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生态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迪

2016-01-28方世南

鄱阳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德国

[摘 要]德国生态治理的主要做法是: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注重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德国生态治理成功的奥秘在于运用了善治的理念和方法。德国生态善治的本质特征体现为:治理的利器是法治,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治理的方法是注重自然力的运用和推行预防为主的整体性源头治理。德国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德国;生态治理;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1A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世南,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苏州 215123)。

德国曾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莱茵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又黑又臭,鱼虾几乎绝迹,被称为“欧洲下水道”“欧洲公共厕所”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煤铁重工业区的鲁尔,空气污染严重,白昼如同黑夜,汽车因无法辨认道路而难以通行,人们呼吸时都感到有一种窒息感,树木被染成煤灰色,就连蝴蝶的保护色都变成了黑色。然而,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德国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环境保护最好、生态治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应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冈瑟·盖勒(Gunther Geller)的邀请,笔者于2015年6月深入德国的城镇、农村、社区、湖泊、山区以及生态治理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德国生态治理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德国生态治理的许多做法走在世界前列,其经验值得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德国生态治理的主要做法

笔者本次对德国生态治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治理、污泥治理以及太阳能新能源的利用方面。德国的主要做法是: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注重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一)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

莱茵河是德国的“母亲河”,鉴于其对德国工业、农业、交通以及饮用水源地的重要地位,又被称为德国的“幸运之河”。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河水污染十分严重,被称为欧洲最大最臭的臭水沟。而今,莱茵河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水质基本上达到了可直接饮用的程度。

德国以整体性生态理念推进莱茵河成功治理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展开跨国之间的合作治理。1950年7月成立了由德国、荷兰、瑞士、法国、卢森堡等国家共同参与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进行国际之间的合作治理。由处于最下游的荷兰出任永久性的秘书长,以利于其更尽职尽力地监督上游的污染问题。生态治水计划、总体规划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各国分头认真实施,费用各国分担。提出了“让大马哈鱼重返莱茵河”“到莱茵河洗澡”等有利于形成由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莱茵河治理的具体目标。

二是进行整体性生态规划。从全局观、系统观对莱茵河进行生态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进行细部设计,最后进行具体生态措施项目的设计及落实。特别注重莱茵河大生态系统治理的理念,实行森林、农村、城市和社区以及湖河的整体同治,加强动植物生长的栖息地建设,消除河水流动障碍,促进河水流动,改变工业化时期对河道截弯取直以及用水泥固化河坡的反生态做法,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原貌,多植灌木与草本,充分激活河水的生机活力。

三是坚持整体性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以雨水利用为例,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如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游乐场地雨水的利用、道路沿线雨水的利用等。将多种具体措施串联整合,所产生的效果非同凡响。现在莱茵河中的有毒物质减少了90%,成活鱼种63种,并出现了曾经绝迹的鲑鱼①。真正实现了“让大马哈鱼重返莱茵河”“到莱茵河洗澡”以及“人水共生存”的生态治水目标。

(二)以源头控制污染,实行水资源循环利用

无论是在工业领域水治理方面,还是农业、城市、社区等方面的水污染治理方面,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采取的做法,都是先产生大量污染后进行末端治理,并且在治理的过程中,很少考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而70年代以后采用的新思路是首先注重源头控制,避免污染的产生,并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

一是工业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利用。德国非常重视非点源污染的治理。由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耗资巨大,且只能对点源污染进行治理,无法处理非点源污染。然而,非点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德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多年前,德国的雨水必须通过巨大的管线收集后排入污水厂处理,短期内超过污水厂处理负荷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受纳水体。若进行大管径管线改造,需要巨大的投资。如今,德国采取了相反的方式:所有雨水都必须就地进行处理,并且尽可能进行回用。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避免污染的产生,实现从“摇篮到摇篮”的发展方式。如德国奥迪工厂几乎100%的生产用水都是来自雨水或者循环水,它意味着基本上没有对外排水,也不需要从外部引水,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德国的Trigema公司则生产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服装②。

二是充分的雨水收集利用。德国是世界上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其特征是设备的集成化,尤其对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形成了系列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的成套设备③。德国几乎所有的建筑项目都考虑到了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不论是城市大面积商业区,还是私家住宅这样的居住建筑,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尽量使屋顶和地面的雨水能够被有效收集,储存起来,再根据需要加以利用,无法完全收集的雨水也尽量使之回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而每家每户储存起来的雨水可以在平时用来洗车或浇灌花园。

