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雕师

2016-01-27李晗

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冰雕国会哈尔滨

李晗

被派到河南、福建、天津、北京等地的冰雕师,在这个冬天终于能让自己的作品与观众见面了,人们沉醉其中,惊叹:“好美。”

他们是一批来自哈尔滨的冰雕师。随着哈尔滨现代冰雕艺术从萌芽期发展到成熟期,他们身处其中感受着一点一滴的变化。1963年到1966年,是哈尔滨现代冰雕艺术发展的萌芽期,冰灯游园会的举办,使得现代冰雕艺术从无到有,在探索中发展。1979年到1984年,是发展期,这个阶段冰雕游园会的规模不断扩展、冰雪活动的开展以及冰雕比赛机制的建立,让这个艺术形式迅速地发展。1985年至今,是成熟期,冰雪节、冰雪大世界诞生,冰雕艺术表现出无限的艺术价值和可观的商业价值,成为冰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冰雕代表着哈尔滨的文化走向了全世界。

哈尔滨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独一无二的冰雕产业。其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中国地理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冬季银装素裹、雪韵冰情,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22摄氏度,结冰期190天左右,这些都是哈尔滨成为冰雕发源地的重要自然因素。

与此同时,历史的积淀、劳动人民的创造和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冰雕师。在家乡艺术和文化被传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付出了汗水,同时也播洒了快乐,给观众,也给自己。冰雕让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哈尔滨冰雕师的自豪。

携带两“心”

2015年12月31日,麦瑞冰雕的一支冰雕师队伍在福建紧张地忙碌着,记者联系上冰雕师郭杰时,他正在图纸上规划着冰雕大体框架。“工程紧,我们一刻也不敢懈怠。”郭杰指了指其身后空荡荡的一片,说:“这活儿还多着呢。”

郭杰于1993年开始做冰雕,说起来也算是机缘巧合。他以前是在建筑行业做图纸的,一次该建筑队接了一单室外大型冰雕的项目,就这样“稀里糊涂”进入了冰雕行业。“这一做就是20多年。”郭杰笑着说。

那时候做冰雕的人少,大型冰雕的实质和建房子差不多,因此从建筑行业转到冰雕行业也不是特别难。“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两‘心——信心和耐心。”郭杰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首先,做冰雕不仅仅是给观众创造出一个冰雪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开始设计冰雕的整体框架,到最终完成,大型的项目一般会耗费很长时间。因此要有信心去完成。

然后,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在取冰完成后,“雕刻前用油性记号笔或者水粉颜料依照设计稿在冰体上画出轮廓,并标记好各个局部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并用冰铲刻出作品的大概形体。”郭杰一点点向记者讲述着。随后,去除冰体,先标记出作品的最高体面位置,本着胆大心细的原则果断地将多余冰体去除。“但要注意去除冰体的体量,不要超出设计所需的最少体量。”雕刻时要运用整体和比较的原则,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逐步雕刻,从而确定基本的体面关系。

之后,就是精细雕刻。“这部分主要依靠小臂、手指、手腕进行灵活有机的雕刻。”郭杰特别强调,冰雕师在运刀时要果断连续、刚劲有力,线条要有虚实和粗细的变化,切忌补刀和碎刀,这样雕刻出来的细节具有层次感,同时能表现出较强的艺术美感。在深入雕刻时,首先一定要保证作品主体外形明确,空间结构突出;其次,要注重作品细节装饰性花纹雕刻的深浅,既要有较强的装饰性还不能过于抢眼,喧宾夺主。

冰雕作品在基本完成时,并不意味着冰雕的结束。“而是另一个考验耐心的开始。”郭杰说,再从各个角度重新审视作品的整体效果,并与最初的设计稿进行对比。发现雕刻不到位的细节再进行精细的修改,力求使作品远观有大起伏,近看有精细的细节雕刻,还要注意作品的结构穿插及线条表现是否明快,切忌有碎冰残留,如果有,用角刀或弧形刀依情况进行剔除。最后,用刷子和毛巾去除作品上的碎冰、雪沫和灰尘,若有条件还可以使用电吹风或电磨给作品进行上光或打磨,使冰雕作品更加晶莹剔透。

