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舞蹈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2016-01-28李媛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100027

大众文艺 2016年15期
关键词:节奏感舞者节奏

李媛媛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100027)

儿童舞蹈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李媛媛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100027)

儿童是舞蹈学习的起步阶段,此时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其对节奏感的掌握,于其今后在舞蹈方向的发展大有裨益。儿童由于形体条件和舞蹈基础都非常有限,达不到学习复杂高难度舞蹈的水平,所以在儿童舞蹈学习阶段培养其舞蹈学习兴趣和舞蹈感知能力是儿童阶段舞蹈学习的目标。舞蹈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培养儿童舞蹈学习兴趣和舞蹈感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舞蹈节奏及节奏感的概念及舞蹈节奏感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儿童舞蹈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的策略。

儿童;舞蹈教学;节奏感;培养

一、舞蹈节奏与节奏感

舞蹈节奏是指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通过对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的调节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视觉表现。是舞蹈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舞蹈动作的构成基础。舞蹈节奏源于生活,是通过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的变化塑造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人物形象和动态形象,是生活节奏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舞蹈动作只有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才能更好的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任何一则优美的舞蹈都离不开节奏。而舞蹈动作呈现出的舞蹈形象也与舞蹈节奏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舞蹈节奏影响着舞蹈呈现的效果,是舞者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因素之一。

节奏感是人体对“节奏”的把握程度,是人对音乐、舞蹈所呈现出的韵律、趣味最直观的感受。舞蹈节奏则是舞者在舞蹈过程中对舞蹈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舞蹈作品的情感、内涵、趣味的掌握和感知。需要根据作品风格以及内涵的需要,对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进行调节,以实现舞者的情感与舞蹈作品的所蕴含的情感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因此,舞者只有精准的掌握舞蹈节奏,才能将舞蹈作品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通过舞蹈动作的变化给予观众以直观的感受,引导其思想情感与舞蹈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实现共鸣。而舞者也只有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才能通过舞蹈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舞蹈形象。由此可见,节奏感的训练也应是每个舞者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的必修课题。

舞蹈的本质是运动,是一项通过人的形体运动以及动作的组合而呈现在观众视野的一项有规律、节奏感较强的形体运动,是集形体美感、律动美感于一体的身体运动。广义的舞蹈包含了一切的形体活动,而舞蹈艺术对形体运动的要求则更高,不仅要求具有舞者通过形体运动呈现出的舞蹈具有形体美感,还要求舞蹈动作节奏化、韵律化而呈现出的律动美感。舞者通过有节奏的形体运动实现形体美感与律动美感的结合,是形成舞蹈艺术的关键性因素。而舞者在实际舞蹈过程中,其对舞蹈作品节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形体运动的视觉呈现效果。总的而言,节奏和节奏感,都是舞者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应重要训练的课题。

二、舞蹈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舞蹈作品风格呈现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舞者能否完美呈现出舞蹈作品的风格和表情,其对舞蹈作品节奏的掌握程度是关键。我国舞蹈艺术作品依据其风格特点的差异,可划分为:古典、民间、芭蕾、现代、当代等五大类舞蹈类型。而不同的舞蹈类型舞蹈作品,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也都各有千秋。但无论哪一种舞蹈类型的舞蹈作品风格的呈现都需要舞者的动作形态与音乐、服饰、化妆等外在条件的配合,舞者通过舞蹈动作速度、力度、幅度的调节呈现出有节奏、有韵律的动作形态,结合外在条件铺设的特殊氛围,呈现给观众以特殊的视觉效果。以藏族民间舞蹈“踢踏舞”为例。藏族民间舞蹈“踢踏舞”是一种表演性较强的舞蹈表达形式。舞者需要将身体重心调整为腰部以下,以下肢跳跃、膝髋摆收为主要舞蹈动作,并通过踢、踏、跺、跳、悠等脚部动作敲击地面发出有节奏有规律的变化的声响,整体上呈现出稳重、奔放、潇洒、随意舞蹈形象,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情感色彩。是一项节奏感极强的舞蹈,舞者对踢踏舞作品节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踢踏舞作品的视觉呈现效果,也直接影响了观众对踢踏舞蕴含情感的感知。

2.有助于舞蹈表情的呈现

舞者舞蹈表情的变化是舞蹈作品中人物情感变化的直观体现。舞蹈表情不仅仅包含舞者的面部表情,还包括了舞者各部分身体形态的变化,如动作、姿态、造型等。其中,舞蹈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的变化是舞蹈作品思想情感变化的直观表现形式。而舞者只有精准的掌握了舞蹈作品的节奏,其展现在观众视野的舞蹈才能完美呈现出舞蹈作品风格、表情。由此可见,舞者对舞蹈节奏感的培养于完美呈现舞蹈表情有着重要意义。

