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2016-01-28齐婧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齐婧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探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齐婧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已非常严峻,就业难已经是大学生毕业后对信心打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因此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正确指导学生的心态思想,增加学生对自身的剖析及深刻认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利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良好和谐发展。本文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大学生要合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涵概述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校针对学生自身性格特点来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自我认知评定、自我管理分析、确立就业目标、确定路线发展、制定措施计划、生涯总结评估来进行逐步发展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融合了整个人生职业生活角色的长久过程。也因此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人群阶段,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在就业教学中重视的问题。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以书本思想教育为基础,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的思想觉悟能力。他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学校与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现状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近年已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们与学生们的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学校就业教学中的地位已日渐提升,但重视的力度依然不够,缺乏深刻规划性、职业规划体系的不全面、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方式的不够灵活等都是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教育需要的起因。越来越多的教师及学生们开始意识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自身思想及社会就业形势的长远影响,并加强对就业教学的强化措施。

(一)学生现状

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了解、意识比较淡薄,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导致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够、实践能力环节薄弱、对就业目标模糊或缺乏理性思考、存在过多的好高骛远思想。因为缺乏对社会职业的关注,毕业后过多看重经济因素造成期望过高、职业取向偏颇,在未达到期望就业目标时学生容易出现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及对社会的失望、悲观、消极情绪,受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这是与就业教学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的。

(二)学校现状

目前部分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体制的不够完善、教师对职业规划知识专业度不够、没有专业测评工具辅助等原因无法促使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生引导就业教学的任务完成。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社会形势的脱节,容易制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开展工作,容易使大学生在就业后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产生强烈怀疑及否定,导致学校就业教学内容失去存在的意义,也直接导致社会缺失大学生人才资源。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具有必要性与时代性。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对策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必将成为未来时代发展需要。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强化来引导学生客观剖析自身特性、分析社会职业形势,使自己找准价值定位,努力将自身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目标达成一致,避免大学生人才资源在社会的浪费,促进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良好健康发展。

(一)强化以人为本目标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发展目标。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的差异化来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同时从社会发展需要形势分析,鼓励学生在参与社会职业实习及实践中努力发掘自身潜能,使学生综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能与社会职业需求挂钩,能实现大学生在社会自我价值。

(二)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前提在于帮助大学生积极客观认知自我。好高骛远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人生的定位。因此教师要在就业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准确了解自己、剖析自己能力、建立切实实际的就业发展目标。

1、引进测评工具辅助职业导向确立

合理的目标导向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求职能力与择业能力。避免学生因目标设定过高而消极悲观。因此高校可引进先进职业兴趣测评体系或工具来辅助学生做好客观分析自身性格特征及能力水平的工作。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化理论知识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制定大学四年学习的发展规划,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积累、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层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3、开设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社会技能

就业指导可外延至社会层面。开设多种主题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对未来职业感受的体验,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避免学生思想停留书本理论知识的片面性。调整学生思想落差观念、丰富学生社会技能经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做好提前技能体验,为学生真正就业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前提。

(三)增强教育工作者们的职业素质培养

胡锦涛曾经指出,“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此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教育。”因此教师队伍要增强职业方面专业知识,提升整体教学素质水平才能起到对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整体融合良好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的栋梁,学生是否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方向及发展的准确与否。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力度、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就业教学课题。

参考文献:

[1]温暖,郭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3(09).

[2]华玲.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13(11).

作者简介:齐婧(1982-),女,吉林镇赉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人际沟通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