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印象派
—后印象派色彩理念的演变

2016-01-28金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印象派光线色彩

金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浅析印象派
—后印象派色彩理念的演变

金梅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法国画坛的印象派,在库尔贝、巴比松画派等影响下,提出了对传统艺术的大反叛。从1874年—1886年共举办了8次画展,标志着印象派的产生和结束。印象派表现手法创新,重视画面语言的表达,引导绘画艺术向现代艺术过渡;在此基础上,新印象派把光学、色彩学发挥到极致;后印象派从观念上区分传统艺术,要求画面主观表达艺术家情绪、想法,对形式因素做出探索,从而迈向现代主义。

关键词:印象派;光线;色彩

前言

印象派的精髓在于艺术性地再现了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这种艺术性不是细致写实,也非不着边际。画家们以精湛的技艺独具匠心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马奈的简洁,莫奈的鲜活,雷诺阿的妩媚,毕沙罗的单纯,德加的灵动,修拉的理性,塞尚的沉稳,高更的怪异,凡高的狂热,为我们展示了梦幻般的艺术世界。

一、印象派

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一生坚持印象主义原则,提倡依据其调子而不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画面。莫奈在描绘阳光下的树木、花草等题材时,采用了快速的点状笔触,以便表达他观察到的每一个明暗层次。在画面上形成由颤动的小圆点和小笔触所形成的肌理,充分再现了光感强烈的氛围,这逐渐成为印象派标志性的技法。

莫奈代表作《干草堆》系列,共有24幅,该系列是他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的探索。他说:“要表达大气和散射其中的光线,光变了,颜色也要随着变。一个画家最重要的是能注意到什么时候外界效果在变化,这样才能得到对大自然某一特定方面的真实印象,而不是在拼凑一张图画。”

莫奈晚年作品《睡莲》系列,以老到的技法制造一种粗糙、闪烁的色彩效果,表现变化莫测的光线在池塘中的景象。这些画存在一种内在美,兼备了造型和理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雷诺阿在印象派中属于较年轻的一个,他擅长人物神态的捕捉和心理状态的刻画,他以特殊的传统手法,描绘青年女性柔润富有弹性的皮肤,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代表作《弹钢琴的少女》,色彩斑斓的地毯映衬下,一袭白裙的少女和漆黑的钢琴显得格外醒目,产生宁静和谐的观感;人物没有清晰的轮廓线,更接近视觉的直观感受。

二、新印象派

年轻的修拉和西涅克于80年代把印象主义进一步推向极端,新印象派画家依据谢弗勒尔关于色彩的科学原理,通过原色色点的正确分布,准确的计算,利用色彩的对比分布,由视觉来完成色彩的调和。1886年第八届印象派画展展出了修拉用点彩画法完成的大幅油画《在大碗岛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标志着新印象派的出现。

修拉说:“我们在视网膜上接受光的持续现象时,其结果就表现为综合,表现方法是色调与色彩的视觉混合,用视觉的混合代替颜色的混合。就是将一种色彩分解成它的组合成分,因为视觉混合要比颜料混合能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

西涅克说:“印象主义画家是一些将色调与色彩的配合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来运用的人,是复活了并从1886年发展了这种被称为分割主义技巧的人。压缩运用模糊的颜料混合,独特的运用纯色的视觉混合,以及运用有次序的分割主义和对科学的色彩理论的观察,他们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明度、色彩与和谐,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后印象派

19世纪80—90年代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派之后的美术现象,称作后印象派,其三大代表人物塞尚、高更、凡高,艺术风格千差万别,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没有定期举办画展,只是后来美术史学家为了和印象派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

塞尚曾参加第一次和第三次印象派画展,后来回到故乡埃克斯,默默地进行他的艺术探索,他追求实在的形体和永恒的视觉,提出了与传统画论截然不同的理论,主要有:艺术与自然平行理论,几何形体机构理论和主客体融合于色彩理论。塞尚提出画家应该全心全意致力于对自然的研究,应该努力画出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画。理论只有在与自然的联系中加以运用和发展才有价值,艺术领域尤其是这样。塞尚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

塞尚代表作《苹果与橘子》,画中物体虽然没有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的内在结构给观者独特的感受;单纯、响亮、饱和的色彩,在对比中赋予画面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塞尚通过这种理性的分析与主观的表现,改变了大众的审美习惯。

高更一度是印象派的成员,后来与印象派决裂,醉心于原始主义。主要理论有:印象派画家只注意眼睛,忽视思想的神秘核心。他是通过单纯化,通过许多印象的概括来造型,服从于一个总观念,高贵的和单纯的。

高更认为,色彩起着音乐性作用,在现代绘画中,像音乐那样颤动的色彩最易普及,它在自然中也最难捉摸,这就是它的内在力量,装饰和简化。代表作《橄榄林里的基督》,表现基督被追捕时的情景,在暗色的橄榄林里,中间那棵树的枝条弯曲生长,与树干形成十字架;远景的五棵树树干都向左倾斜,与近景的基督身姿相呼应,使画面充满紧张感。

荷兰画家凡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短暂痛苦的一生充满不幸,但是他的艺术理念却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凡高代表作《向日葵》,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上,从最淡的韦罗内塞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

结论

西方绘画发展到19世纪,无论是再现还是表现,都达到了顶峰。摄影技术的发明更迫使绘画要开拓新的道路。塞尚晚年专心致志于自然结构的探索,高更试图返回绘画的原始道路,凡高勇敢地创造色彩音乐以有力地表现自我。虽然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追求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根本性变革。后印象派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主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参考文献:

[1]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45-58.

[2]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孙周兴.高士明.视觉的思想[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5]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印象派光线色彩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你看不见我”
光线
神奇的色彩(上)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