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绘画的心理因素分析
2016-01-28刘晓红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刘晓红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张晓刚绘画的心理因素分析
刘晓红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摘要:本文主要以作者心理、精神的视角,分析中国当代画家张晓刚绘画创作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揭示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心理特质的内在关联,探寻其绘画蕴涵的心理含义,以期对他的绘画做出新的、更为深入的读解和阐释。
关键词:张晓刚;心理;精神分析;艺术风格
张晓刚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发展足迹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孕育,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繁荣阶段的日渐成熟。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
如果要对他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的话,我想从艺术家本人的心理活动或者精神状态来分析阐释。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此人的幼儿、童年经历。所以,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张晓刚艺术家的个人传记来了解他的童年经历,这可能跟他的艺术创作有直接的影响。
1958年,张晓刚出生于昆明,他是家中四子中的老三。母亲邱爱兰和父亲张敬都是公务员。1963年,随父母移居四川省成都,在那里渡过童年和少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父母均被隔离审查,他被停学在家;从八岁到成年,张晓刚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对于张晓刚来说这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时代,他的父母同许多人一样受到政府的调查,在对他的采访中他说道:“每晚都会有人来到我家,要我父母承认错误”。这时期不断的政治骚乱和社会动乱影响着中国的各个阶层。不过这也因此成为了张晓刚绘画的开端。为了逃避外界的喧嚣,张晓刚将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他的妈妈也很乐意教儿子画画,因为他父母更担心在学校停课期间他会跑到街上找麻烦。
从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那个时代的动荡以及个体、社会、家庭之间的不信任、猜疑:政府对他父母的那种国家与个体的不信任,父母出于保护幼子的家庭之间的不信任等。这些都在意识、无意识地影响着的艺术创作。例如他的成名作《大家庭》系列,绘画采用的是老照片的色调,人物没有审美鲜明的个性,而且人物面部表情呆板、身体僵硬。人物之间没有互动,他们能够在一张画面上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人有着宗亲的血缘关系。我认为,他之所以可以创造出这样的绘画,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者潜意识里就潜藏着这种意向。在他的此系列绘画中,人们只是按照他们自己本身的角色在站位,人物之间并没有互动或者交流,他想表达的是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麻木或者感到恐慌之后为求生存的麻木、装死状态,画面整体用这种冷调子,让人与人之间没有生气、没有感情。不仅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不关心、不无信任的状态,也在批判这种社会关系。而且,从他将整个画面笼罩在冷调子下,不给人物任何表情和动作,唯独只有眼睛是有色彩的、鲜活的和有神态的。我们知道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是可以远离外界的内心世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可以抑制人的各种需求、各种感情,但唯独人的心却还是逃离这一统治。他将这种鲜活与麻木对照起来,其实是为了讽刺社会环境、讽刺时代。不过他只是用这种平静温和的方式去批判,而没有去选择那种激烈的表达方式,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出他自己也是被压抑的其中之一,对于这种感情的放纵表达,不止中国那个时代的人们做不到,他也做不到。根据他画面的这种安排可以看出他是将这种过错更大的放诸于时代,是时代给与了他们几代人造成了创伤。
然而,这也促使他在1992年去了德国,很容易接受和钦佩西方艺术家的作品的原因。他当时在国内屡次受挫与被压制状态与整个德国的境遇差不多。德国在经历两次资本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使其走向了哲学、政治以及人文等唯心主义道路。人对与自己相同的事务会产生“同情”或者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因此,德国当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或者艺术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潮很快就抓住了张晓刚的注意力,同时也对他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当时盛行人本主义,探究究竟该如何重新看待社会和处在这个变动的社会中的人?真正的困惑不是来自肉体的被束缚,而是广阔无垠的精神领域里的选择。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直接表现于他的艺术创作之中,他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转向了内在的思考和心灵的关注。在他成熟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如上所述,他将与心灵或灵魂相连的眼睛选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方式。在画面中,这些人物的表情具有一种不含杂质的零度特征。他们的一切欲望与激情都仿佛被压抑和封锁在他们刻板的制服之中。我们不知道画面中的人物是否在思索,是否充满困惑,是否在犹豫或者做出抉择。然而,这些人物的眼睛却是生动的,充满感情和言说欲望的。这种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解放和自由,使他逃到了心灵这片乐土。
这也同样隐藏了他对这个时代的不满与责难。在他的1988年3月28日致毛旭辉的通信之中,他这样说道:“我们是把艺术视为自己生命的最高层次最高价值来建立自己的生活的。在我们心灵深处,有一种非常严肃而又充满责任感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大热爱之心,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在整个社会都对我们关上大门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不会流着眼泪顽强地继续到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在这种压抑的社会环境中继续走下去,源于我们心灵的崇高和心灵深处的善良和道德。我们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占有社会的职位,就对这个社会、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田建国.试析图像语境下中国架上绘画的后现代方式[J].大众文艺,2011(06).
[2]粟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 张晓刚和他的缩影式中国人的肖像[J].东方文艺,2006(12).
[3]陈涛.中国式全家福-当代先锋艺术中的“三口之家”构图[J].理论探讨,2012(05).
[4]王劲松.王劲松的摄影视角[J].艺术界,1998(5).
[5]杨振忠官方网站.“作品”之《全家福》.HTTP://WWW.yangzhenzhong. com/?p=199&lang=zh-cn.
[6]山鹰.中国人20世纪全家福回放载[J].新天地,2007(11).
[7]栗宪庭.1996-2006王劲松观念摄影10年[J].中外文化交流,2006 (8).
[8]欧阳江河.大家庭:与张晓刚对话[J].东方艺术,2007(6).
刘晓红,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美学及其历史发展。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