三是借鉴奥地利林茨太阳城推行“污水免费排放社区”试验方案的做法,准备在德国弗莱堡的沃邦施行。在奥地利林茨太阳城的试验区里,所有的住宅和学校都安装了特殊的卫生间设备。该设备能分离尿液并将其浓缩,以作农业肥料,粪便则用以制作堆肥,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淋浴室、洗碗机和洗衣机中流出的灰水,经过长有植物的沙床过滤后,排入最近的溪流。一个由集水沟、蓄水池和沉淀池构成的雨水处理系统,能够保证所有的地面雨水回渗到地下。德国弗莱堡的沃邦已经有了类似做法,并将在整个城区继续大力推广。

(三)变废为宝的污泥资源化利用

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42%污泥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置。随着对污泥认识的深化、处置污泥技术的提高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污泥填埋的方式逐渐下降,到2005年被彻底禁止。现在,德国从法律层面上把污泥定义为生物固体,而不是废弃物,强调和推进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资源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并形成了经济效益明显的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巨大产业。

一是运用各种工艺技术手段,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稳定化,实现对污泥的回收利用和处置,使60%的污泥为土地所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的资源化。目前,德国90%以上的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直接降低30%—40%的污泥产量。德国正大力发展污泥降解技术,一方面提高污泥的产气效能,另一方面试图再降低10%—20%的污泥产量。在“污泥尽可能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或避免污泥对环境的第二次污染”的思想指导下,德国要求企业大力促进污泥利用过程的绿色化、能源的平衡化以及废物的资源利用化。1977年以后,德国的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属都呈下降趋势,铜、镍等元素的含量最近几年基本趋于稳定,这与德国认真做好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充分利用是密切相关的①。

二是污泥焚烧后的热能回收利用。通过采用流化床工艺,使污泥颗粒在流化床中经过高温充分燃烧分解,使有机物质和烟气中的污泥完全无机化。高科技的活性炭和催化剂的洗气设备保证了尾气排放质量,而产生的灰分可以混在水泥中使用。

三是运用生物碳技术制作黑土。利用农作物垃圾以及中国芒草等植物,采用生物碳技术制造出如同两千多年前亚马逊流域印第安人以植物垃圾发酵代替堆肥的黑土,将有害物质以及二氧化碳固定于黑土之中,而不至于流失或排放到空气之中。使用了这种垃圾制造出来的所谓黄金之土、神奇之土、世纪制造之土后,不需要翻耕土地,不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健康的土壤培养出健康的农产品,健康的农产品养育健康的人类。

(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德国是欧洲和全球发展新能源最快的国家之一,德国反对建造核电站,其在风能发电方面是全球主要的领跑者,而近年则加快发展利用太阳能。据德国专家预测,到2050年,德国能源供应的55%将来自于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德国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太阳能至少可以满足居民70%的供暖和对热水的需求。在寒冷的冬天,最多加烧一点木柴,就可满足全年的供暖需要。一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太阳能绿色运动已经在德国蓬勃兴起。

一是房屋建筑充分考虑对阳光的直接利用以改善建筑的舒适度和促进植物生长,也包括将阳光当作能源来利用。德国开发商和住户都认识到,一栋生态绿色的建筑应具有的特色是:尽量使用新能源(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能耗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建造太阳能住宅。目前在德国,不仅单体住宅,即一家一片的小型楼房或别墅可以使用太阳能供暖和保证热水的供应,而且集体住宅或多户型的公寓也使用太阳能。

二是运用太阳能技术改造传统住房。慕尼黑市的一家城市居民住房公司已开始用太阳能技术改造传统住房,这标志着那些无力自建住房或无力购买住房的租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也开始逐步享受免费的太阳能热水供应和暖气供应。慕尼黑市政府的做法是:先从廉租房开始用太阳能技术改造传统住房,那里的住户是享受国家福利补贴的人群。对这部分人住房改造的投资,实际上也是为国家减轻负担,否则国家要拿出相当多的资金对他们的取暖和供热予以补贴。

三是大力宣传太阳能运用成功的典范。弗莱堡市郊区的沃邦镇作为过去的军营,通过生态技术发展成为现代利用太阳能的典范绿色镇。德国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让其亮相,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沃邦镇倡导“与太阳同住”的理念,向欧洲最负盛名的“绿色之都”迈进。沃邦镇居民想在屋顶上加装太阳能光电板,除了可获得10年或20年不等的3%—4%低息贷款补助设备与施工成本外,更可获得20年保证收购太阳光电的优惠电价措施。在近来兴建的沃邦小区,有超过50栋的增能屋(plus energy houses)。所谓增能屋,就是这些建筑所产出的能量甚至比消耗的能量还要多,这些多余的电量会由能源公司收购。沃邦镇每栋住宅屋顶都是满满的太阳能光电板。这种以太阳能光电板作为屋顶的建材,免去了一般屋顶上再加装太阳能板的设计,一体成形,使太阳能光电板更为坚固,使用寿命超过20年。沃邦镇的节能保暖楼房所需要的热能来源于内在收益,即通过楼体外墙的隔热系统、通过太阳能集热板以及通过能保证室内通风、回收热能的通风设备获取热能。

