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江水 船运人生——乌溪江船运的故事
2016-01-28方秋兰遂昌县焦滩乡文化站323300
方秋兰 (遂昌县焦滩乡文化站 323300)
乌溪江水船运人生——乌溪江船运的故事
方秋兰 (遂昌县焦滩乡文化站 323300)
遂昌县王村口镇政府所在地有桥东、桥西两个村。王村口地处钱塘江支流乌溪江与关川溪的汇合处,水路下达衢杭,陆中上通闽浦。古时,山区的竹木柴炭和农副产品在王村口集中,通过水运到衢州,山区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南北杂货从衢州用船运到王村口,再经陆路用人挑到上游各地。王村口自古是九龙山区的水陆码头,成为遂昌西部的重要集镇。民国时期,桥东、桥西的两条街上有各种店铺、旅馆四十多家。一户叶姓人家有六条木船,常年顾人从事船运,衢州、湖山等地的木船也经常运货到王村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王村口供销社成立了船队,最多时有十二条木船,负责当地的物资运输。古时,船运从王村口直达衢州。1958年,衢州黄坛口建成水电站大坝,船运通到黄坛口。七十年代初,乌溪江水库小湖南大坝建成,船运到小湖南大坝为止。七十年代后,遂昌至王村口公路通车,船运渐止。昔日的乌溪江上帆影点点,记述着一段今已消逝的乌溪江船运的故事。
九龙山区山高林密,乌溪江水道狭窄,从事运输的大都是小木船。木船用杉木制作,长约10余米,宽约2米,舱底部宽约1.20米。从船头至船尾分别为:第一个叫头踏脚舱,为撑船人操作的位置;第二个水舱,船底部各舱间有水孔相通,积水汇聚到水舱,水积多时打开上面的盖板,用水勺向外舀水;第三至第六个为正舱,用于装放货物;第七个烧饭舱,为撑船人烧饭、吃饭的所在;第八个后踏脚舱,为船后部操作的位置。船体前两个正舱的部位最宽,后部舱位逐渐收狭。各舱之间通连,在正舱和烧饭舱的的五个舱上部安装用竹篾编制的船篷。据说,竹篾制的船篷天晴时晒干了,篾条间会产生缝隙,刚下雨时会有一点点漏水,等篾条浸湿了就不漏水了。
王村口至小湖南有120里水路,至黄坛口有150里水路。木船运货顺水(俗称下水)可装四、五千斤货物,逆水(俗称上水)最多装二千斤货物。从王村口顺水运货到黄坛口,水流好的日子需两天时间。王村口至小湖南段水流较急,行船稍快,当天到小湖南过夜,第二天从小湖南至黄坛口段,水面平稳俗称“平水”,全靠用桨划行,速度较慢,需一天时间。从黄坛口逆水运货到王村口需八到十天时间。顺利的话,往返一趟约半个月。
木船运货时,各条船的人协同在码头装卸货物。重的货物要装在前两个正舱中,轻的货物装在后两个正舱中,前舱装有得重一些,行船稳定。货物都靠船的两边堆放,当中留出一条狭窄的通道,以供撑船人前后通行。撑船时每条船一个人负责,顺水下行时大都用木浆划行,在前踏脚舱左侧和后踏脚舱右侧的船帮上各安装有一个桨桩,船桨把的中部扎有一个麻绳的圈,把木浆套在桨桩上划船。从王村口至甚会段的45里水路稍小,需前后两个人划行,划到甚会把船停在岸边,两个人又走路到王村口划第二条船。等船都到齐了,整个船队一起出发。逆水上行时大都用撑篙,同时支起桅杆,拉起风帆。木船的前踏脚舱和水舱相隔的部位设置有一块横梁,当中有一个桅杆孔,船底板上有一块大方料,当中一个套有铁箍的桅杆孔,将桅杆竖立在横梁和大方料的桅杆孔中。桅杆长约7米,顶部装一个活轮,用绳升降风帆。风帆用白帆布制作,长约6米,宽约2米,布面垂直方向缝五道平行的绳子作为帆筋,布面横向间隔适当的距离扎数块竹片将帆布撑开。帆的上端系在一根一头弯曲的竹竿上。风帆升起时,竹竿约三分之一处用绳挂着接到桅杆顶上,下部一角系在桅杆上,另一侧的上下两个角扎上帆索,向后拉紧合在一起系在后踏脚舱边的桨桩上。逆水行船时,风帆鼓起,撑船人用竹篙撑船乘风而上。船顺水下行不用船帆,放下桅杆,船内装货少,桅杆放在船内,船装货物多时,桅杆系在外侧的船帮上。帆布收起卷成一卷,放在船舱内。