“大方面和小细节上把握准了,冰雕的大致方向就准确了。”郭杰说,“再不济也能创造出冰雪世界的样子。”

蕴含两“气”

记者连续采访的在不同地区做项目的冰雕师,他们一致表示,冰雕不仅是他们的一份职业,对他们来说,也是兴趣之所在。“这个行业很fashion,美是第一感觉,其灵魂是要传神。”郭杰说,“根本是需要冰雕师对事物理解深刻。”

这么多年来,让郭杰一直印象深刻的是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做冰雕的经历,“几乎每天都在做,但一直做不出想要的感觉。”郭杰介绍说,当时对方要求以《驯龙高手》为主题,“我们这一群老家伙哪里看过这个,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那条龙是那样的造型。”谈及此,郭杰有些尴尬,“后来我们几个冰雕师专门在网上搜出这部电影来看,这才明白了里面的场景设置、人物关系和人物特色。”

有了这样一次经历,以后每当开始做人物造型之前,郭杰都有个习惯,先把相关的背景资料看一遍。“力求做到深刻理解人物,保证造型的元气。”郭杰说。

经过多年的积累,郭杰也能逐渐跟上时代了。他乐呵呵地说,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和年轻人、老人聊开,没有什么代沟,反而越活越年轻。

说起来,冰雕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最终要让观众喜欢还得有很强的讲故事的能力。郭杰根据多年的经验,向记者介绍说:“观众走进一个冰雕展,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故事王国,体会的是身临其境的意境和感受。”

因此,年龄稍微大点的冰雕师的优势在于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再运用自己对新生事物的感知就能做出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冰雕师自身也能往fashion的方向靠近。年龄稍微小点的,比如对90后冰雕师徐国会来说,他的优势就是对时下比较流行的题材和事物很敏感,能有极强的创造力。

其实,总结来说,就是冰雕的造型还要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即时尚气。

2016年,徐国会刚满20岁。但其冰雕的经验已经有4-5年。记者采访到他时,他正在江苏南宁一冻库内切割冰,机器嘈杂的声音几乎使彼此难以进行交流。徐国会对此习以为常。他说:“工作环境是这样的,除了声音嘈杂一点,冷一点,其他都还挺好。”

一双棉手套,一把切割刀。这就构成了徐国会工作的所有装备。他这次做的是彩色冰雕,也是他最喜爱的冰雕。“做出来非常好看,观众来看时,如果觉得好,就会要求一起合影,这时候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徐国会一边拿着切割刀,一边和记者说着。

实际上,彩色冰雕与普通冰雕相比,多一个上色的过程。“如果大面积的颜色是一样的还好做,如果色彩变化很多,很细,就得费点功夫了。”徐国会说,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在冰雕表面喷雾,使冰雕部分或全部变成彩色。另一种方法是在冰雕表面覆上彩色皱纹纸,再喷一层冷水使其粘在冰上,这种方法只限用于室外冰雕。

谈及对这份工作的看法,他觉得这份工作很快乐,能出去遍地走,还能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对我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徐国会搓了搓脸,对记者说。

消耗一“体”

冰雕展给观众带来了特定时期的欢乐,而冰雕师为此付出了生命中大半的时光。“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用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一首歌《南山南》来形容冰雕师的处境,就可改成“你在冰雕的世界里快乐沉醉;我在冰冷的冻库里孜孜不倦。”

对冰雕师们来说,一年只有一季——冬季。在零下5-6℃的环境中工作,是冰雕师们的生活常态。

早些年的时候,郭杰一直在哈尔滨做冰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里面每年都能见到他的作品。现在郭杰也有50多岁了,年纪大了,身体无法承受过低的温度,于是郭杰选择到南方去做冰雕。

“至少在室内待一段时间之后,能在外面感受一下温暖的温度。”郭杰解释说,在南方做冰雕,一般都是室内冰雕,其温度一般在零下5-6℃,相比于哈尔滨的零下几十摄氏度,这个温度还算是比较合适。