二、德国生态治理的基本经验

德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德国生态治理成功的奥秘在于运用了善治的理念和方法。德国生态善治的本质特征体现为:治理的利器是法治,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治理的方法是注重自然力的运用和推行预防为主的整体性源头治理。

(一)将生态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依法推进生态治理,是德国生态治理最为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德国生态治理法治化涉及立法、执法和守法等诸多环节。

其一,加强立法。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德国已出台约八千多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垃圾处理、雾霾防治、大气和污水治理、化学品管理、可再生能源利用、气候保护、水资源保护、核能安全等方方面面。1974年出台的《联邦污染防治法》,是德国防治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法律。1979年签署的《关于远距离跨境空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以及1999年的《哥德堡协议》对于加强区域空气污染的治理,起到很大作用。1994年德国把环保责任写入基本大法。

其二,严格执法。德国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作为一条铁律。为了加强执法,德国设立了环保警察,其职责除了通常的警察职责外,还具有对破坏环境的事件和行为进行现场执法的职责,此举加强了环保现场执法的力度,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及时性。德国加强对污染违法行为的惩罚,提高违反者的成本。如为减少莱茵河的污染,法律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①。德国还鼓励公众举报污染者,法律赋予公众对污染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如果有企业违反法律规定,造成污染,公众有权要求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调查,并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整改;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相关部门有权让企业停业。

其三,积极守法。由于注重生态环境方面的法治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治监管,发挥大众媒体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德国的企业和公众能够积极守法,主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了法治建设的成效。如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日益减少,氮氧化物降低50%。虽然从1980年到现在,德国的汽车总量在增加,但是污染水平并未提高①。

(二)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

德国将生态治理当作全社会维护共同利益的共同事业,以共同体精神培育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学校、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共同体,以有机整合的力量促进生态治理卓有成效地进行。

一是倡导生态治理草根运动,使德国生态治理具有广泛而强大的群众基础。正是环境污染对公民生态权益的损害,促成了德国声势浩大的自下而上的绿色运动,诞生了众多的绿色非政府组织(NGO)和绿党。1979年,西德环境保护者组成的德国绿党成立,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个正式意义绿党的诞生地。在民间,德国有数量众多的独立自发的环保组织,如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800多个全国和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德国许多社区有生态民主参政体制,居民就生态治理问题与政府、企业交流沟通,提出合理化意见,倡导并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如沃邦镇通过生态民主,在“与太阳同住”理念下建造的节能保暖楼房、雨水回用装置、合拼和租用公共汽车等绿色行为,都对生态治理起了积极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德国的环保实行地方自治,从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到实施公共政策、考查发展绩效、评估居民满意度,政府都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以及向公众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作为其应尽的重要职责,因其充分透明的环境信息和社会监督而令人不敢怠慢。德国政府一方面投入资金进行生态治理,另一方面注重厉行改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在德国公众中积极倡导环保理念。

三是企业倡导环保责任,推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鉴于德国政府对企业严格的环保法规以及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对环保的强烈要求,德国企业界普遍将环保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很多企业大打环保牌,努力达到和超标准完成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以显示企业对环境应尽的社会责任。如德国所有厕所提供的卫生纸,包括汉莎航空公司飞机上的卫生纸,都没有经过漂白。

(三)注重自然力的运用和推行预防为主的整体性源头治理

德国在生态治理中十分注重自然力的运用,积极推行预防为主的整体性源头治理,确保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充分利用自然力。自然力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包括水力、风力、蒸汽、太阳能等各种来自于自然界并被纳入劳动生产过程的物质因素和物质力量,也包括畜力、土地的富饶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自然资源的物质因素和物质力量。德国联邦议院于2000年2月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于当年4月1日实施,以促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的进一步开发。德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变发电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现有格局,期望在2020年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至35%,2050年提高至80%。德国十分注重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游乐场地雨水的利用、道路沿线雨水的利用等。

其二,从源头上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德国于1994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该法规定了避免废弃物产生、物品循环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置的原则:首先,在生产阶段要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其次,无法避免的废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回收和循环利用;再次,对不能再利用的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成为一个循环经济体系。1991年6月,德国实施的《商品包装条例》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产品责任原则和商品包装回收原则,即商品生产者有义务回收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包装生产商有义务回收使用过的包装材料。该法直接促使德国95家生产商、销售商于1990年组成DSD组织,从而形成了德国垃圾处理的“二元体系”。

