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学士论文摘要元话语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2016-01-27王艳

英语专业学士论文摘要元话语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王艳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近年来,元话语在学术写作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元话语在英语专业学士论文 经过统计分析,在交互式元话语的分布上,优秀等级和合格等级论文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种类区别上并不是很大。前者为每1000个词中使用29.34个元话语标记,后者为每1000个词中使用25.73个元话语标记。两个等级的摘要中的交互式元话语出现频率均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如表示衔接功能的标记语“in addition; and; so”等;表示引出话题的结构标记语“first; finally”;以及内指标记语“in this paper”等,这些交互式元话语的使用,可以起到有效地构建篇章的语义逻辑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交互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的分布趋势为框架标记语〉过渡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言语标记语〉语码注释语。其中,言语标记语和语码注释语在两种等级的英文摘要中均使用的较少,但总体而言,交互式元话语中,框架标记语和过渡标记语在英文摘要中的使用较为普遍,如标示语篇顺序的框架标记语“First, second, third”可以凸显命题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升摘要语篇的逻辑性,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语篇。而“and, but, thus, additionally”等过渡标记语的使用对于摘要语篇的构建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此外“in this paper,in chapter I”这类内指标示语的使用在阐明命题信息的同时,也促进了摘要和正文的联系,这些交互式元话语的使用表明学生对这一类的元话语掌握的较为娴熟,使用的也较为准确。而在另一大类别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方面,在英文摘要中总体分布的趋势为增强语〉态度标记〉模糊语〉自称语〉介入标记。其中,增强语和态度标记语的使用频率较高,增强语的使用让作者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显得较为强势,缩小了作者与读者的对话空间,导致论文的摘要缺少读者意识,削弱了摘要的可接受性。而能够明确反映作者对命题信息赞同与否的态度标记则可以凸显命题信息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两个等级的论文摘要中,态度标记常出现在论文摘要的背景介绍和结论的话语中。 中的使用情况,以期发现优秀等级学士论文在元话语使用上的特色,探讨元话语在 语篇中的作用,为学术 的写作与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士论文;;交互式元话语;互动式元话语

一、引言

美国学者Harris于1959年提出元话语的概念,自80年代起该概念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后来,VandeKopple认为任何形式的语言交际都包含两个方面,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基本话语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元话语是为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服务的。元话语可以在话语的不同位置出现,指本身不给话语增添新内容但能标记话语结构,体现发话意图的词、短语或句子。作者通过采用元话语这种手段,把自己的态度、观点融入到篇章之中,并起到吸引读者的参与引导的作用。而作为文章的缩略表现形式,任何形式的学术论文都离不开摘要的写作,它是指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是作者对文献内容的简短的准确的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激活的必要信息。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及其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等。即通过对摘要的阅读,读者可以依据内容决定是否阅读其全文,换而言之,摘要的写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全文内容的价值。因而,本文将最能代表作者研究目的和写作意图的论文摘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我校100篇英语专业学士论文的摘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在元话语现象方面的特征,以期对今后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二、理论介绍

Harris于1959年提出了元话语这一概念,旨在为更好地理解语言,并为作者引导读者理解语篇提供一种方法。而在1981年,Williams首次将metadiscourse一词应用到写作领域,认为元话语是语篇中所有不涉及主题内容的成分。至此,元话语一词开始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而Hyland从功能的角度提出,元话语是语篇中协商人际意义的一个术语,帮助作者表达观点并与一定话语社团中的读者建立互动。此后,不同学者对元话语的定义虽各有侧重,但基本认同“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这一观点。系统功能语法认为,任何语篇都具有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元话语指语篇中那些非命题性内容,即那些帮助把语篇组织成一个连贯的、传达作者个性、信誉度及作者对读者和语篇内容态度的机制。所以,它主要实现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实现语篇功能的话语是指在语篇中连接语篇各层次的主要成分,组词成篇的词或短语,通过话题转移、序列信号词、相互参考、思想连接、材料概括等组织话语;实现人际功能的话语主要是体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词和短语,通过模糊限制语、增强语、自指或评价资源表明作者的态度并引领作者理解语篇。本研究使用Hyland所提出的元话语分析模式,基于以下两点理由,一是因为该模式是依据学术写作的基本原则所得出的,Hyland在元话语领域主要涉及学术体裁的文献,因而元话语各子项的功能及应用更适合于本研究。二是因为Hyland的分类在学术领域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她主张元话语沟通的人际功能概念,认为元话语代表作者展开文本的意识:即作者如何使他们的语言使用包括文本,作者和读者。Hyland元话语分类模式将元话语分为交互式和互动式两大类。交互类包括过渡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言据语。互动类包括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介入标记语,自我提及语介入标记语。(见图1)

