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还有一颗90后的心

2016-01-28

时代人物 2016年1期
关键词:摄像机免费智能

第一波换机潮已经过去了,整个市场趋于平稳,进一步的放缓,甚至局部会下降,这个时候突然说“红衣大炮”又杀回来了,周老板又杀回来做手机,为什么?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理性角度来讲,现在确实不是做手机最好的时机。五年前大家都比较饥渴,在风口上的猪,那会做一个双核199,就横空出世,而且那时候的手机都是傻大黑粗,没有很好的设计,经过这几年大家慢慢受到教育了,别说你的手机做得不差,即便是很好,都是泯然众人矣。所以从理性上来讲,从商业上来讲现在不是做手机最好的时机,我做手机有两种想法。

一、因为我这个人是感性和理性混合的人,有时候感性有时候理性,我觉得雷军从最开始做手机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其实我是最看好小米模式的,当时我也做了一个特供机模式,都不太成功。所以后来像罗永浩、黄章,大家的手机也都做得不错,可能还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个人比较任性觉得我还想试一试,我来做手机是什么样子?

二、我觉得手机跟其他东西不一样,手机不是电脑,手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接近人类的物件,我觉得与其说是一个设备,不如说是人类的一个器官。基本上除了睡觉,其他的时间都和人类待在一起。我觉得未来手机不是这样子,手机会净化,就像几年前诺基亚觉得手机就这样了,苹果给它一个答案,这几天可能小米、华为觉得手机就这样了。但是今天智能手机就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我觉得可能也不一定,可能也会有新的变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进入这个行业,不待在这个行业里面你说会跟上这个潮流,引导创新是不可能的。

我今天做手机还是想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行业,争取在行业下一个五年有可能出现颠覆出现大变革的时候,能够把握住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你不做手机,对这个行业永远只局限于一个用户,对这个行业把握是很难的。

这个很有意思,我觉得一定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才能说这个话,否则没等到下一个五年来之前,可能就被大佬拍死了。我觉得你这次回来,觉得自己凭什么能够挺到下一个五年?

不一定是五年,可能是五年之前。我一方面做手机,另一方面这两年不断的鼓吹IOT,万物互联。最好不要用物联网这个词,万物互联。IOT里面我也想颠覆手机的也许不是第二波手机,可能是一种不像手机的东西,万物互联你可以这么理解,它把很多东西变成了手机,他们的内核是手机,它们会承载手机的一部分功能,但是它们的外形不像手机。我举一个例子,手表现在还不像手机,但是一旦有些问题解决之后,手表可能能承担手机的一部分功能。谷歌的眼镜做得也不太成功,因为它的屏幕太小,只有一个眼镜,但是你想象一下在未来眼镜真的能变成显示器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不用摸手机了,但是可能手机的计算能力变成一个,你可以理解手机像一个充电宝有很强大的计算能力,强劲的电池能力,可能揣在兜里不再摸出来了,看到的图像都是用眼睛来投射,或者是一些交互操作通过手表跟手指的互动,这可能代表新一代手机。

你曾经说“我的梦想不是成为巨头,而是做出用户认可的产品。”其实,成为行业巨头和做好产品并不矛盾,这是否说明在骨子里,你仍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产品经理?

我并没有把成为行业巨头与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放在矛盾对立的位置,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产品经理。我遇到过很多创业者,在给我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沟通中喜欢说要成为平台,要颠覆BAT,要成为行业巨头什么的。我觉得这类心态是不对的,我觉得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一家成熟的公司,首先想的应该是做出用户认可的产品,如果你连一款用户认可、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都没有做出来,就想去成为行业巨头,我觉得那是瞎扯。

在做安全软件时,你可以用“免费”迅速黏住一大批用户,但做手机时,“免费”可能就不好使了,你靠什么来黏住用户?

无论软件还是硬件产品,免费只是一种策略,真正黏住用户的应该是好的产品,解决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好的产品。如果说早先我们做安全软件时,软件做的很烂,即使倒贴也不会有人使用。同样的道理,硬件也一样,如果对用户没用,即使免费,用户拿回去也是扔在一边不用。

我觉得硬件免费对不同的硬件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比较小众的硬件,产量不会很大,这种硬件当然不应该免费,应该挣合理的利润,这样才能让公司生存下去,有能力继续做研发。

但有一些硬件产品,比如手机,可以尝试做硬件免费,但这里的硬件免费含义不是免费送。有几种形式:一是硬件利润为零,就是按照成本价卖,但价格不是零。第二种是硬件本身免费,其他服务收费。比如360智能摄像头,现在我们是按照成本价,就是硬件利润为零的形式卖。但如果说用户愿意购买360的云存储服务、云录服务,比如说他们买一年的服务,我们就免费送360智能摄像头,这也可能是一种硬件免费的方式。

目前有一种观点说,你的“方法论”已经不适合新的竞争,在PC时代,控制入口流量就是一切,但在移动时代,入口流量依然重要,但合作和生态已经是大势所趋。你觉得你的“方法论”过时了么?

