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微”模态初探

2016-01-28王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模态学习者微信

王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学习“微”模态初探

王洁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以微信为现行模态的英语学习结合了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特点,包括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地点的随意化、学习内容的短小化、学习方式的交互化,极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学习模式的固定和僵化,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微信;英语学习

1.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曾几何时,不知不觉已经从打开微博看一看,到变成打开微信看一看;从寄希望于自己的微博有评论,到留心去关注朋友的圈子是否有更新。不管是微博的日薄西山,还是微信的如日中天,亦或是某些人所预见的微视的应运而生,都毫不迟疑地指向社会方式的“微”化。

随着联网方式的逐步平民化和移动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跻身于“微”圈并视“微”为生活,甚至自诩为微信控(we-chatho⁃lic)。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微信朋友群和一呼百应的群内聚集效应,“微”时代显然不是“小时代”。腾讯所发布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微信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且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已达5.49亿,由此可见,微信已不仅仅只是一个新型的手机应用软件,而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

2.“微”模态的特点

微信(we-chat)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同时,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用户可以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而且,用户还可以建立主题讨论小组,使志同道合的人聚聚一起,针对同一话题,共同发起讨论并探讨结论。

“微内容”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呈现形式和互联文化的高阶现象,不仅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多态信息,而且凭借其内容的简短和交互、话题的凝练和汇聚、信息的即时和动态等特点丰富和简化了手持设备(手机)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而且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习惯和交流方式。人们通过“微活动”来获取新闻、发布信息、交流情感,既当接受者,也是发布者,更是传播者,关乎其中。

尽管微信并不是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工具而出现的,但微信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认知和学习工具。由于微信所支持的资源格式既有语音和视频,又有字符和图片,故在英语学习中,微信在理论上可满足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要求。

3.国内英语学习现状

在中国这样一个亘古就重视科考的国度,几乎每种全国性的考试形式都少不了英语学科。从小升初到中、高考,从各式大学英语考试到专升本和硕、博考试,以及各等职称考试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英语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学科范畴,而体现出深层意义上的语言性、技能性和生存性。对于众多致力于英语学习的国民,其自身英语水平的高低总是和其事业、前途、地位甚至命运联系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我国目前英语学习的整体现状是被动的和实利的,而并非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单纯目的。这一学习目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就是阶段性而并非延续性和终身性,在学习内容中的体现就是应试性而并非语言性和交际性,在学习模式中的体现则为讲学式而并非情景式和习得式。从现实操作中来看,国内民间针对各种英语考试所开设的形形色色的辅导班蓬勃发展、生机勃勃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4.“微”模态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而出现的致力于研究学习心理的理论形式。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性和主动性,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建构,而非由其他人传授所得。同时,建构主义还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联系着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

如前所述,我国目前的英语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中。课堂上教师灌输大量的知识,课下学生做海量的题型,然而学习效果却事倍功半。利用微信,不仅可以籍由其网络优势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习者,由其针对个人特点量身定做学习模式。而且,微信朋友圈、群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为学习者创造了学习的环境,成为构建协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微信的特点和我国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可以将微信融入到英语学习中,让现代技术为外语学习服务。

5.“微”模态的语言优势

5.1移动性拓展了英语学习的时空

传统的英语学习大多局限在课堂学习和书本学习,学习内容固定,学习地点固定,学习时间固定,学习方法僵化,学习态度被动,学习效果落后。移动性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在某些固定的学习场所和固定的学习时间,达到了随心所欲的4A阶段,即Any⁃where,Anytime,Anything,Anyone。等车时、走路时、候餐时、甚至如厕时,只要愿意,任何学习者均可利用空闲时间点滴积累。

5.2片段性减少了英语学习的负荷

虽然微信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多态信息,但由于其片段式的特点,使得语言学习翻转传统的系统化和全面性的学习模态。微型学习的传输形式不仅减少了认知负荷,更使内容设置更加科学。微信的这种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从面到点的片段式学习形式可以减少学习者学习复杂知识时的认知负荷,增进其学习信心。同时,也便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片段时间,实现泛在学习。

5.3网络性丰富了英语学习的形式

在微信平台上,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关注相关公众号、加入学习群落以及参阅微信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关注公共号和阅读微信文章开拓了语言输入的新领域,同时,学习者还因网络的即时更新而能够及时接受最新的学习资讯。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群落的自由讨论和互动则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并因为群策群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多态信息的提供方式无形中也丰富了语言学习的形式,使得英语学习不再单调、枯燥和无趣。

5.4交互性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自信

在互联网支持的微信平台上,社区用户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讨论和互评。群落里的学习者早已褪去传统象牙塔中闭门造车的莘莘呆学子形象,交流和互动既可以多方借鉴学习心得,还可以及时得到“民间高手”的指导。而且,学习者对微信的关注和对学习内容的讨论,也加深了他们的学习反思和学习体会,从而真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自信的增强。

5.5实用性弥补了网络生活的空虚

当今社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缺失的现象,而网络则被许多人选择作为逃避现实和寻求安慰的虚拟空间,甚至沉浸其中不能自拨而深受其害。虽然微信平台提供的依然是人际对话的虚拟平台,但是怀抱着学习语言的实用性目的,通过观摩他人学习语言的经验教训以及与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同侪实时、频繁的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彼此感情,更是以此提升自我学习的兴趣,进而降低个人学习焦虑并及时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从根本上打破“虚拟”网络和网络无用的偏见。

5.6时代性肯定了微型学习的作用

如前所述,作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高阶文化现象,微信凭借其不足140个汉字字符(官方公布)的内容长度、高效的信息传播与反馈速度、适度和距离的“信友”关系,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习惯和交流方式,被誉为“网络交流的新宠”。正因如此,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学习模态则在思想上和意识上都更容易被网络受众所接受。

6.“微”模态的反思和建议

首先,由于网络的随心所欲性,而语言学习又恰恰是严谨和科学的。因此,即便是在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下,依然需要留心不要被任何的广告内容所迷惑,更需要谨防被毒品、暴力以及色情等违法信息所左右。其次,目前微信平台上存在着海量的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微信公众号,难免会存在推送时间不固定、推送内容杂乱等问题,学习者应有所取舍,尽量选择权威的、被广泛点赞的、或者关注度高的;第三,学习群则应遵循宁少勿滥的原则,尽量选择Eng⁃lish-only的,非纯语言的环境绝不可能行之有效地提高英语能力。笔者就加入了这样一个规则非常严格、如果输入任何一个中文字符哪怕像“谢谢”、“对不起”之类的,如果没有及时发放红包施以补救,就会立刻被勒令退出群组,这样的话,无形中就会刺激每一个群成员去想尽一切办法在脑海中快速组装英语来应对,久而久之,很多组装过的现成的内容,就可以随时为我所用了。最后,我们也应看到,微信平台的开放性也使得一些学习者放任自由,不能合理利用微信资源。微信在提供新的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为学习者的娱乐消遣创造了机会,部分自制力不足和学习意志薄弱的学习者沉溺于微信中的娱乐游戏而无法自拔,进而亵渎了英语学习的初衷。

7.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微信的应用而生不仅丰富了语言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培养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了贴近学习者生活的学习氛围,基于微信的英语学习不失为可有所为的新型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忆.国内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J].内江科技,2010年第7期.

[2]关晨.论微信平台下的英语学习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2期.

[3]黄映玲,汪向征,焦建利,付道明.学生对微信学习应用态度的调查及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5期.

[4]姜红梅.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5]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260期.

[6]周久桃,谢利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二期.

猜你喜欢

模态学习者微信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