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高中语文复习工作

2016-01-28李叶青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复习高中策略

李叶青

摘 要:语文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结构复杂,学生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缺陷,不断的消灭学生的知识盲区;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课本入手进行复习,由点及面地开展知识复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56-01

一、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复习

由于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学习习惯,加上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习认知,教学中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收到全面提升的教学效果。教学在就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对于自身的学习基础、知识盲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复习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复习。在传统的复习课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系统的归纳能力,不能“放权”给学生,其实不然,在复习中首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复习过程中。而这一方面要在复习的形式上多样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另一方面则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如知识点的整理、如提出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语文复习是一项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基础字词、文学常识、理解能力、学生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引导学生彼此交换复习笔记、共同构建知识结构,例如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教师就要注重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常见的易错字,通过大家的交流学习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在复习中,教师也要认真分析班级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同时,要对个体学生的情况进行掌控,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出针对性指导。学生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的了解相对较少,教学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对老师大纲、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提出重点、难点、疑点、考查点等。以文言文的分析为例,在对文言文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中找出那些文言实词、虚词是考试中容易出现的,自己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到位,然后再分类,分专题进行练习。如需要识记的文章句段,哪些是较为重要的,哪些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识记住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与自身知识结构的对比来明确学习目的,更好的提升复习效率。

二、以课本为中轴,运用课本开展发散学习

课本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载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所以在语文复习中,很多教师都喜欢丢掉课本,然后以大量的教辅材料来引导学生展开复习。笔者认为这样其实就直接把教材抛弃了,很难较好地引导学生把平时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用到复习上。其实,教材设计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多而又和课程标准相契合,故而在复习课中依然还做到以教材为中轴引导学生展开复习。在应用教材时,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以阅读的复习为例,教材中涉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多种文体的优秀篇目,而在学习这些文章时也学到了很多作品的分析方法,在完成针对性练习时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所练习的材料上。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在对具体材料分析时可借鉴平时对教材中作品的分析方法,做到迁移应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例如最基本的古诗词、名段篇章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再次识记。从一定程度上讲,复习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回归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能够更好的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以课文的梳理为例,在复习中教师以教材为主,引导学生对议论类文章进行整理,然后将此类问题进行对比,从中找出特点,然后再对此类文章中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识记。在梳理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记录的习惯,如课本中的名句名段,课本中常见的成语、书写中常出现错误的字词等,进而延伸到更多的知识点。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耳提面命”是褒义词而非贬义词,“文不加点”的字面意思与实际含义是不一样的,“望尘莫及、鞭长莫及、望其项背”分别代表这不同的含义等等。让学生能够不断的完善认知体系,不断拓展知识积累。

三、以应用为关键,不断提升学生实用技能

都说“学以致用”,语文作为一项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不断的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综合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技能,让语文成为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逐渐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知道,在当前形势下,应付考试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但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复习课而言,并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应试技巧,而是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既包含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硬实力”,也包括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认知、品德习惯养成的“软实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学习中的积极因素、正面因素来激发学习的动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必须处理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首先,知识是技能的基础,在高中语文复习中,教师要坚持以知识为主的路线,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这又不能以单纯的书面练习为主,而要综合应用听、说、读等活动进行。如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可在回忆旧知时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可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诸如此类,只有把听、说、读、写等活动有机的整合其起来,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引导学生展开专项练习和测试。提倡专项练习和测试,目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展开针对性的练习。以古诗词的练习为例,在学生识记的基础上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练的方式进行,如直接提问式练习,如结合所给材料而用古诗词进行回答等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测试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测试结果而分析自己的不足,然后根据不足而展开针对性练习,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断的提升学习的效率。

总之,语文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复习对于自身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目的的开展复习;也要引导学生善于由点及面的开展知识的复习,不断拓展知识视野、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厚积薄发;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语文实践运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学以致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

猜你喜欢

复习高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