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管理的初探

2016-01-28陈超大庆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教师学生

陈超大庆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学生自主管理的初探

陈超
大庆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摘要: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使学生自理、自主、自治的能力得以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普及,其中要求学生完成自主管理,学会自我教育,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本文就结合目前教育现状,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学生;教师;自主管理

前言

先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学生真正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我教育,才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其因材施教,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1.学生自主管理的含义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可以自主设计管理方案,进而使其方案得以落实,最后在落实过程中完成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它要求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自我发展,使自己成为教室和课堂的主人。最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1让学生学会做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之前的应试教育到如今的素质教育,从之前的注重“智”到如今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无论教育事业如何改革,要求的都是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做人是一种态度,记得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这里的“做人”,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心怀国家,心系祖国,要求学生能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应该组建学生会,有学生自己领导,学校在其中仅起辅助辅导作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要求学生会每周进行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都参加,在庄严的国歌下,在鲜艳的国旗下,让学生感受国家的伟大,了解如今生活的不易,学会“感恩”,感恩祖国,感恩先辈,感恩父母,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完成自主管理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本身的潜在能力,而且可以更好的发挥他们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里体现各自的人生价值,更好的学会如何做人。

1.2让学生学会学习

目前,虽然国家对于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一个学生从小学开始到了高中甚至大学,他的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是有效的,可是但就中国就有5000多年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沉淀,还有不同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是学不完全的,这就出现了教育时间有限但是教学内容太过丰富的矛盾,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些矛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急待解决。另一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育要求学生从“知识型”向“个性型”发展,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但是由于时间的有限,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的高质量人才,也是目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让他们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人生目标。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文化是学习不尽的。所以人需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知识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想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共性中凸显自己的个性,就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

1.3让学生学会发展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学校应该开展社团活动,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展现青春少年的靓丽风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水平,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学生的带动下,学校也会显得多姿多彩,充满人文气息。

比如,学校可以让学生创办校报,结合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使得校报的内容包容万象,涉及文学、体育、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等,这样可以满足所有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需求,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参与到了校报的创办当中,可以使学生在其中得到自我教育,不断升华自己,全面发展自己。

但是由于中国的教育方式,学校很多时候都不会放心让学生自己去行动,自己去管理,多多少少都会喜欢在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但是这样的“指导”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从思想上去相信学生,学会放权,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平台,先从小事开始放手,慢慢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然后再把大事交给学生去做。

2.师生在自主管理模式中的转变以及定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构建起一套新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就是自主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下教师仅仅起到辅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

2.1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

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占到了主要的地位,这样难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在自主管理的模式下,学生开始由被动接受逐步向主动吸收转变,开始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立发展。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校应该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班级的管理中去,通过自己的管理,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通过这样的管理,学生可以获得以下的好处:其一,学会自立。学生通过对学校或者班级的管理,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发挥自己的智慧,认真负责的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自立的能力。其二,学会自主。学习由之前的被动学习变成如今的个性化学习,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使接受知识变快而且使学生更愿意自觉自主的去学习。其三,自发。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更愿意主动地去发言,自愿的去各抒己见,一改之前上课时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2.2教师角色的减弱

在自主管理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改变。教师从之前的知识传授者、构件良好秩序的管理到如今学会放权,懂得将权利交给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做教室的主人,培养他们自主管理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性,较少学生的依赖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素质教育紧密的联系。就要求老师们做到:其一,将课堂空间交还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将学习的空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主人翁的感受,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从之前的教师“一言堂”需要变成平等和谐的交流,发挥学生的智慧,各抒己见,使课堂更加融洽。其二,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已经被教学理念所抛弃,教师如今的角色是起到辅助的作用,需要相信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始终给他们以强大的自信心,激扬学生不断的发展转变。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3.1明确自主管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兴趣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才会热衷于学习研究。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应该使得学生了解,教室的管理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你们才是这个教室真正的主人,需要充分的调动他们对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从而更好的管理班级。

3.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班风,能够使得学生明白,良好的班风对于学风的影响,所以需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只有加强学生对于自己平时行为的约束力,才能打造良好的班风,进而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的班级办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大家庭。

3.3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加强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担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很清楚,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是他们才艺能力的展示。所以,为了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为班级服务的热情,我们需要定期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给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专属于学生的热情,使青春期的孩子不断释放自己的激情,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班级的主人。就是在不断开展活动的途径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此可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白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结语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使学生自理、自主、自治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规范自己行为,调整与完善自己心里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充实的成长。针对于学生自主管理,最终要求学生做到在管理中得以成长,在管理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许树梅.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于佳鑫.浅析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J].才智.2012 年28期

[3]吴玮.浅谈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班集体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2年22期

[4]沈建芬.引领学生走向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长三角(教育).2012年09期

[5]李华正.浅谈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J].成功(教育).2013年05期

作者简介:陈超(1978-),男,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大庆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助理工程师,从事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创新研究。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圆我教师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