逆水上行遇到浅滩时,需下到水里拉船。拉船时用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套在船头的两个麻绳圈内,人站在水中攀着木棍推船行进。下水推船时撑船人只穿短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只能穿大脚的裤子,卷到大腿以上,下在冰冷的水里,有时冻得腿脚青紫。
遇到较急的浅滩,需几个人帮着拉船。先将其他船停靠有下游的岸边,一个人用木棍拉,其他人扶着两边的船帮推,有时在船头系上缆绳,一个人扶着木棍推船把握方向,其他人在溪滩上拉纤。把一条船拉上滩后停在岸边,大家又回头拉其他的船。木船在岸边临时停靠时,把撑稿从船头部的撑稿孔中直插到溪中石头中,以固定船只。较长时间停靠时,要用缆绳把船系到岸边的树杆上。
顺水时船速较快,下滩时船底会碰到溪滩的石头,经常会碰破漏水。一旦发现船底漏水,就马上要把船撑到浅滩边,防止沉船,并卸掉货物进行修船。每条船上都备有修船的工具和材料。船底一般的破损都由撑船的人自己修,把破损的船板敲平,在破洞的地方重新钉上木板,再用布条将木板间的缝隙塞实,船修好后再把货物装上,继续开船。如遇船底破损严重时,就把货物搬到其他船上运,破损的船停在岸边,请造船的师傅前来修理。
撑船的人都家住在当地村里,撑船时就住在船上。货物装得多时,就在货物的背上铺上被子睡觉,货物少时,在后正舱的位置摊被子睡觉。船的烧饭舱内配有铜罐、铁锅、风炉、碗盆、木炭、大米、蔬菜等炊具和物品。风炉烧硬炭,装在一个洋铁盆里烧,可以防火。米饭用铜罐闷,撑船的人说用铜罐闷的饭香,而且性热,长年在水上撑船的人吃了祛水湿。饭菜烧好后剩余的炭火装入一个小坛子里,盖上盖子闷灭后成为煤炭,下次烧饭时容易点燃。
古时,船行的水道都由撑船的人自己修整。每条船上都备有四齿的钉耙和橇棍,船行到浅滩遇到水道阻塞时,撑船的人一起下水用钉耙把水中的石头向两边扒开一条水道,供船通行。碰到有大块的石头,就用橇棍橇开。每年春季大水过后,水道都被石头壅塞,所以上半年要经常修整水道。解放以后,王村口林业站需水运木头,每年拨专款安排人修整王村口至琴淤段的水道。琴淤至黄坛口大坝段属衢州地界,由衢州航运站负责修整。
解放以前,撑船人都帮船老板撑船,由船老板付给工钱。供销社成立船队后,船属归供销社所有,撑船人运输货物按运费计算工资。撑船人的工资都比较高,如六十年代时,做手艺的木匠每天工资1.60元,而撑船人从王村口至黄坛口一个来回,运气好的话半月个能挣到运费70多元,相当于木匠工资的两倍以上。撑船的人都说撑船很苦,常年在外过着水上漂泊的生活,而且危险性大,高收入的报酬是用命换来的。
如今公路交通发达,乌溪江船运早已成为历史。昔日的乌溪江船运水道已变成高峡平湖,绿水绕青山,碧波泛涟漪,蓝天白云,鱼跃人欢。乌溪江库区成为人们休闲旅游,观赏山水风光的胜地。一艘艘汽艇穿梭湖面,一队队游客浏览山水风光,点点白帆成为人们追寻旧时船运的记忆。
方秋兰,遂昌县焦滩乡文化站馆员,大学专科学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管理。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