图1:元话语标记分类图

三、研究框架及结果分析

Hyland认为语篇元话语是用来组织命题信息的方式,使其意向读者与某一特定语境相融合。本研究以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为理论框架,以我校2011届、2012届和2013届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共100篇为研究对象,对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研究我校英语专业学士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分布特征。这100篇论文中,其中50篇论

文评分等级为优秀,50篇等级为合格。通过所选取两个不同等级的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优秀等级的论文摘要在元话语标记的使用上和合格等级的论文存在的差异。发现优秀等级论文摘要的元话语特征将会对今后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Hyland认为,元话语分为交互式和互动式两大类,下面将从这两个类别出发,对两个不同等级的学士论文摘要在元话语分布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元话语特征分布共性

(二)元话语特征分布差异

通过对比,在整体上,元话语虽然在优秀等级和合格等级论文中分布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优秀等级论文摘要在交际主体标记语,模糊语,介入语和自称语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得分较低的论文摘要中,互动元话语中交际主体标记语出现频率远远高于优秀等级论文摘要,如“we”的出现频率为每1000词中出现5次,而优秀等级论文出现频率仅为1.05次。作为正式的文体,英文摘要应尽量避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出现,如使用“It is suggested that”代替“I suggest that”;使用“the author”代替“I”或者“we”,在言语策略上更倾向于客观,避免主观化,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此外,通过对比发现,优秀等级的论文的摘要写作中作者在表述自我概念时更倾向于使用内指标记语“the paper, the article...”。而优秀等级论文中模糊语的使用也较为常见,模糊语的使用可以凸显命题评价的不确定性,承认不同观点的存在,增强命题的严谨性,客观性,兼顾了作者,读者和摘要本身的三重要素。而在优秀等级论文中介入语的使用如“you can see that”则在有效地拉近了论文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有助于论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因此,注重读者策略的培养和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是提升摘要写作质量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四、结论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语篇构建活动,是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读者有权重新诠释命题信息或质疑作者的观点。学生必须认识到学术写作不仅是完成规定字数的论文,更是一个始终考虑读者反应的过程。元话语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考虑了语篇的信息处理,读者和作者三重因素,因此元话语的使用能够优化英文摘要写作。但通过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士论文摘要偏重于事实的陈述和命题意义的阐述,交互式元话语占的比重较大,互动式元话语使用较少少,缺乏与读者的沟通意识,人际功能薄弱。基于此,二语学习者应关注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文摘要中的应用,增强元话语意识,提高元话语使用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发现,互动式元话语在合格等级的英文论文摘要中出现的频率要低于优秀等级的论文摘要,从学术论文写作中关心读者的视角出发,准确适当地使用元话语可以使行文结构清晰,内容明朗,有利于建构友好的读作者关系。因而在学术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使用元话语之前,首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元话语的概念及功能,消除学生认识中关于元话语使用越多越好的误解,如过多地使用证源标记词虽意味着旁征博引,却也会显示出对文献的过度依赖;过多地使用态度标记语虽能增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却也会显得过于主观。实现元话语的使用在质量上准确,在数量上恰当。此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在学术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即不单要呈现思想观点来说服读者,还要建立良好的读作者关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术交流。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130;湖北经济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J201314)

参考文献:

[1]Hyland, K. Disciplinary discourse: Writer stance in research articles. In C. Candin& K. Hyland(Eds.)Writing:Text, processes and practices[M].London: Longman,1999.

[2]Hyland, K &Tse, P.M.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 a reappraisal Hyland[J].Applied Linguistics,2004.

[3]成晓光.亚语言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许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当代语言学,2006

[5]张贤芬.元话语的使用及其与写作质量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2004.