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浅议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的辩证统一

2016-01-28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审美多元化

成 莉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550000)



从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浅议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的辩证统一

成莉(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50000)

摘要: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至今,当前演唱方法主要有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等四种唱法,而对于唱法究竟是一种演唱方法还是一种演唱风格,却依然存有争议,本文从各种唱法的起源与发展,结合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趋势,对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发展与演变进行研究,演唱风格作为承载的演唱方法内涵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声乐美学取向,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综合体。

关键词:演唱方法;演唱风格;多元化;审美

前言

纵观历史,从最早记载于《淮南子》中的“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论,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善矣。”历经千年,我国声乐文化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飞速提高,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华夏艺术与西方文艺的融合,更是不断对我国声乐艺术内涵产生冲击,使其更加丰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大众审美趣味也变得多元起来。

一直以来,声乐艺术的发展都伴随着大众的各种评判和指点,从一维走向多维,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规范、限定走向相互渗透与融合,随着声乐实践与理论的不断完善,大众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发展,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也不断注入“多元跨界”的元素,我国声乐艺术已然走在多元发展之路上。

一、我国当前声乐演唱方法

声乐演唱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经过我国声乐艺术工作者们的不断实践与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概念理论体系,目前主要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以及原生态唱法。

民族唱法可以说是我国最为本土的唱法,追根朔源,早在几千年以前的远古原始社会就出现在人类生活、生产劳动的音乐形式当中。19世纪以前经历了古歌舞、说唱、戏曲、民歌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延安掀起的“新音乐运动”萌芽出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体系,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族唱法开始形成专业化体系,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一步形成了以美声唱法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传承民族唱法的吐字行腔和民族韵味的现代民族唱法。21世纪以来,不断完善的科学发声理论,结合地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扬逐渐形成了我国现有的民族声乐演绎形式。

美声唱法是最早形成的美学思想和系统演唱方法,这种唱法概念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历经了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声乐艺术成功与宗教分离,实现了世俗化与人民化,在这一进步的推动下,欧洲声乐艺术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歌剧”的诞生。1920年,由美国学成归来的周淑安女士在广东省女子师范创设了声乐课,我国声乐史上首次出现了美声唱法,到建国之初,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迎来高潮,一方面,优秀归国歌唱家如周小燕等不但活跃于声乐艺术的舞台,更投入国内声乐教学,培养了我国美声唱法人才,另一方面,国外美声声乐专家来华讲学,音乐专业院校以及各师范院校声歌系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美声唱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文化内外交流不断深入,经过大批青年歌唱家如戴玉强,廖永昌,王秀芬等人的经典演绎,我国美声声乐内涵不断丰富,美声唱法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声乐艺术演唱方法之一。

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至今,除了历史悠久表达丰富的民族唱法和博大家之长不断发展的美声唱法,还有发展“曲折”的通俗唱法。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流行乐文化就进入了我国,主要在租界的娱乐场所传播,而受到当时国内残酷局势所限未能得到发展,建国之初更是由于历史原因一度在我国大陆地区遭到消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艺术氛围愈见活泼,伴随着西方发达科技再次传入我国的流行乐文化逐渐成为大众审美中接受度最为广泛的声乐艺术,而随之发展起来的通俗演唱方法逐渐成为我国主要声乐演唱方法之一。

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上首次将原生态唱法提出,这种演唱方法具有发声位置靠前,减弱共鸣,营造一种以技术方法为基础,自然、单纯的声音的独特发声方式,随着青歌赛的推广,加之其极具少数民族风格特色,使之独立出民族演唱方法,成为我国目前声乐演唱方法的第四种。

二、我国声乐艺术演唱多元化发展

事实上,声乐演唱的多元融合最早可追溯到西方音乐剧中,它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一种舞台综合表演艺术,即有能够表现古典风格歌曲,又有流行风格歌曲自然的特征,融入了多种的音乐风格元素,体现了演唱风格的多元性。

