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卡门》戏剧作用的多重性
2016-01-28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50000
孙 芳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50000)
浅析歌剧《卡门》戏剧作用的多重性
孙 芳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50000)
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是集舞台、表演、诗歌、戏剧、音乐和思想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并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歌剧《卡门》作为一部经过历史淬炼的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运用音乐史学中常用的方法对《卡门》中戏剧、音乐等
卡门;比才;歌剧;戏剧作用
歌剧《卡门》1875年的由乔治·比才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同时也是中叶世纪下半叶众多法国歌剧作品中最别具一格的耀眼之星,并成为法国歌剧史上一座不可忽视的里程碑。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现实主义歌剧,更重要的是在歌剧中的戏剧、人物、发展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变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后世法国歌剧的发展和各流派之间的歌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歌剧《卡门》的问世也标志着人们对于真实主义本质的再次回归与感悟,并从中获得启发与灵感。
歌剧《卡门》的作者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是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出生于法国巴黎,父母均从事于音乐,并于1848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从此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生涯。并以流畅自然的音乐风格,大胆新颖的戏剧体裁,活跃在世界音乐的舞台并久负盛名。19世纪的欧洲,是经济、政治、文明、思想等领域都发生着巨大变大的时代,就放“人性”的思潮又一次开始涌动。比才就在这样的时代影响下创作出了集戏剧、文学、音乐等多重性于一身的重要作品《卡门》。虽然这不是他唯一的作品,但是他却凭借这这一作品成为了法国歌剧史上的常青树,被后世广为流传,并且通过它独特的魅力令他在各个国家落地生根,成为西方歌剧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令乔治·比才成功跻身于世界音乐歌剧大师之林,并被后世誉为“地中海艺术的太阳”。
《卡门》这部歌剧的题材来源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著名小说(又称《嘉尔曼》),作家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描绘出了一幅与众不同的爱情画卷,并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向读者们展示了吉普赛女郎卡门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多方面的揭示了社会的内涵与生活的本质。并通过不断的展示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和平与斗争的对比下的故事情节,让读者们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有关于歌剧《卡门》戏剧作用的多重性分析,笔者做了如下思考:比才将反映社会底层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题材大胆运用到法国喜歌剧中,使得歌剧效果具有丰富的创造性与新奇性,引人入胜的音乐创作手法令这一题材大放异彩。剧中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热情的吉普赛女郎,炫彩的舞美效果等都不禁令人耳目一新。剧中人物的个性与剧情的发展紧密联系,并且在人物分发生冲突时,音乐手法也十分鲜明,有着发人深省的映照,作者通过戏剧冲突发展音乐上的思维逻辑,用大胆、自由、不羁的戏剧构思,呈现了十九世纪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
全剧结构为序曲加四幕结构,这是法国喜歌剧中常用的结构之一。其中,歌剧序曲是歌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卡门》的序曲不仅仅是引子的部分,更作为全剧的预示,说明了这是一部展现追求自由人性的故事,同时音乐也预示着主角的死亡。该序曲中不仅囊括了斗牛士之歌、斗牛士进行曲、与歌剧死亡主题三个主要部分,而且运用回旋的的曲式结构将剧情的发展环环相扣,使得整部序曲建立在尖锐的形象对比上,音乐华丽、鲜明、紧凑、富于表现力。回旋曲的结构也使得音乐明暗主题的对比,充分的显现了出来,此对比无论在人物或者音乐上都具有极大的预示作用。此序曲也是现今音乐会上经常演奏单独演奏的常用曲目之一。剧中第一幕根据戏剧与音乐的逻辑需要,把人物关系、时代背景、主导动机等做了初步的铺垫,为歌剧的后续发展做了重要伏笔。
