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6-01-28叶玮瑛高广明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叶玮瑛,高广明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研究的文献综述

叶玮瑛,高广明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多发的神经发育障碍综合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会给儿童的学习,社交等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力图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分类及定义、诱因、造成的后果,治疗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概述。对当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行展望并提出问题。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治疗

一、分类及定义

20世纪40年代,斯特莱斯发现大脑受损伤的儿童中常见多动现象,故他首次将这些症状跟大脑损伤联系起来,1962年世界小儿神经精神科专家暂时将这一障碍定名为脑功能轻微失调(MBD)俗称多动症,1980年,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中,人们首次将关注点由多动转移到注意力上,并区分两类注意力缺损即伴有多动的注意力缺损和非多动型注意力缺损,1987年发表的DSM-Ⅲ-R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此障碍的认识,认为注意力缺损是主要的,多动是一个从属因素,并首次使用了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这一术语(ADHD)[1]。

二、诱因

早年生物生理证据研究多集中在:一是神经解剖研究,试图找到注意力缺损障碍儿童在大脑解剖结构上与其他儿童有何不同;二是神经化学递质的研究,了解注意力缺损障碍者的神经化学递质在数量和传递过程方面与别人有何不同;三是神经生理学研究,较宏观地考察注意力缺损障碍者在神经通路的兴奋和抑制上与正常人有何不同这些生物基础的研究。

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在ADHD发病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目前的治疗方法也是以心理干预为主,所以在这一诱因领域的研究非常多。任路忠等人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3520幼儿父母行为习惯,教养方式进行调查,以教养方式为准,将幼儿分为暴露组(不良教养方式)和非暴露组进行追踪,Cox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抽烟、溺爱、父亲责骂孩子、母亲打孩子、母亲心情不好骂孩子、经常打断孩子的活动是儿童ADHD患病的危险因素。

三、造成的不良后果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早,它对儿童是漫长持续的影响。ADHD是极为复杂的行为障碍,往往伴随着其它障碍,比如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等。研究发现,多动型儿童伴随外倾性障碍会出现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在伴随内倾型障碍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退缩[3]。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的儿童来说,品行和行为都会有障碍,如果家长和社会不予以重视正确对待,会使这些儿童越走越远,更加的边缘化,严重的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根据研究的诱因来制定的,找出问题后就能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治疗方法大致分为:药物治疗、膳食辅助治疗、父母健康教育策略以及非药物的神经心理疗法。

根据生物基础的诱因,服用一些西药改善生物基础,促进大脑发育,目前也有许多中医药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行治疗的研究。膳食治疗是针对前面研究营养元素对ADHD有保护作用和危险作用,在饮食上要多摄入镁和锌元素,尽量避开铅元素。通过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种非药物的治疗神经心理疗法,能很好的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疗效显著[5]。脑电生物反馈主要的治疗原理是根据仪器所接受到患儿的生理或者心理的过程中,有相关的生物学信息,采取计算机处理后,放大大脑皮质的各区脑电活动信号,使其转变成视觉信号、听觉信号等,将其转变的信号反馈给患儿,并对患儿的脑电活动实行训练,使患儿学会能很好的调控自身的行为。

以上三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维持短期的好转,暂时的改善。ADHD儿童更加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而且父母是儿童亲密信任和长时间能够在一起的人,这可以延长治疗的效果,使治疗效果更加持久。

五、展望

1.对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外界环境和社会的辅助和内在心理机制的调整都是必要和重要的,身心和环境是联系紧密的整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根据研究趋势,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从外在研究转向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只有当儿童内化了正确的行为抑制功能和行为执行机能,就能够从内而外持续的改善ADHD症状,使患儿能够主动改变,内在心理和身体就像是个回路,我们目前的方法几乎都是切断患儿心理上导致的外在不良行为的回路,单纯强化外在良好行为,是否能有好的方法使整个回路畅通起来,达到双重效果的作用。

2.随着手机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愈来愈多的社会中,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大的分散,随时把手机拿在手上或放在身边,做其他的事情时也是随时都关注手机,自我控制力受到影响,导致可能患ADHD的人群一般化,这样我们就必须扩大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儿童,可能还有青年和成年人患病,而且多倾向无伴随多动ADHD,并且抓住这其中的导致患ADHD的变化指导以后的治疗和预防。

3.目前的研究没有对性别差异进行研究,设计实验都控制了男女1:1的比例,男女患儿的情况可能不同,所以需对待的方式也随着不同。再者男女儿童在社会的整个大环境下对性别认知后可能在外显ADHD和内倾ADHD的分布上有差异,由于外倾和内倾的对待方式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表明是存在差异的,这对我们以后在对不同性别患儿进行治疗中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桑标,曹锋.注意力缺损障碍-认识发展、病因探讨和诊断标准[J].心理科学,1996.

[2]李冰,麻超.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诱发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

[3]张微,刘翔平,王斌,廖冉.两类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差异及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

[4]余雪,刘翔平,金颖.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核心缺损:行为还是能量库?[J].中国特殊教育,2011.

[5]郭洁,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循证评价[J].吉林医学,2015.

作者简介:

叶玮瑛(1993-),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

高广明(1991-),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