陶器;中国传统文化

宜兴古称阳羡,座落在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沪、宁、杭中心之地,境内河湖纵横,山清水秀,竹海溢岭,溶洞幽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兴的陶土矿藏储量丰富,山林柴草密布,是宜兴陶瓷发展的本源。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石器时代,宜兴人民就已经发明了制陶,其中的蜀镇窑场是世界陶器的发源地。历代的匠人们在这里留下了的艺术珍品,它们展示了宜兴陶都的风采,品种例如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那个时候,宜兴曾经“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处处产陶”,从而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宜兴陶都。

据清代年间县志的记载,在乾隆以前宜兴已经是一个的繁华城镇,这里的主要支柱就是制陶业。据陶青山《中国陶艺鉴赏》中记载:

“宜兴窑,此座窑位于南京东南方的江苏省太湖之西的湖畔附近,从明初期(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向太祖进贡团茶以来)起盛行烧造煎茶用的朱泥等原料的茶器,而闻名的窑。”

废饼茶、尚炒青茶的新的冲泡方法在明代的出现,也改变了饮茶的器皿,茶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由于当时这种饮茶方式的变革,引起的茶具的变革,使得紫砂壶成为了人们日常“茶事”中的主角。

紫砂器质地非常细腻柔韧,而且含铁量高,是一种可塑性强的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其制作可追溯至北宋。谪居宜兴的大诗人苏东坡诗曰:“松风朱炉,提壶相呼”中的“壶”,即为紫砂提梁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东坡壶”。

据明周高起《阳羡名壶录》中记载其创始人为金沙寺的一个僧人:

“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翁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炳、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之后一位名龚春的人见寺内老僧炼土制壶,亦仿学之。据说龚春的本名叫“供春”,因为他姓龚,所以又叫龚春,他是明正德甲戌年的进士吴颐山的家仆,跟随吴仕读书来到金沙寺中,看到寺内一和尚好制陶器,于是便跟随他学制陶,极造形之美。从此供春壶之名大噪。

宜兴紫砂器的制作在供春以后发展迅速,到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很多名匠,更多品种。《阳羡茗壶录》记载:“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李渔:“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宜兴窑的主要原料是红泥土,此外,也有使用配合黄白等黏土的物品,名人及风流雅士,从各地方来到此地聚集,在极为细腻的朱泥坯胎器物上分别雕刻诗句、画画等,以增添煎茶器的风雅味道。”

紫砂壶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随着紫砂壶制作的风行,艺人辈出。陶瓷艺人的姓名见于记载的,以紫砂艺人为最多,这与明末及清代文人的爱好习尚有一定的关系。供春以后,见于文字记载的早期著名紫砂艺人有时朋、董翰、赵梁,元畅和李茂林。时朋之子时大彬,万历时人,是供春以后的最著名巧匠。善制小巧玲珑的紫砂壶,明末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

这是对供春、时大彬制作风格的一种概括。当时,与时大彬齐名的,有李大仲芳、徐大友泉,称为“三大”。徐友泉,名士衡,是时大彬的弟子,善作仿古铜器形及蕉叶、莲房,菱花,鹅蛋、分裆等各种式样的紫砂壶。

万历时的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用卿、陈信卿、闽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后谿等。

万历以后的名家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陈辰、徐令音,项不损,沈子澈、陈子畦,徐次京、惠盂臣、葭轩、郑子侯等。

明代许次纾《茶疏》说:

“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明代的紫砂壶是否应属较粗的一类,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这对于鉴别传世的一些带有时大彬,徐友泉等等名家款的紫砂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清代,紫砂器不仅仅是文人们的玩赏品,由于它的精致,进而被宫廷皇室所看中,遂成为贡品。除了主要的朱、紫外,紫砂器的泥色还有白、乌、黄,梨皮、松花泥等多种色泽。

清代文献中以及实物上记录的名匠很多,其中明末清初的陈鸣远最为有名,号鹤峰,亦号壶隐,他所制的茶具、陈设品种类繁多,是一个善于革新,兼善雕镂,技艺精湛的匠师。

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名匠。除此之外,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等都承制宫廷御器,善长于制彩釉砂壶。

乾隆、嘉庆之际的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吴月亭.华凤祥、贞祥、君德、吴阿昆、许龙文都是著名的巧匠。

嘉庆、道光时期的杨彭年及其妹杨凤年和陈鸿寿、邵大亨则是稍晚的名家。

陶瓷艺术繁缛的势头在乾隆年间始兴,“炉钧釉”等华丽装饰也开始出现在紫砂壶的造型装饰上,主要在紫砂胎上进行彩绘、描绘、泥绘、贴花、镂空、包嵌等,来迎合世俗和宫廷,这些跟紫砂陶的质朴无华显然是相违背的。

陈鸿寿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状,他设计的紫砂壶,摒除繁复而又粗俗的格调,使紫砂陶又重新洋溢自然之风。在他之后的邵大亨,凭借着自己不俗的审美和人文精神,以及精良的技艺,为紫砂陶的制作打开一片挺拔雄健的艺术天地,与黄玉麟一起,留下晚清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的陶业界,大部分采分工制度,原则上没有作者名,紫砂陶打破这一状况,记载有上述作者名,具有用手制造和共享风雅的同志的意思。

饮茶必有器具,为什么只有紫砂壶能备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据明代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载:

“近百年中,壶黜银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银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

有位酷爱紫砂壶的学者曾经说:紫砂壶不仅能使茶发其真香,最重要的是紫砂壶经过了千百度的高温烧成之后,外表看似光挺平整,细看其中却有小的颗粒,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看似表面有砂质的起伏,而用手触摸确像婴儿的肌肤一样光滑的一种视错觉矛盾,而更为神奇的是别的东西用久了就会自然变旧,人们便会厌弃,但是紫砂壶却是用的时间越长,越是光亮,像古镜一样,它的色彩也越是典雅古朴,颜色圆润而深沉,朴素而不粗俗,古拙而不愚笨,色沉而不闷,与玉相一样光润、而又比玉多了一种人文的亲和力,实用与可爱,紫砂壶古朴,深沉而又不失典雅的特质,不正应和了士大夫文人们清新的风韵。”

真可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1]史俊棠.《紫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2]徐秀棠.《紫砂工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8.

[3]陶青山.《中国陶艺鉴赏》.武陵出版社,1987.9.

王曼曼(1992-),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艺术设计硕士,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研究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宜兴釉陶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邹蕴芳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