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2016-01-28福建省古田县文化馆352000
余 贤 (福建省古田县文化馆 352000)
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余 贤 (福建省古田县文化馆 352000)
摘要:本文从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如何对基层山区县加强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扶贫;发展现状;思考
一、艺术扶贫的含义及重要性
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走进偏远贫困山村,为农村的孩子们免费开展艺术教育,这就是“艺术扶贫工程”。2004年初福建省艺术馆在全国率先推出“艺术扶贫工程”,2005年4月,福建省艺术馆又向全省文化馆发出倡议,号召全省文化馆积极开展该项活动。它是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为主题,面向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进行对口艺术教育培训的帮扶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一条“文化下乡”的新路,既满足贫困山区孩子对艺术的渴求,也拓展了农村新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二、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古田县文化馆在省艺术馆的倡议下,立即行动起来,经过走访、沟通,我们选择了城西街道办事处偏远的下洋小学作为第一个艺术帮扶对象。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学指导,为这里的孩子们送上一台电钢琴,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起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面对着一双双从未受过艺术教育却又渴望学习的眼睛,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和敬重,我们被感动了、震撼了,忘记了路途奔波的辛苦,一段段剖析句子、一招一式、一笔一划、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传授着知识……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几节课下来,从不识“哆、唻、咪”音符,到视唱简单的乐谱并能初步规范发声,进步的确不小。通过对孩子艺术启蒙教育,不仅提高他们的韵律、美感,同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来提高他们表演技巧和演唱水平。比如为孩子们编排的《歌声与微笑》参加古田县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获得现场领导、老师、同学们的一致称赞。此后,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自信心。下洋小学参加艺术扶贫的学生表演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节目大获好评。
因为文化馆的艺术扶贫活动,放飞了农村小孩子的艺术梦想和激情。更可喜的是,许多孩子的艺术天赋被激发出来……。
本馆通过努力,先后在城西罗华小学、城东湖滨小学、文化艺术幼儿园及大风车幼儿园等开展艺术扶贫活动。
事实证明,经过大家的努力,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前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目前,福建省艺术馆已把“艺术扶贫工程”作为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工作,纳入考核。古田县文化馆也积极响应号召,把艺术扶贫当作一项责任和自觉的行动,专业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帮助当地贫困小学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十年来,“艺术扶贫工程”扩展到了全省的艺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全省已有88个文化馆参加“艺术扶贫工程”。
三、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艺术教育的大门口,缺少资金、设备、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拦路虎,把农村贫困儿童挡在了门外。虽然我县艺术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仍发现不少问题:
1.农村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缺少专业老师
许多农村小学音乐、美术师资极为匮乏,担任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职的。
2.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生活条件差
由于生活上存在的客观原因导致农村孩子的知识面不能够及时得到拓展。
3.农村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缺少教学平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培养孩子时,应面向世界。如何让农村贫困孩子享有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一直是摆在我们艺术扶贫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越是贫瘠的土地上,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
四、对基层山区县加强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1.从思想上加强和重视
首先必须从前期工作上做好准备,广泛讨论,取得共识;其次必须上下一致,齐抓共管,各路通畅,以求行之有效。
2.从经济和设备上加强投入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经说过,“扶贫需要社会的合力”。艺术扶贫也一样需要争取社会多方面资金: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各个企业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应该让更多的爱心企业、个人加入到“艺术工程中来,共同为“艺术扶贫”工程添砖加瓦。
3.加强古田县文化人才开发培养力度
要做好艺术扶贫工作,单靠文化馆的专业人才远远不够,还要靠社会上有艺术专长的人一起加入这个队伍。首先应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文化艺术专业、文化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其次应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工作考核等方面,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为主要衡量标准;积极吸引外来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落户我县从事文化艺术工作。
4.应该定点、定员深入偏远的贫困山村免费为山区儿童开展艺术教育
农村孩子并非没有艺术天赋,只是缺少艺术启蒙。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对美育充满了渴望。也希望享有与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多为山区孩子们传授艺术、奉献爱心,应该用自己的爱心、责任感和赤诚无私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定期给贫困农村孩子教授音乐、美术、舞蹈等,让农村孩子也得到艺术教育机会。例如:我馆采取定点帮扶的机制,每周安排音乐、美术、舞蹈干部深入偏远小学,免费为山区儿童开展音乐、美术教育,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
5.农村偏远小学的生源逐渐减少,应当把扶贫点转移到城乡结合部的学校
经过努力,让艺术扶贫工程为乡村孩子们送去欢乐,送去更多、更好、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对艺术的渴望和需求,为他们的文化生活增添和谐的音符。
总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时不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的满足,通过文化扶贫活动,让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关注贫困、关注农村、关注教育,而关注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只是第一步,可见艺术扶贫工作不是轻而易举,更不是一蹴而就。艺术扶贫任重道远,不容我们乐观!“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为了农村这片沃土,为了山区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精心耕耘,不但要播种,还要培土、施肥;不但要育苗,还要开花、结果。让艺术扶贫切切实实成为我县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