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不应对“博导诱奸事件”沉默
2016-01-28南度
南度
可能很少有一则学术界的新闻,能引来圈外人如此热烈讨论了。2015年12月20日,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在湖北天门成立,新成立的 该委员会成员名单引起女权人士围观,因为其中的一名当选委员,正是此前厦门大学“诱奸门”的当事人,原厦门大学考古学教授、博导吴春明。女权人士借此表达 不满“终结学术领域的性奴制度,需要制度的红线”。
按照厦门大学的最新说法,这个学术新职系“该委员会按自己的程序进行遴选的,并非学校推荐,学校并不知情”,而对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吴春明涉诱奸事件,厦门大学的调查处理结果也已出台,调查显示,“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吴也因此被厦门大学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其教授职务和其他一切与教师、教学相关的职务均被撤销,在校 从事图书资料工作”。
事情发展到现在,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按照涉事大学校方的说法,该做的他们都做了,个案调查完成、处理结果出台,而且这次的学术新职,也并非其推荐。但事实上,对这桩大学丑闻的最终调查,依然有许多疑问,比如对所谓“不正当关系”的法律判断如何,女生在“多次不 正当关系”中的自我意愿是否有不同等。具体到此次的学术新职,虽非大学推荐,但吴对外是否依然以厦大历史系代表的身份在进行学术活动?
回头看这个新鲜出炉的考古界新组织,网上可以找到的信息并不多。12月19日、20日两天时间,在湖北天门进行的这场学术活动,“主秀”其实是纪念石家河遗址 考古60周年学术研讨会,只是在活动尾声时,才有了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进展。
字面上看,这个委员会成立可谓慎重,有筹备过程,人员组成和工作章程也是先出草案,还经过了激烈讨论。看被截图的入选名单,厦大似乎仅有吴一人,吴是否作为厦门大学考古学这一“全国各主要考古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并获得学术新职?非授权代表,还是校方依然默许这样的代表行为?
吴春明入选新成立委员会成员,与会考古学界人士是否对其目 前的学术身份有所了解?对一年前那场学界丑闻是否知情?考古学界对一个教学资质被剥夺、学术职务清零的前教授,究竟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并不是说,没有学术职务、职称的普通人,不可以从事学术研究甚至担任学术职务,但一名因师德有污而失去学术身份的前教学、科研人员,学术界对其的接纳程度,起码可以看到学术界本身在研究者德行问题上的态度。如果以学术自主来抗辩,公众在尊重学界自主判断的同时,依然有权对学界所做的判断、选择做褒贬评价,这也是学界至今沉默所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一个经证实起码师德有污的前教学、科研人员,依然从事某些科研工作,这种事情并非不能被允许。以目前调查处理结果看,吴春明依然是无罪之身,退一步讲,一个人即便涉嫌刑事犯罪,其接受法律惩处之后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也有不被歧视的权利。只是说,学术界对一个德行有污同行的接纳,应当有明晰的标准、规范,如果圈内人士对外界评价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也将面临整个学界声誉受损的后果。
公众对学术界有高于一般标准的道德期待,该不该有此道德期待是一回事,学术界是否在意这一期待是另一回事。如果并不在意也不理会甚至不屑,那么为此承担对应的后果,不算委屈。
值得追问的倒是,在大学调查“诱奸门”丑闻之后,对相关案件线索,是否还应有法律职权部门的介入和甄别,过于模糊的“不正当关系”定论,以及同样模糊不清 的学界态度,是否真如女权人士所担心的,会助长学术领域性侵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