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宗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2016-01-27滕涛梁利国谢骏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病原菌研究进展

滕涛 梁利国 谢骏

摘要:细菌性疾病是大宗淡水鱼类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对大宗淡水鱼类病原菌(爱德华氏菌、鲁氏耶尔森氏菌、弧菌、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柱状噬纤维菌、鱼害黏球菌、柱状屈挠杆菌)的分类、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宗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病原菌;生物学性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41.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008-05

收稿日期:2014-11-04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46-10);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编号:D2013-5)。

作者简介:滕涛(1991—),男,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方面的研究。E-mail:tengtao0611@126.com。

通信作者:谢骏,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池塘微生态学、水产动物的应激机制、细菌性病害生态防控技术的研究。Tel:(0510)85559939;E-mail:xiej@ffrc.cn。大宗淡水鱼(青、草、鲢、鳙、鲤、鲫、鳊)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体鱼类,在我国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鱼类细菌性疾病造成的危害也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其流行面广、死亡率高和持续时间长,常造成水产养殖的严重损失,对该类疾病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关注。近10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日显活跃。本文概述了这一类病原菌的分类、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等,并对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1爱德华氏菌属

1.1迟缓爱德华氏菌

1.1.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属于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在许多资料和文章中也被称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或缓慢爱德华氏菌。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1) μm×(1~3) 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 ℃,最适为37 ℃,适宜pH值范围为 5.5~9.0[1]。

1.1.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迟缓爱德华氏菌(E. tarda)是一种重要的人、畜、鱼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鱼类出血性败血症,使鱼类腹部积水肿胀、体表出血、肠内出现黏液,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被感染的淡水鱼如鲫等,腹部膨胀,有白浊腹水,口吻部、体表等部位出血,剖检可见肝、肾形成特征性的脓疡[2]。王燕等在所试的30种抗生素中,发现该菌株对先锋霉素V、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呋喃唑酮等抗生素敏感,而对其他抗生素则具有一定的抗性[3]。

王亚婷介绍防治方法有3种:(1)化学治疗法:乳酸和磷酸三钠可以使鱼皮肤表面的菌体数量大大减少;(2)疫苗防治法:有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3种疫苗,用腹腔注射效果较明显;(3)生物防治法:利用对迟缓爱德华菌有杀灭作用的噬菌体PhiET-1,对泥鳅进行菌浴感染试验,发现当复染指数(MOI) = 0.1时,8 h可几乎杀灭全部病原[4]。

1.2鲇鱼爱德华氏菌

1.2.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鲇鱼爱德华氏菌(Edward ictaluri)属于爱德华氏菌属,在该属细菌中最难培养。菌体大小约1 μm×(2~3) μ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 ℃时有动力,在37 ℃时无动力。菌落大小为0.5 mm左右,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5]。

1.2.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由鲇鱼爱德华氏菌(E. ictaluri)所引起的鱼类爱德华氏菌病主要是鲇鱼肠道败血症。在发病初期病鱼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程发展,病鱼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下颌皮肤破损出血呈圆形孔洞[6]。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和秋季,鳙等可被感染发病,病鱼在咽部及口腔附近出现皮肤出血或淤血、鳃色变淡、突眼症状,解剖可见肾脏和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内有血性腹水[7]。周冬仁等通过对18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分离株对呋喃妥因、青霉素、依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先锋Ⅵ、呋喃唑酮、强力霉素、菌必治、新霉素敏感,这为黄颡鱼的鲇鱼爱德华氏菌病的用药提供了依据[5]。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该病,马上进行药物治疗,首先整个水体泼洒聚维酮碘等碘制剂0.5 g/m3;同时饲料拌加恩诺沙星2~4 g/kg,连续投喂5 d。但是药物治疗只有在发病早期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鲁氏耶尔森氏菌

2.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

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为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8]。该菌大小为(0.7~0.8) μm×(1.3~2.7) μm,为革兰氏阴性,微弯曲,短杆状,两端钝圆,靠7~8根周鞭毛运动[9]。其在20 ℃培养下有动力,37 ℃下培养无动力,且20 ℃比37 ℃生长旺盛[10]。

2.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

该菌能引起鱼类红嘴病,是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该菌导致鱼体表面或器官出血,病鱼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体表溃烂、充血,内脏器官如肾脏、脾脏、心脏、肝脏以及鳃出血等,死亡率较高。徐伯亥等报道了在鲢、鳙发生的一种暴发性新的流行病,具有流行面广、致死率高等特点,从病鱼分离出来的细菌经试验证明毒力很强,经7次重复感染试验3 d之内全部死亡,死鱼症状与天然发病鱼的症状一致,并经重分离,再感染亦能复制,而且细菌性状相同[10]。其他鲤科鱼类,如鲤、鲫、团头鲂等也患与此类似的疾病而大量死亡。范方玲在所试的18种药物中,该菌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11]。

在抑制鲁氏耶尔森氏菌引起的红嘴病方面,陶健等报道了黄芩、诃子以及复方制剂三黄汤在体外对鲁氏耶尔森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该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12]。该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因此在防治上应内外同治,即内服敏感的抗菌药和外用消毒药消毒鱼体和水体。