每年从五一开始,冰雕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来年开春。在南方做冰雕的时候,郭杰等冰雕师进入冻库之前都先在室外做一些适应性运动,以免突然进入身体受不了。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他们也先活动活动,让全身的血液都运转起来。

除了温度的差异让冰雕师们受不了,做冰雕也考验着冰雕师的体力。徐国会用冰刀敲了敲他身边的冰雕,说:“这个冰块是很重的,大概有150斤。”

刚开始做冰雕时,徐国会手上没什么劲,都是老冰雕师傅们帮着他来搬。之后,徐国会通过天天吃很多饭的方式来长体力。现在搬100-200斤的冰块已经不在话下了。

采访中,记者问及是否有很年轻的冰雕师,年长的冰雕师傅们都表示,做冰雕这行,又苦又累,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孩子来吃这份苦的。虽说一天也能挣500-600元,但心疼孩子,舍不得。

对此,徐国会并不这样认为。他之所以来做冰雕,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他父亲和叔叔都是做了一辈子的冰雕。他觉得到了他这里不能断了,就毅然接下了传承的重任。

“好在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美术和雕刻知识能帮点忙,要不然可难做了。”徐国会说。

下班后,徐国会离开了还比较杂乱的冻库,喝了口水,拿起药片喂进了嘴里。面对记者疑惑的表情,他解释说:“长期待在比较冰冷的地方,伤肾,吃药会好一些。”

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每天都不间断。

尽管如此,徐国会依然很满足。他以后还是想继续做下去,希望能把家乡的冰雕文化发展到全世界。

互动是短板

在冰雕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冰雕行业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冰雕师们的心。郭杰向记者描述着这些变化,以前,冰雕主要集中在东北一带,以冰雕牌楼、冰塔、冰灯等为主。现在,冰雕已没有了地域的界限,南方北方都在做冰雕展,主要以时下流行的动漫题材为主。

随着科技的发展,做冰雕也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但郭杰坦承,“人工不会被替代。”大型的冰雕用机器来做比较合适,像比较精细的雕刻,还是需要冰雕师傅们根据自己对新生事物的理解,来进行创意和发挥。

做冰雕所需的时间还跟整个团队的运行状态有关。每个人守住自己的岗位,衔接起来,整个流程就比较顺利。到了冰雕师这一步,所耗费的时间就和所要达成的冰雕样式有极大的关系。“人物比较精细,颜色比较复杂的冰雕所需时间要长一些。”郭杰说。

大大小小的冰雕展,郭杰已经做了不下500场。当记者问及哪个冰雕是他最得意的作品,郭杰说:“我只是一个为观众提供冰雪乐趣的人,只要观众喜欢了,我就会很开心和满足。就我个人而言,没有特别满意的作品。”

唯一让郭杰有些担忧的是,现在冰雕行业从以前的公益性质渐渐商业化了。很多时候和对方合作,对方提供的制作时间都非常短,“太粗糙了。”郭杰十分苦恼地向记者说,像熊大、熊二、光头强这样的动漫形象大家伙儿都知道,如果只从商业的角度来设计,按照对方的预想来进行创作,就会和形象本身有很大出入,也偏离了形象本身的意义。“最好能根据地域来进行划分,了解当地观众的喜好,进行精准定位。”郭杰建议说。

此外,由于项目比较多,每当一个地方的冰雕制作结束之后,郭杰等人就要赶赴下一个冰雕场地,对于冰雕向观众开放之后,观众反应如何完全不知道。“缺少这样的反馈过程,做起来底气总会不足。”郭杰说,每个利益方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说冰雕应该怎么做,但观众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冰雕,想处于什么样的冰雪世界中,恐怕只有观众自己心里才清楚。

因此,郭杰希望:“观众在感受到冰雕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之时,也能及时给予反馈,然后对观众特别喜欢的冰雕类型和主题进行重点推广,这样更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冰雕国会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自然冰雕
北方现代冰雕的创作与发展趋势初探
“机构强似人”:资政院对清季国会请愿运动的推进
梅花“冰雕”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