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柱古乐“十番锣鼓”的传承
2016-01-28涂晓华安徽省潜山县文化馆246000
涂晓华 (安徽省潜山县文化馆 246000)
浅谈天柱古乐“十番锣鼓”的传承
涂晓华 (安徽省潜山县文化馆 246000)
十番锣鼓又名“十样景”“十不闲”,是汉族传统吹打乐种之一。潜山人称为“十番锣”“打十番”,演奏方式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俗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潜山十番锣鼓集合了小锣、大锣、脆鼓、牛皮鼓、大钹、小钹、二胡、笛子、唢呐等九种乐器,是集演奏、演唱、敲打为一体的、民间色彩很浓的文艺形式,曲调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朴实、自然,特别是唢呐声音高亢优美,在帮腔和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在本地原始红白喜事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并融入潜山弹腔、黄梅戏、老徽调等早期戏曲内涵而逐渐发展成熟的,表现力很强。
十番锣鼓常常应用于戏剧、曲艺、花灯、龙灯、舞狮、丧葬等仪式上,近年来,潜山城乡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民间艺术骨干队伍不断壮大,给十番锣鼓创造了展现风姿的机会,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进屋、扫墓祭祖、菩萨迎送、游族谱、厂庆、欢送新兵、三祖寺禅宗文化等场合之中也离不开它的身影,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
自古以来,潜山县就很兴盛“十番锣鼓”,尤其是龙潭乡、五庙乡、黄铺镇一带,过去几乎每村都有十番锣鼓队,较大的村发展到房族,房房有“十番”。因此,在旧时有否“十番”被视为房族地位高低的标志之一。
据我们的田野调查,潜山县十番锣鼓演奏自清朝光绪年间就有记载,在群众中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当时以黄铺镇陈桥村陈月亭老艺人为典型代表,后经代代相传至今,过去的十番锣鼓演奏者,除了一些民间职业性鼓乐班社中的乐手外,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每逢春节、中秋、庙会、嬉灯等节日或红白喜事等场合,百姓就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
十番锣鼓是个集体项目,演奏的人数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乐器,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余件。汇集了小锣、大锣、脆鼓、牛皮鼓、大钹、小钹、二胡、笛子、唢呐等九种乐器,按照十个不同的响谱和不同的乐谱循环演绎。伴奏乐器以锣鼓打击乐为主,后期加入喇叭、唢呐,其音响效果尤为铿锵、奔放、流畅、高昂。
所谓十番锣鼓的“番”,相当于整个乐章的一个章节,“十番”就是十个章节,但每个章节又不尽相同,整个乐章是严谨又富于变化的。虽然十番锣鼓入门简单,但要学精学通还是比较费心思的。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有小锣、大锣、脆鼓、牛皮鼓、大钹、小钹、二胡、笛子、唢呐等九种乐器。
《工车上》《工车下》《顺驼靴》《反八锤》《枯皮》《快七星》《波罗催》《七五三》《老抹黑》《凤点头》《乐逍遥》《八仙庆寿》《喜盈盈》《文八宝》《武八宝》《卜算子》《阴司腔》手抄本。
潜山十番锣鼓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1.十番锣鼓节奏稳健,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显得热闹而不繁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奏者多为民间半职业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班主”召集去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
2.在长期参加礼俗表演活动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成套曲目,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所取舍。比如,在戏灯活动中,十番锣鼓就是戏灯时的伴奏音乐,通常是出灯时,乐队抬着乐器随行,一路上按照戏灯的各种动作变换曲牌边行边奏,由于各乡镇戏灯套路不同,所以十番锣鼓曲目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3.十番锣鼓表演既可以在固定舞台进行,也可以在游行中进行,演奏形式一般分为“坐式”“行式”两种,“坐式”为坐着演奏,十多名艺人头裹彩巾,身着彩衣,腰束彩带,各执不同的打击乐器,司鼓是指挥,通过击打鼓心或鼓边,引领乐曲时而快如疾风骤雨,时而慢似行云流水。“行式”常常是因迎送菩萨、游族谱、欢送新兵、狮舞龙灯场合需要,由七位以上艺人边走边演奏,气势雄壮,引人注目,与“坐式”演奏相比,“行式”的难度更大,必须经过长期排练,具有相当艺术功底后方能胜任。
4.潜山十番锣鼓的题材、形式、音乐旋律、锣鼓点子与其它地区的十番锣鼓演奏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对乐器要求十分严格,对乐器的种类、调高都有具体要求,它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速度快捷敏锐,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欢快激昂,地方特色浓郁。以吹、奏、敲打三个声部为一体,古老的宫廷音乐韵味很浓,给人以美感,在高潮处为衬托气氛时而加入锣鼓与器乐合奏以增加渲染力,使场面更加热闹,群众十分喜爱。
潜山十番锣鼓融技艺性、表演性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民俗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潜山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地方乐曲、文化、历史有重要价值。
千百年来,潜山十番锣鼓的音乐和韵律承载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也积淀了潜山人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变化的记忆,并活态传承至今。
潜山十番锣鼓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也是民间曲艺、乐曲的典型代表,它深深根植于民间的社祀、庙会、红白喜事和企业开张、工厂落成等民俗活动之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具艺术传承价值。
在民间分红、白两事演艺形式,红事演艺节奏欢快喜庆,吹奏运用《乐逍遥》《八仙庆寿》《喜盈盈》等乐曲。白事曲调优雅悲伤,吹奏时用《文八宝》《武八宝》《卜算子》《阴司腔》等乐曲,它的曲名、曲词文学性很高。
演奏十番锣鼓时要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记住“十番”动作需要动脑筋,演奏者除了练得开心痛快,还能强身健体健脑,所以说十番锣鼓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十番锣鼓作为一项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长期以来,少有专门的乐队,传承方式主要是依赖于师徒传承和口口相传,加上民间表演缺乏演出服装和完整配套的乐器,难以走向市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处于濒危状态,急需传承保护。
潜山县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已将十番锣鼓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认定了代表性传承人。在实际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创新性的与群文活动开展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种文化”活动,吸引农民艺术骨干加入十番锣鼓表演、保护与传承队伍,已在龙潭乡暗冲村、黄铺镇陈桥村、五庙乡各成立了一支十番锣鼓民间乐队,队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平均年龄从65岁下降到44岁,从而使十番锣鼓的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
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十番锣鼓分布区域进行调研,并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场辅导示范、记谱整理等一系列措施,使演奏质量和传承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给十番锣鼓创造高雅的传播展示机会,由在民俗活动中的“配角”华丽转身成为“主角”。距今六千年历史的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龙窑点火仪式、企业开张、工厂落成、佛教禅宗等重要大型活动也出现了潜山十番锣鼓的身影。
投入人力物力,添置演出服装和完整配套的乐器,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得以改变,现如今,十番锣鼓的传承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