其三,遵循自然规律的整体性源头治理。德国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单一生态治理做法,将水、空气、土壤、食物、人的健康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系统,实行森林、农村、城市和社区以及湖河的整体同治,让清洁的水滋润肥沃的土壤,让肥沃的土壤养育富有营养的食品,让富有营养的食品养育健康的人类。德国改变了工业化时期对河道截弯取直以及用水泥固化河坡的反生态做法,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原貌,多植灌木与草本,充分激活河水的生机活力。德国的弗莱堡市将城外山区的泉水引进街道,使全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水的灵动气息。

三、德国生态治理对我国的启迪

德国生态治理的经验代表了国际生态治理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既有本土性的特色,也有普适性的价值,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一)发挥法治在生态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良器,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治理的强大武器。要将依法实施生态治理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牢固确立生态立法理念,加强生态立法工作,尽早将公民的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列入宪法,要在法律体系中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要改变生态法规不够严密完备以及不配套、相互冲突等现象,形成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方面、全方位的绿色法律体系,并在全社会培育学习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治文化氛围,促进生态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其次,法治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目前在我国生态治理中,缺少的不是法,而是对法的严格执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的法律涉及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沙治沙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草原法、森林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气象法、煤炭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领域。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不使法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纸老虎和稻草人,也才能充分彰显环保法律的力量。要以生态执法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加大政府的生态责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通过大力提高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的人员素质,改变生态执法中的越位、缺位和不作为现象,大力提高生态执法水平。

再次,实行最严格的生态守法制度建设,破除违法者得利、守法者吃亏的破窗效应,改变有法不依、执法违法、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一系列现象。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最严密的环境执法体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实行最严格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内容,实行重大环境责任事件“一票否决”制度。

(二)弘扬生态治理共同体精神

第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方式与企业和公众参与的自下而上方式结合起来,奠定生态治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治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伴随着生态民主的发展以及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必须构建政府与企业和公众合作型的生态治理结构。当前,特别要鼓励和促进生态型NGO的发展。从规模和数量看,我国生态型NGO还处于初创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数量少、规模小、经费不足以及人均拥有量不足的现状,达不到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型民间组织的需求。实践证明,如果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势必导致企业和社会公众在参与生态治理中的或冷漠或亢奋的两个极端,不利于生态治理的有序进行。

第二,发挥好政府充当生态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政府要围绕绿色政府建设进行制度规范,促使政府这一生态治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主导者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全社会生态治理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政府还要将生态治理过程看作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过程,紧紧依靠企业、市场、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各种社会力量,相互理解和通力合作,共同承担起生态治理责任,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以生态治理的强大合力去取得理想的绩效。

第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要承担生态治理责任,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要瞄准生态产业,占领绿色技术高地。生态产业遵循生态学理念,按照生态工业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注重从生态容量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出发,应用生态工程方法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的无公害、无污染而又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都体现了生态产业的基本要求。生态产业既表现为生产出生态产品的一系列新兴产业,也表现为将生态工程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中,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的一些产业。生态产业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服务业等众多类型。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产业绿色化和生态化,推动绿色科技和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第一,充分利用好自然力,不让资源和能源白白地浪费并形成污染。针对我国许多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尽量使屋顶和地面的雨水能够有效地收集、储存起来,再根据需要加以合理利用,无法完全收集的雨水也尽量使之回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要确立污泥为生物固体而不是废弃物的思想,采取先进技术促进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稳定化,实现对污泥的回收利用和处置,使污泥为土地所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化,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中国每年城镇污水处理量相当于一个三峡水库总库容,脱水污泥接近2200万吨,其中仅有20%得到必要的处理,80%未得到处理,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既含有氮、磷、钾,又含有重金属、寄生虫卵、病菌,不仅殃及地下水、江河水、农田的环境安全,还会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但目前各地政府对污泥认识不一,依然存在看不见就好,填埋甚至一烧了之的想法和做法,不仅成本高、浪费资源,还大大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学习德国的经验做法,避免污泥的二次污染,做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工作十分必要。要倡导“与太阳同住”的理念,向太阳要能源,推广运用太阳能技术,提高我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的生态治理策略,从源头上避免废弃物的产生。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在生产环节,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绿色营销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还要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地区和城市。

第三,注重整体性源头治理。就水环境治理而言,近年来,我国基本上采用的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用于治理某一条或几条河道,采用换水、清淤、膜处理、曝气增氧、纳米气泡等工艺,减缓河道黑臭问题,追求短期效果,但河道水环境现状得不到根本改善,长此以往只能反复消耗治理资金,甚至破坏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①。借鉴德国治理莱茵河的经验,新的思路应该是整体性源头治理的生态规划,即从全局观、系统观对项目区域进行生态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进行细部设计,最后进行具体生态措施项目的设计及落实。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