3弧菌属

3.1河流弧菌

3.1.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属于弧菌属,菌体大小为(0.5~0.8)μm×(1.8~2.5)μm,为革兰氏阴性、直或弧状短杆菌,无芽孢,无荚膜,以极生单鞭毛(有鞘膜)运动,单个或成双相连(有时3~4个排列成短链),亦可呈多形性,细菌运动呈活泼的穿梭状[13]。该菌在弧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黄色、黏稠、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直径1~1.5 mm。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特点基本同上,但菌落周围呈现溶血。

3.1.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徐伯亥等研究证实,河流弧菌是淡水养殖鱼类(鲢、鳙等)细菌性败血症的一种致病菌[14]。病鱼严重贫血,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等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肝、脾、肾肿胀,有的鱼鳞竖起。阿哈提等报道,2001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水产站养殖的青鱼突然发病、死亡(死亡率近70%),经做细菌学检验表明,为河流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所致[15]。阿哈提等经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新生霉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中度敏感[15]。

防治方法:(1)消毒药。生石灰,1 m水深的1 m2水面用药22.5~30 g,化水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控制并缓解此病;漂白粉,每立方水体用药1 g,溶水全池泼洒。(2)内服药。鱼服康A型,每100 kg鱼体质量用药150~200 g,混饲,1 d 1次,连用3 d。若病情较重,间隔3 d后,再用1个疗程;鱼血散,用量按鱼体质量的0.1%给药,每天1次,连用7 d[16]。

3.2霍乱弧菌

3.2.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属于弧菌属,为弧菌属的模式种,需氧或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17]。霍乱弧菌在营养琼脂和碱性琼脂上呈无色、圆形、透明、光滑、湿润、扁平或稍凸起、边缘整齐的菌落。

3.2.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霍乱弧菌(V. cholerae)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可导致感染者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乃至死亡。在水产上,李楠等发现,河南省新乡市一草鱼养殖场出现霍乱弧菌在草鱼上引起的“体表溃烂、肠道和肠系膜充血、出血,肝脏贫血并伴有严重腹水”为主要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18]。叶菊莲等研究发现,从海、水产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100% 敏感,但对复方新诺明和萘啶酸的耐药性较高[19]。

防治方法:病时要减少投饵,以防残饵腐败;每50 kg鱼内服磺胺药5 g或土霉素1~2.5 g;外用消毒可采用强氯精0.2~0.25 mg/L溶水全池泼洒。

3.3非O1群霍乱弧菌

3.3.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非01群霍乱弧菌(Non-01,Vibrio cholerae)属于弧菌属,菌体大小为(0.7~1.0)μm×(1.5~3.0)μm,为革兰氏阴性发酵型杆菌,弧状,具动力,以单极端鞭毛运动,耐盐范围为6%以下。

3.3.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许多试验证明水产动物经常成为霍乱弧菌的宿主,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翟子玉等从患病的鲫、鲢、鳙鱼体内分离到点状气单胞菌和非霍乱弧菌2种相应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非01霍乱弧菌仅引起鲢、鳙被感染发病,未能使鲫感染发病,与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发病情况相吻合[20]。徐景野等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对氯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先锋霉素V、环丙沙星、强力霉素、菌必治、庆大霉素等敏感[21]。

防治方法:食盐0.4%+中药复合制剂+法拉乃司或鳗康素3~5 mg/L,浸浴18~24 h换水1/3,添加食盐,保持盐度为4‰,仍用上述剂量的中药复合制剂及法拉乃司等,如此连续用药3 d,3 d后,每月换水1/3,改用有机碘(如优碘灵或龙碘)1~2 mg/L+呋喃唑酮3~5 mg/L,连续使用2 d后转向正常投饵及其他管理。

4气单胞菌属

4.1嗜水气单胞菌

4.1.1分类及生物学性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气单胞菌属,无芽孢,不产生荚膜,散在或成双排列,端生单鞭毛(有运动性)的短杆菌,两端钝圆,大小多在(0.6~0.7)μm×1.4 μm。菌落特征为圆形光滑、边缘整齐、较隆起、不透明的浅灰黄白色。

4.1.2所致疾病及防治方法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寄主广泛,可引起大宗淡水鱼等发生相应的细菌性败血症,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损失最大。综合病症一般表现为病鱼的上下颌、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肝、脾、肾及肠道糜烂,并伴有严重腹水,部分病鱼鳞片竖起[22]。陈翠珍等研究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鲤体表出血感染症,由嗜水气单胞菌单独或与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草鱼肠炎[23]。张波等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大多数试验药物敏感,对复达欣、头孢西丁、先锋必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24]。

防治方法:(1)先杀灭鱼体外的寄生虫。(2)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以杀灭水体及鱼体内的病原菌。外泼消毒药,1个疗程泼1~3次,1 m3水体用二氧化氯1~2 mL或溴氯海因0.5 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0.5~0.6 g等;内服药充分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5~7 d,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3)在治愈后2 d,全池遍洒1次生石灰(1 m3水体用生石灰30 g),使池水呈弱碱性,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适合鱼类的生长[25]。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病原菌研究进展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