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探析

2016-01-28朱景秀湘潭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妇女农村发展

朱景秀湘潭大学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探析

朱景秀
湘潭大学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尤其是众多男性进入到城市打工,相伴而产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群体,但在农村留守妇女中有着一些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妇女不同的女性,她们年轻有文化,有思想,她们是农村社会新生代的主力军,即农村青年留守妇女。本文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技巧了解并剖析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特殊需求,努力帮助挖掘其自身潜能,帮助她们提升自我价值、更新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促进自我发展,同时也可以形成互助的关系网,这将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在“农村留守妇女”领域的补充。

社会工作;农村青年留守妇女;自我发展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其中男性居多,从年龄结构上看,21-30岁的农民工占到29.2%,由此可见,农村青年留守妇女数量不容小觑。农村青年留守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问题及需要与社会工作介入有着基本的契合点,为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与方式。

一、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概述

1、农村青年留守妇女

农村青年留守妇女指的是年龄在20-35岁之间因丈夫长期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孤单地留居在农村的已婚妇女。

2、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位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是运用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人的一种服务活动。此活动主要是那些在心里、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难的弱势群体。因此,社会工作中可以通过帮助弱势群体,加强与社会互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5)。

(二)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状况

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由于沉重的生活、生产负担而消耗她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她们的发展空间,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缺乏自我发展意识,进取心不强,缺少技能培训,没有成就感,缺少自身价值的实现等。

(三)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

社会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介入而言,肖慧欣、王卫平认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在生活上、心理上、婚姻上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发掘农村留守妇女的潜力,解决问题。[1]孙可敬、傅琼认为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可以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缺少问题。[2]这些研究只关注了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问题”,而忽略了她们的年龄以及自身的潜力和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青年留守妇女,并对其自我发展做出探讨。

二、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原因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个体问题的出现是由系统的多个元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留守妇女的产生也是社会、家庭、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社会环境因素。现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工作的高收入、便捷的生活条件吸引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

其次,家庭因素。第一,农村经济来源少,农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只能在城市中寻求有较高收入的工作。第二,家庭男女分工的不同,男性往往会进入城市,女性则留守家中照料家庭。

最后,个人因素。第一,男女生理的差异,男性在生理上优于女性,可以承担进入城市后所需要的体力劳动。第二,农村的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性。女性享有更少的教育资源。第三,男性比女性更富有开拓挑战精神。心理学家麦可比和杰克琳研究显示:男性更愿意挑战和尝试,拥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方法。因此农村女性更多选择留守。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青年留守妇女自我发展探析

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主要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一是劳动的时间比较长,忙碌的劳动和家庭生活让她们缺少进行自我发展的时间。二是传统文化的束缚,农村的传统文化与习俗给留她们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最后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激励机制不足。下面就如何介入做出探讨。

(一)个案工作

农村青年留守妇女需要承受各种压力,比较年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会失衡,忽略自身发展。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利用积极倾听、鼓励等技巧与她们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有效地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并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特征,从个别化的角度出发提供帮助,进行个别引导和鼓励,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二)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然村社区的优势,农村社区通常是一个熟人社会,发挥社区里互助互惠的传统,帮助农村青年留守妇女减轻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鼓励青年留守妇女参与村委会及相关的妇女组织,教她们怎么开展相关活动及链接资源。社区要为农村青年留守妇女提供一些学习、娱乐的场所和设施并举办活动。

(三)社会政策

首先,健全基层妇女组织,宣传科学教子理念并适时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和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生活。其次,加强对留守妇女的资金扶持与技能培训,逐渐提高农村青年留守妇女的致富本领,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最后,国家可以颁布相关的政策,鼓励她们自主创业,提高自身的经济能力。

结语

农村青年留守妇女作为特殊群体,她们的自我发展问题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和关注点。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把专业的社会工作和传统的妇女工作两者相结合,为其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更好地促进其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总之,引导农村青年留守妇女要敢于把生活中的压力变成动力,努力的改变自己,提高与完善自己,成为新时代农村的新型女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肖慧欣,王卫平.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0.

[2]孙可敬,傅琼.农村社会工作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

朱景秀(1988-)女,汉,山东费县人,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社会工作方向。

猜你喜欢

妇女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当代妇女的工作
教师发展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