就声乐演唱方法的发展来说本身也是声乐艺术的多元融合,通过对四种唱法的比较研究,作为萌芽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同一类艺术,四种唱法深受当地历史因素和人文思潮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四种唱法并非孤立发展,长时间以来,经过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借鉴,四种唱法系统中的要素不断拓展与融合,传承与发展。

声乐演唱的多元发展在歌唱家的身上的体现就更为突出。20世纪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其声乐表演中采用了多种演唱方法,形成其多元化演唱方法的表演风格,所演绎的作品风靡世界,被誉为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无独有偶,在我国,吴碧霞,王莉等歌唱家也常以多种演唱方法融合的表演风格深受大众喜爱,到了21世纪初,青年歌唱家谭晶更是因其在演唱中对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汇运用大受好评,更一时间形成了“谭晶现象”成为我国声乐艺术圈的热议焦点。这一热议现象掀起了国内关于声乐风格多元化讨论的热潮。

多种演唱方法的融合仿佛一个高音,划破了演唱方法作为演唱风格的壁垒,更是将这种突破进一步发扬,声乐演唱风格逐渐打破了演唱方法的限制,越加丰富。一时间关于声乐发展多元化的讨论不断涌现,关于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的思辨也不断深入。

三、唱法与风格的思辨

唱法起初是音乐界对于歌唱技巧的区分类别而形成的约定称呼,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声乐风格。20世纪以来我国主要形成四种声乐演唱方法,也形成了以这四种演唱方法来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家演唱风格的判断,将声乐表演艺术家所采用的演唱方法作为其演唱风格标签,形成了技巧与风格的统一。然而,随着声乐艺术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不断丰富,逐渐演变出声乐艺术审美多元化趋势却开始打破这种统一,产生新的声乐美学思辨。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一位同学关于《论演唱方法多元化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题目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争议。这一争议将“唱法,还是风格?”的思辨推向了新高潮。

声乐演唱方法是与歌唱艺术实践活动密切关联的重要歌唱技术问题,从狭义上讲顾名思义,是一个歌手演唱声乐作品所用的发声方法以及咬字吐字方法,主要关注点在于歌唱的技巧。广义

的唱法在此基础之上加上了表演方法,音乐处理方法,包含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审美取向。唱法作为一个声乐理论体系,其要素在不断规范,愈加严谨,同时,唱法作为一种音乐概念,其内涵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唱法不仅仅是歌唱技巧,在实践与创新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声乐审美取向。

声乐演唱风格是指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内在个性和独特的演绎作品的特色和味道。广义的演唱风格,包括声乐中由声带发动的音乐(歌唱)部分所具有的声音造型特点和咬字行腔特点,以及歌曲的音乐特点,歌者的身体表演与表现特点等。演唱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时代与文化的框架,更是演唱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表达以及演唱技巧的展示。从这一方面来说,演唱风格是集合了多方因素,并最终对声乐艺术进行表达的“外观”,这样使得演唱风格最终成为一种审美个性,具有特殊性。

在这个科技文化发展知识信息传播大爆炸的时代,经典艺术不断与流行文化碰撞融合,使得声乐艺术必然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大众声乐艺术多元化审美趋向必然对声乐艺术产生影响,随着越来越广泛的多重演唱方法融合,演唱风格作为唱法的载体不断丰富,而唱法作为声乐概念体系不断具体完善,当这种技巧与风格的统一性越来越小,演唱风格必然会成为一种多元化综合体的新审美。

参考文献:

[1]吴丽娜.当下声乐艺术消费的审美趣味多元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郑琦.三种唱法的发展脉络及艺术形式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王冬冬.中国民族声乐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贡献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

[4]魁丽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

[5]张燚.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风格发展脉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6]孙音.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8]贾丹妮.是唱法还是风格——声乐美学思辨[J].商业文化,2015(05):125.

[9]刘大巍.试论声乐演唱的跨界现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33.

[10]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审美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思考
音乐剧演唱风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