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2016-01-28顾岚岚常州第三中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口头作文语文

顾岚岚常州第三中学

高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顾岚岚
常州第三中学

虽然老师们都知道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口头作文作为一种作文形式的客观存在,但很少有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而有效地训练。在我们感觉作文训练提高不快,改作文非常头疼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先说后写”,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后,我们或许会感受到它给学生写作带来的显著变化。

一、口头作文的内涵

何谓“口头作文”?从使用媒介、表达方式和活动特点等方面看,我认为口头作文是指口头运用规范的语言形式进行表情达意而直接作文的写作方式,它是一种高级的即兴语言表达能力。它既可以作为书面作文的一种辅助训练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写作样式。

口头作文不同于文字写作的作文,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具有作文的一般要求即选材、立意、构思、表达。其次它又是口头表达的作文,具有说话的一些特点即多用短句,还会用人们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词汇,并且会借助肢体语言:表情、手势、姿态或叹词来表情达意。

口头作文训练一般有这几种形式。从表达方式来讲,有议论的、叙事的、抒情的、描写说明的或者几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从结构来讲,有结构完整的短文、有整体结构中的某个片断(开头、结尾)、有段与段衔接的。从艺术手法来讲:有借景抒情的、卒章显志的、以小见大的、托物言志的等。高中学生口头作文训练相比小学、初中,更关注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思维的严密和敏捷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二、口头作文训练的必要性

1.在笔者开始尝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教师的作文教学是没有口头作文这一教学内容的,口头作文被忽略,不被重视或许有很多因素。

(2)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不少教师依旧无法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仍陷在繁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教学内容单一、气氛沉闷。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肯定,甚至扼制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怕说”、“厌说”的心理。

(3)缺乏良好的口头作文训练的氛围。口头作文训练需要有轻松、活泼、融洽、自然的教学氛围,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考试的压力,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语文活动例如:辩论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等很难正常展开,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缺少机会和相应的氛围和环境。

2.众多因素使得口语作文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盲点。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增强高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并以此能力的提高带动语文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说进行口头作文能力的训练与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作文通过不断的智慧交锋,拓展学生横向和纵向的思维力、想象力、感知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长期的有序的口头作文训练,会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约束自己不规范语言的使用。与此同时学生的书面写作需要具有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立意、选材、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文字修改能力等等。口头作文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从教师和其他同学那里受到启发,随时观察,随时更改,随时修正,也可以较快地检查学生的思考结果,从而促使积极思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利于书面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改变语文学习的单一化,提升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审题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素材的选择等有主题的口头作文训练给学生们充分的表达和交流的空间,个体的主体性得以最大化的体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会肯定与否定,吸收与反思,自然地对语文学习就有了兴趣。

(3)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新课标中关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长时间的有主题的、多样的口头作文方式让学生们在交流、思考、辨析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口头作文训练的实践探索

口头作文训练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训练的序列性和持续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指导和训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用±s)表示,偏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M(Q25-Q75)表示;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采用“阅读任务群”式的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口头作文”主题训练,会让学生有明晰的目标,也有可参考的作文范本,如此的“口头作文”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更有实效。

例如:笔者进行了《鲁迅作品选读》教学,并通过任务群式的阅读,和学生们一起关注了三个鲁迅式命题:父与子关系的生命思考;童年的蛊惑;人与动物。学生们通过文本研读、自我体验、表达等方式熟知如何更深入地看生命中的亲人、过往的童年、与人相似的动物们。

于是我们借助三个主题式的阅读内容,确定了“口头作文”的三个专题训练的话题:我与父亲关系的生命思考;审视自己童年中的人与事;我眼中的动物与人的关系。

接着确定口头作文的基本表述形式,先陈述一件事,再用一段议论兼抒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要能体现审视自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课堂学习气氛很活跃。不少学生在聆听他人的感悟时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修改。这样的“口头作文”专题训练持续时间为一个星期,前后衔接非常连贯,每节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自我和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们也可以看到阅读和教学通过“口头作文”这种简短、快速、共享的形式中得到了很好的衔接和连接。

(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口头作文训练。阅读教学中需要进行文本鉴赏,其中文本的艺术手法是不可或缺的。借助一种艺术手法进行范本模拟训练,学生们在口头表达中去构思,去思考如何借助这种手法来表情达意。例如笔者和学生就“童年的蛊惑”中,感受到了很多时候我们摆脱不了儿时故乡的蛊惑,因为那里有永远的“精神家园”。采用因事说理的形式,口头表达出儿时经历之事,用现在的眼光审视过去,表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理”因“事”生,“事”促“理”成,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达到高中作文需要的思想深度。

2.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和训练

(1)先说后写。利用主题演讲,时事评论等形式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可以通过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来传达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有感情地表达。然后让学生们讲所讲的内容进行书面写作。

(2)写作后,延伸一个话题做口头作文。在学生们写完作文后,教师们会发现作文中有很多问题,这时就某一个问题进行细化,进行口头作文。例如:学生们在写议论文时,经常大段陈述事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开展议论文中素材表达的作文训练。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陈述事例的一些缺点,进行口头表达,通过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表达思路的衔接词或由果溯因讲素材进行重组。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口头作文训练,学生们对自己书面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有了很强的修改意识。

(3)像写书面作文一样进行口头作文的方法指导。以往在人们的心目中,作文是个性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例如素材的积累、审题立意、文章结构等如果都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议论文训练中优秀的范文、素材的收集等。基于这种认识,“口头作文”专题训练就打破了原有的常规模式,采用了素材分享、共同交流、切磋修改等方式。如此既可以节省学生写作准备时间,还可以弥补个人视野的局限,在分享、聆听、交流、切磋过程中起到互相启发思维。

与此同时,可以从能够围绕中心来表达观点,遣词、造句、选材是否新颖、创意,内容是否具体、有真情实感,主题思想是否健康等角度入手进行指导、评价。

3.联系现实生活开展专题训练

口头作文不像书面作文那样需要过多的描写和抒情,它要求内容简练、时间减短、针对性强,现场感强。所以现实生活是开展口头作文训练的绝好素材。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时事、影视、普通生活等,讲之分为辩论类、建议类、时评类、倡导类等等专题都是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题目可以采用:我看——;还可以怎样做等,提高学生们关注和参与表达的积极性。

4.重视对学生口头作文的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对口头作文训练的兴趣,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评价时,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总体说来,口头作文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构建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并促进书面作文能力的提高。笔者相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和学生进行持续、有序地训练,学生的书面作文一定会得到比较明显地改善。

参考文献:

[1]郑桂华.探索专题写作教学的新思路[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5(8).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

[3]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J].文字改革,1961,(7).

[4]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 (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口头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