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
——小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点滴体会

2016-01-28麦海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九小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科学目标信息技术

麦海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九小学

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
——小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点滴体会

麦海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九小学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要建立“创新型社会”,将来创新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正是现在的中小学生,教育家叶圣陶讲过:“受教育不是像张开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教育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非常重要,它比传授知识本身还重要。不知不觉,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已经过了20多个春秋,感受最深是20多年信息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从奢侈品变成普通电器,信息技术教学从过去少数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变为全体学生参与的正规信息技术课。正应了古诗所描绘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感到现在小学生比以前接触面更广,思维更灵活,不少学生在计算机的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老师,所以现在老师的主要作用不在知识讲授,而在科学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从小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品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的思维品质能让学生一生受益,使其能更好地解决困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应贴近实际,科学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探索,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探索中充分表现自己,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培养。下面就是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点滴体会。

一、遵循认知规律,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在长期教学中我发现,每学期未,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前学后忘的问题。而且让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作品,他们又很茫然,不知从何处着手。回顾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往往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技巧。从中我得到启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在每学期初给学生设定一个大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大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把一学期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带动每节课的学习,起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并具体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目标任务的完成,提高其收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的思维品质。作为一线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创造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在完成明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促进其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学生学习的真正源泉在于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只有这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掌握知识的快乐。

二、尊重学生个性,贴近生活实际设计目标任务

在确定目标内容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因为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求知欲也很强,如果引导得当,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通常的做法是,先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几个目标供参考,然后根据目标引导学生去找素材并制作作品,根据我们的学习进度来完善作品,促使其自行探索,改善思维品质。

如利用我校申报区、市的绿色学校的机会,让学生制作一份有关环保的作品。中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画环保方面的电脑画来学习电脑绘画方面的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通过用WORD做一份电子简报,或者用Powerpoint做一个电子幻灯片,来宣传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把要学的WORD和Powerpoint方面的知识点串起来,高年级同学可以通过做网页的方式来学习Frontpage方面的知识,通过做这些作品,学生必然会去主动学习有关的环保知识,又正好起到了在学生中宣传环保的作用。

当然,每年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大目标供其选择,通过目标完成以带动每节课的上机练习,如“奥运”“世博会”“亚欧博览会”“冬运会”等等。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自己提供目标来完成作品,充分展示其个性特点,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品质。

三、巧妙布置上机练习,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热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渠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有非常多的信息技术是自己所不懂的,也有很多学生会的技巧自己不会,这都很正常。我的主要责任应是科学引导学生去自我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因此,一般在开学,我便向学生宣布本学期要做什么作品。要求学生亲自收集、查找资料,逐步将作品做好,看谁最后能做出精彩的作品。引导学生去学习有关的知识,收集有用的信息,因为一份好的作品不光要有艺术性,还要有思想性,这对丰富学生文学和艺术知识,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力,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是很有帮助的。

四、引导学生安全、科学、有效地使用互联网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学习互联网知识,接受新信息。通过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我们又不能对学生的上网听之任之,因为他们对事非的辨别力还不强,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来共同引导孩子们有效地利用网络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又要抵制网上不健康的内容。经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签署“安全上网协议书”的方式,能收到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较好效果。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从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其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在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体会、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其探索创新的能力会得到发展,科学的思维品质会得到提升。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和研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探索和研究。以上就是这些年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点滴体会,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科学目标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