在第一幕中塞维利亚广场上孩子们模仿着士兵的步伐,欢乐轻盈的演唱着《我们和士兵在一起》这首活泼的进行曲。在米凯拉的二重唱中,她则饰演了一位关心情人的善良少妇的形象,以及从侧面告诉观众男主角是唐·豪塞。米凯拉退场过后,广场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伴随着接下来的音乐与曲调预示着男女主角的登场。一群无所事事的男人们观望着烟草女工,这时在众人的期待下,热情、奔放的女主角卡门恰如其分的登场,一方面男声合唱随着卡门的曲调游走,强调了卡门富于魅力的形象;另一方面,卡门傲慢、豪爽的性格并没有用真正融合到男声合唱中,而是通过一首漫不经心的小调,充分表现卡门大胆、直率、奔放而富于魅力的形象。而卡门著名的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曲调不断深入人心,并且用傲慢的巴拉涅拉舞曲回应所有人,同时也向唐·豪塞发出了爱情的诱惑,此刻,卡门给众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卡门热情的曲调,不断影响着唐·豪塞的音乐情绪,即使与未婚妻的二重唱中唤起了对家乡、母亲的思念。但在下一次遇到卡门时,即使卡门马上入狱,但是直露爱意的表白、充满引诱的塞吉迪亚舞曲,步步紧逼,最终彻底被卡门的音调彻底征服。这也是戏剧中的重要转折,同时充满预示般的死亡动机也慢慢出现,但由于受到爱情音调的干扰并不明确,直到唐·豪塞由于玩忽职守变成了他进入监狱,至此音乐、戏剧结束。
第二幕中戏剧矛盾初现,在帕斯蒂亚的酒馆中进行,在这里是以卡门为代表的自由的吉普赛人的聚居地,大家边舞边唱,场景热闹喧哗,再次深入了卡门直率、热情的音乐性格。此刻歌剧中英勇的斗牛士登场,卡门被他的男性气势所倾慕,被他的斗牛士之歌所醉心,并做出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告白和剧情结构,为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埋下了伏笔。此时,走私贩们用叙事性的五重唱交代了走私的开始,而这五重唱也是这一幕中的亮点曲目之一。忠厚的唐·豪塞出现时,明显感受到他的音乐节制、保守与卡门截然不同,即使在后续的戏剧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卡门与爱情主题靠拢,但二人性格的差异还是不断扩大,导致二人爱情中的矛盾不断。但此刻受到爱情诱惑的唐·豪塞并没有在乎这些,而是在与卡门的二重唱中以及咏叹调《花之歌》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并通过歌曲将自己内心对卡门的喜爱娓娓道来,十分打动人心。同时对于斗牛士的嫉妒、对恋人的不信赖、对上司的肆意顶撞,命运的齿轮不断转动,直至沦为走私贩后的他,悲剧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出来。
第三幕中戏剧与音乐结构逐层紧扣,戏剧冲突矛盾升级,并为第四幕的悲剧性结尾做出了预设。卡门与唐·豪塞在走私贩的生活中过的并不美满,导致了二人之间矛盾深化,即使卡门为解决二人的矛盾去用纸牌推理进行化解。但得到的占卜结果永远是死亡,这是人物的心理变化与音乐风格相得益彰,在死亡主题的引入下,歌剧的悲剧色彩进一步升华。此刻出现的米凯拉看似是来救赎唐·豪塞,但却鲜明的烘托了豪放不羁的卡门。面对情敌的挑衅,卡门的态度,唐·豪塞将内心深深的妒忌用决斗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强烈高亢的二重唱刻画了此刻主人公的内心,现实的决斗然而并没有解决问题。最终,唐·豪塞为了重病的母亲才不得不暂时离开卡门,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疑团在第四幕中等待解决。
第四幕,是歌剧中所有矛盾的终结,同时也是歌剧中最令耐人寻味的一幕,它是不仅是歌剧的结尾,也是悲剧性展示最淋漓尽致的地方。高亢的斗牛士进行曲的旋律在身边响起,而卡门与唐·豪塞两位主人公之间充满压抑、限制的二重唱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当卡门把唐·豪塞对爱情的最后一点向往扔掉时,唐·豪塞的忍耐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在音乐、戏剧、冲突、剧情等因素的发展下,用刀杀死了卡门。并在唐·豪塞深情的呼唤下,全剧陡然结束。
在歌剧中以戏剧为主要线索,音乐作为人物的灵魂赋予了鲜活的色彩,这成为次部歌剧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但剧中情节、人物心理、音乐发展变化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使得前后差距如此之大的四幕剧情交织在一起,虽然受到歌剧创作的限制,比才并没有将小说中的人物原现,而是进行了删减,即便如此,本剧中以女工、下级士兵、群众等为主人公在十九世纪的歌剧作品中也是十分罕见的,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西班牙最底层群体的真实生活。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将这样的生活现状展示的淋漓尽致,并用新颖的手法可以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受观众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歌剧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一代经典,从而继续活跃于世界音乐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