就算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思维的方法同样不过时。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在新时代,连接不但没有被削弱,而在不断地加强。我是一个喜欢把任何事情都拉下神坛的人,所以今天很多人把互联网给神话了,所以我就把互联网给拉下了神坛。互联网思想,互联网思维也好,其实它是一个很长时期的东西,也不是互联网这玩意儿发明的,只是大家做着做着无意中迎合了这条规律,所以今天你只是把这个规律去芜存菁,把它表述出来,用最平实的话。尤其是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本书能够帮助很多的传统企业能够转型,能够适应互联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效。

近两年,360推出了一系列硬件产品,特供机,路由器,安全手环,有人说你是“追着小米打”,然而,进展都不是很顺利,有点失焦。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了?

我没有觉得我们进展不顺利,也没有觉得失焦。而且,我们的产品并没有像外界说得“追着小米打”,小米现在是什么都在做,我们做的产品,都在围绕我们自己的核心点,围绕“安全、连接、爱”的主题在做。360的工作还是围绕安全展开的,我们的目标是从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进化成一家安全互联网公司。

而且,目前我们的产品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15年“双11”活动中,360旗下的智能硬件产品,包括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360行车记录仪、360安全路由器、360智能摄像机、360奇酷/大神手机在天猫、京东、360商城三大销售平台上,都表现不俗。

360奇酷/大神手机现在是360的重点产品,虽然我们进入市场比较晚,但在天猫平台上,我们一鼓作气进入国产手机的四大品牌之列。360行车记录仪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第一,360安全路由器、360智能摄像机和360儿童卫士手表都是全网同品类第一。

从2014年开始,网上流传一种声音说“周鸿祎老了”,“老周变得柔软了”,这是你有意识地在改变自己么,心态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从来不觉得我老了,我感觉我还有颗“90后”的心。我也没有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也许有时候因为阅历和经验的原因,很多人会变得温和,但骨子里不会变。比如说我现在做手机,会把节奏放下来,从原来追求一炮而红,到现在追求一部分人喜欢我的东西。虽然人变温和了,但是骨子里毕竟我还是追求完美,有时候仍然会对团队比较强势。

从2014年年底宣布与酷派合资做手机,到现在一年时间了,真正参与做硬件后,硬件领域有它自己的规律,你有没有一种不适的感觉?

从做软件到做硬件,我也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360旗下除了智能手机之外,360儿童卫士手表、360安全路由器、360智能摄像机这些智能硬件产品经过这两年的发展,都已经很成熟了,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交了不少学费,也知道、了解了很多东西。

硬件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也不认为我已经完全掌握硬件研发生产了,可以打破原来的规律了,我主要还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硬件产品功能、体验等方面的要求。360奇酷手机的团队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现在有很多拥有丰富硬件研发经验的人,其中有一些是在与酷派合作中来自那边的人,也有一些我们找过来的牛人。所以我是充分放权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来做。

同时,我觉得360奇酷手机是一个软硬结合,是一家互联网公司,360奇酷手机承载的是360 OS,操作系统也非常重要。

我发现,360围绕儿童、老人打造一系列智能安全产品,这是否是360智能安全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

未来的智能硬件肯定是围绕着“安全、连接、爱”来做,让社会中坚力量能够守护家庭。拿家居安全来说,谁才是在家里时间最长的人,是老人和孩子。我们围绕老人和孩子做产品,也是为了帮助在外打拼的人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解决社会问题。

有人觉得冰冷的科技冲淡了人类的情感,你觉得科技的这种连接能代替陪伴的那种爱吗?

我觉得科技的连接应该要帮助人类传递爱,增加关爱的机会和途径。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我们很多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青年人、中年人是家里的主角,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很忙,在外面工作打拼,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太多,陪伴家里父母长辈和孩子的机会和时间都非常少。

这是科技造成的感情鸿沟吗?不是。但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去拉近这些家庭顶梁柱,在外面打拼的人与家庭的距离,让他们通过科技手段去关爱家人。比如360做的一些产品,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360智能摄像机。

比如360智能摄像机,我把这个智能摄像机放在屋里,放在客厅,每天我都能经常看到,父母正常起居摄像机会告诉我,我不需要什么运动传感器,摄像机一旦发现父母和孩子来到客厅就自动拍照片发到我手机上。

虽然不能说陪伴,但如果因为工作在外地,就可以通过这个,增加了与家人的连接。360智能摄像头还能远程放儿歌,为孩子放儿歌,与孩子互动,我觉得这是传递了我们对家人对孩子的关爱。

你自己感觉这么多年以来,有没有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性格上有沉淀和变化?

其实我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比如说我现在做手机,我会把节奏放下来,从原来追求一炮而红到现在追求一部分人喜欢我的东西。可能会接受硬件的规律,未来用更长的时间看手机市场。我觉得应该还是变温和了很多,但是骨子里毕竟我是对结构很在意的,很多时候还是追求完美,这个没有办法。

作为一名企业家,以你个人的体会,是应该温和理性一点,还是个性张扬一些呢?

硅谷的很多创业者都是bad boy ,中国的企业家都是温文儒雅。我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说哪一种更好一些,企业家也不能千人一面。

猜你喜欢

摄像机免费智能
该不该免费送货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