3.有助于强化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包含舞蹈的动态形象以及舞者通过舞蹈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舞蹈的动态形象是塑造舞蹈人物形象的舞蹈要素,同时也是渲染舞蹈意境、气氛的重要手段。舞蹈形象具有可视性、流动性、审美性,是舞者通过不断变化舞蹈动作、表情,带给观众特殊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传达舞蹈作品思想情感的目的。舞蹈节奏源于生活,因此,舞蹈作品中塑造的舞蹈形象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振翅高飞的雄鹰、此起彼伏的波涛、形形色色的人物等。生活给予舞蹈创作的灵感,而要让舞蹈作品中塑造的舞蹈形象栩栩如生,则必须使舞者的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与需要塑造的舞蹈形象的实际运动特点相结合,这就要求舞者必须对舞蹈作品中塑造的舞蹈形象的实际运动节奏能够精准的掌握。如需要塑造振翅高飞的雄鹰形象,则需要借助舞者的手臂,通过对手臂会动力量、速度以及幅度、频率的调节,模拟呈现雄鹰振翅高飞的姿态。再如《雀之灵》这以舞蹈作品中塑造的孔雀形象,舞者通过胸、腰、手臂、肩等身体部位的协调动作呈现出有节奏有层次的舞蹈形象,完美呈现出了孔雀的高洁与机敏的特点,同时也赋予了傣族少女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崭新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舞者对舞蹈节奏感的掌握,于强化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4.有助于实现舞者及观众与舞蹈作品内涵、情感的共鸣

舞蹈形象的完美呈现离不开舞者自身对舞蹈作品节奏的精准掌握,只有舞者自身精准掌握了舞蹈作品的节奏,才能更准确的捕捉舞蹈作品创作的意图,进而更透彻更明晰的掌握舞蹈作品创作者赋予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从而使舞者自身与舞蹈作品内涵、情感的共鸣。舞者自身在透彻的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其身体形态的变化,加上音乐、舞台、服装等外在条件衬渲染出特殊的艺术氛围,呈现给观众特殊的视觉感受。并通过舞者表演塑造的舞蹈形象的情感变化,引起观众思维的联系,从而触发观众与舞蹈作品内涵、情感的共鸣,并通过领悟舞蹈作品的内涵,实现情感的升华与思维的飞跃。

三、少儿舞蹈节奏感的培养方法

1.简化舞蹈动作

儿童舞蹈学习不应难度过大,应该尽量简化舞蹈动作让儿童更容易学习。儿童身体心理以及舞蹈基础都有限,面对复杂的舞蹈动作即便是专业舞蹈人员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熟练动作之后才能掌握舞蹈节奏感。复杂的舞蹈动作显然不利于儿童掌握舞蹈节奏感。在儿童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舞蹈动作简化到易于掌握的程度才能更好的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儿童由于舞蹈基础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动作简单的儿童舞蹈不少儿童也难以掌握。所以在舞蹈教学时尽量编排动作简化的舞蹈,简化到不需要形体条件和舞蹈基础的程度。简化的舞蹈,节奏明快动作易学让儿童更加容易掌握这样才适合培养儿童节奏感。

2.激发其学习兴趣

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必然包含节奏。任何舞蹈中都离不开节奏,在儿童舞蹈学习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时机,培养节奏感。对于节奏感的训练不能是枯燥的教条的训练,应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学习舞蹈,大多是在家长或者教师的引导下开始的。学习舞蹈大多是为了培养一个兴趣而不是出于功利性,节奏感是需要舞蹈者自己主动去感知领悟很难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来所以必须培养儿童舞蹈节奏感感知的主动性。只有将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的培养其节奏感。在舞蹈节奏感培养过程中,时刻要将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儿童对世界认知非常有限,对所有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都原因去尝试。儿童乐于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模仿,希望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舞蹈学习是一个重复的、枯燥的过程,儿童学习舞蹈很容易放弃。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舞蹈动作的示范必须要做到准确形象,把一个完整的舞蹈印象展现给儿童。这样有利于激发起模仿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对于舞蹈学习过程中表现好,学习兴趣高的儿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积极性不高的儿童要给予鼓励并通过沟通了解其问题的原因所在。儿童都有爱玩的天性,在就行舞蹈教学前或者中途休息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和舞蹈相关的游戏,让儿童积极的参与其中从而激发起学习舞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在树立学习舞蹈的自信心之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来克服困难。在树立自信心之后才能更好培养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使其感受到舞蹈学习中的快乐。尤其对于部分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及时沟通了解其问题所在。树立其自信心才能使其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能够大胆的模仿学习交流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儿童必要时可以将其安排在舞蹈队形的最前面,来帮助其树立信心。通过在队伍最前面做示范的过程,意识到自身的优点慢慢的敢于表现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培养舞蹈学习兴趣。

