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分析

2016-01-28付明明张峰贾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导向性格政治

付明明,张峰,贾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分析

付明明1,张峰2,贾闯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2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就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展开分析,分别从家庭、社会以及网络信息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的举措,以期丰富相关的学术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格导向

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晚期,霍尔将青年期形容为“疾风怒涛”的人生过渡期,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一年龄阶段也是真正实现“心理性断乳”的性格再构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能够开展得当,大学生的性格将会得到涅槃,但如果开展失效,则可能导致终生无法弥补的后果。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社会以及近年来令大学生痴迷的网络信息。以下将就此详细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性格特征

(一)稳定性和可塑性并存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业已基本形成,处于青年中晚期,即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就是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性格特点会渐渐形成定势。而一旦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定势”,他就会以积极或消极的“定势”为心理背景,用于今后的社会活动中。

(二)情绪的波动较大

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的内容随着阅历的增加日益丰富,使其能够对于外界事物体验深刻但却仍旧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如大学生刚入校门时青涩紧张,情绪内敛,懂得收敛性格适应环境;大学三年过后早已熟悉了校园的一切,情绪也就趋于稳定;大四面临毕业走出校园,情绪再次发生波动,担心毕业、择业。

(三)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又不稳定

基本上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都会为自己在大学阶段制定若干个奋斗目标,并会为此而努力进取,这是大学生意志水平提高了的一个表现。然而,许多大学生虽然会制定目标,也可能会为之努力过一阵子,但却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这表明大学生的自律性还较差,意志水平不稳定。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的因素

性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参与与影响,性格的形成不是个人作用的结果。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重新塑造的功能,然而却又受到许多因素干扰和影响,目前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家庭成长环境因素影响

如果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那么这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很有可能带有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不良性格。如果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赏识教育,那么他多半是乐观、积极,敢于挑战的学生;相反,如果其经常受到父母的打击,那么该生多半会是消极、怯懦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教育打造出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时,会有明显不同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大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又充满了好奇,如果受到积极社会因素的引导,大学生就会充满了正能量,无限发挥个人的潜力,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如果受到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如国家提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积极组织并参与国学比赛等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活动。相反,有些社会媒介一度宣扬选秀成名,许多大学生就容易不思进取,幻想一夜成名。社会环境的优劣对大学生性格的形成也起到相当大的干预作用,也会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受网络信息影响

网络目前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扩充知识领域,到维系人际交往,网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领域中最为先进的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走在时代前沿,接触网络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无可厚非,然而凡是都有两面性。如果网络信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因素,如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接收前沿知识信息,其收到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大学生接触网络后的表现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或受到网络消极负面甚至虚假的舆论、信息的影响,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它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会对大学生的性格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就一定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和刺激的时候拥有面对困难的精神支柱,坚定自己的信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抱以科学的态度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积极的应对,为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性格品质奠定夯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使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得到新的成效。

(二)注重了解大学生的时代背景

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既包括他的家庭背景,也包括他的社会背景。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导向作用,就要首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特殊性格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甚至要详细了解他的家庭环境背景等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为大学生性格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信息时代接轨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内容是不断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接受并利用新的时代产物。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然要懂得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一方面能够了解社会动态,接收最前沿的资讯,另一方面也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有时当面不容易说的问题,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来进一步沟通理解。

四、小结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性格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引起充分的重视。培养和改造大学生的性格不能一蹴而就,要把这一工作融会到学习、劳动、人际交往及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中去,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持之以恒,不能松懈。

[1]王玮,陈金玲,韦红微,黄翦.大学生多元性格特征及引导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5,13:28-30.

[2]付明明.思想政治视角下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D].佳木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1.

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性格导向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2532358。

猜你喜欢

导向性格政治
猫的性格爪知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