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16-01-27凌茂生
凌茂生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要,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部分也自然被许多老师所关注。老师留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探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合理方法,具体为:在学生承受范围内布置数学作业,保持作业的质与量以及运用层次感设计数学作业。通过上述方法,数学作业的效率必然会得到大的改善,进而帮助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朝一个更好的方向迈进,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存在问题;设计研究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是对课堂环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所做的改革。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也要依照新课程标准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数学素质培养与数学作业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在数学学习开始之初,数学作业就已经存在,同时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根据大量实际经验可以发现,数学也是一把双刃剑,若能够合理使用它,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若不能合理使用它,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
一、数学作业的布置需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
要想培养出更多善于思考、善于解决学习困难的优秀学生,老师就必须以学生为授课的核心,一切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小学生对于所留作业的认知程度,不能够盲目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设计时,老师应积极探索一些时下话题感较强的数学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新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数学科研题目以及探索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一起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生活性、趣味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快乐地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玩耍,不断完成数学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迈入正式课堂之中,较大的作业负担会使其对学习产生恐惧,进而影响到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布置作业时,应该尽可能减少作业数量,加强每个题目的典型性,让学生在尽可能少的作业量中学到知识。
二、保持质与量的平衡
作业的质量是衡量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布置数学作业合理程度的最佳标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学生家长纷纷表示,学校布置的作业量远远大于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不仅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了负担,还导致很多的学生纷纷开始厌恶学习数学,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休息。老师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结合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小学生最好的数学作业时间为三十分钟。若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时间超过三十分钟,那么他们将会感觉到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数学作业质量与效率不断降低。所以时间不宜过长,应重点突出,难点适宜,能够保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即可。这里提到的“质”即为将难点与重点相互结合,让学生不仅仅能快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还能让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合理控制数学作业的数量不单单只意味着减少数学作业的数量,而应该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尽可能少地出现低效、重复等问题,最好能够让学生在合理的时间中学到最多的知识。
三、设计数学作业保障具有层次感
依据当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也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差异化地安排学生的数学作业内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条件下,增加一定程度的数学难点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稍差的学生,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能够在简单的数学学习中培养浓厚的兴趣。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选择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1)必做题
5×8=( ),列出该算式的乘法口诀;9×4=( ),列出该算式的乘法口诀;
(2)选做题
11×12=( ),列出具体计算方法;13×14=( ),列出具体计算方法。
根据上述所举例子可以充分展现出数学作业的层次性,从一个较为简单、仅仅只用乘法口诀就能得到答案的题目,转换到需要经过详细计算才能得到的两位数与两位数之间的乘法题目。如此便能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展开引导工作。
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学生的数学作业,做到品质化、高效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生活中学到的数学,才是真正“活”的数学。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练习,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巩固,进而提升学生想象、推理与抽象等能力。布置数学作业最重要的目的即为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与数学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将作业中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为后续的初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巩彩宏.实施有效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J].山西教育:教学,2012(0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