3.用欢快儿歌引导

培养儿童舞蹈节奏感,不光是要简化舞蹈动作使其易于学习掌握同时选择的音乐也要尽量节奏明朗轻快。舞蹈中音乐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学习舞蹈其不仅仅是形体和舞蹈基础有限在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也很有限。采用相对复杂的音乐作为舞蹈训练的音乐会让儿童不容找到音乐节奏,为节奏感培养增加难度。儿歌,其节奏欢快明朗。符合儿童天性,儿童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在培养儿童舞蹈节奏感的过程中要多使用欢快的儿歌作为舞蹈音乐这样有利于儿童快速掌握节奏从而更好的培养舞蹈节奏感。同时在幼儿时期的教学过程中都对孩子进行了一定量的儿歌教学,对儿歌有一定的掌握和认识。在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时,使用儿童音乐作为舞蹈教学音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用为儿童广泛熟悉掌握的儿歌,让儿童跟随音乐用手拍出节拍。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逐步练习,舞蹈节奏感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4.示范练习相结合

舞蹈作为一门非语言非文字的艺术,其艺术表达主要依靠肢体语言。舞蹈音乐中有节奏,舞蹈动作中也有节奏。舞蹈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舞蹈节奏感培养时,不仅仅是注意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还要注意舞蹈动作节奏感的培养。舞蹈教学时以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动作为主要模式开展的。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要将舞蹈要表现的舞蹈形象表现出来让儿童能够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舞蹈形象从而去体会舞蹈的魅力。舞蹈教师对动作的示范,无论是完整示范还是分段示范还是单个动作示范,都必须认真标准的完成动作并配合音乐多讲解示范动作中节奏所在让儿童多体会动作中的节奏感。在幼儿时期,儿童也大多学习过一些非常简单的舞蹈,幼儿老师示范幼儿跟着模仿。在儿童舞蹈节奏感培养过程中,不旦舞蹈示范要做到位,同时对舞蹈动作的讲解也要详细易懂充分讲解舞蹈动作的节奏和音乐节奏的配合让儿童更多的领悟舞蹈节奏感。规范的动作示范加上详细的动作讲解以及反复的动作练习,将会有利于儿童理解舞蹈动作的节奏感。

5.培养少儿的创造能力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由于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善于对美好事物产生幻想。舞蹈是一门要依靠想象力才能充分表达的艺术,恰好舞蹈给儿童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机会。舞蹈艺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是集音乐旋律、舞蹈语汇、节奏变化、思想情感的表达于一身。儿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舞蹈学习训练之后,对舞蹈艺术有了一些基础理解对于舞蹈艺术要表达的东西也也有一定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要进行一些发挥儿童想象力的即时舞蹈训练以培养儿童舞蹈节奏感。比如:通过给儿童播放舞蹈音乐让其细细欣赏音乐,让儿童将自己体会到的音乐讲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再让儿童根据自己听到音乐的想象跳舞,舞蹈动作不局限想到什么就跳什么只需要跟上音乐节奏即可。儿童根据音乐自由舞蹈,无疑其实根据音乐节奏舞动身体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儿童对音乐的节奏感越来越敏感,当听到音乐时都会不自觉的舞蹈身体。这种自发的对舞蹈节奏的感知,是其它教学方法都难以达到的效果能使得期完全的沉溺在音乐和舞蹈的欢愉之中。

6.奏训练的反复强化

在刚刚接触舞蹈时儿童对节奏感的概念几乎为零,通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之后对节奏感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让儿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感知舞蹈动作中的节奏之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节奏感训练。节奏,不仅仅是在音乐和舞蹈中才有生活中处处都有。要加强儿童节奏感的训练,必须要培养儿童发掘生活中的节奏并和身体动作节奏相结合,从而对节奏感有进一步的认识。鼓励儿童发掘生活中的节奏,比如有规律发出“滴答”声的闹钟感知其节奏手随着其声音打节拍培养其节奏感。舞蹈节奏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感知节奏,还要能把节奏感用动作表现出来。舞蹈教师先用简单的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曲子,让儿童仔细听其中的节拍然后根据节拍往前跨步。一拍走一步,这能让儿童将感知到的节奏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循序渐进,通过不断训练到最后儿童不自觉的按照音乐的节奏迈动脚步。艺术来源于生活,儿童通过感知生活中的节奏再将感知到的节奏通过动作表现出来,这对儿童舞蹈节奏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王蓓蓓.舞蹈节奏与节奏感思考[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柴门森.舞蹈节奏与艺术家的创作[J]. 广东艺术,2010(05).

[3]陈宏.节奏感的训练[J].音乐天地,2009(06).

[4]耿苗.论舞蹈学习中“节奏”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8).

李媛媛(1977-),女,黑龙江,汉,学历:硕士,职称:国家二级舞蹈指导,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学。

猜你喜欢

节奏感舞者节奏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轻快漫舞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